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2024-03-08 07:33:19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南京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跳五猖、大马灯、打灶火等传统习俗。

1、跳五猖

跳五猖是南京高淳的一个春节习俗。每临春节,当地农村为庆祝丰收和祈祷来年好运,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跳五猖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习俗。表演时,场地用各色彩旗圈起来,围观者摩肩接踵。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空场上的一群人或行、或舞、或跃,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怪的言语,充满神秘感。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起点排行榜

2、大马灯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是一种模仿战马造型的民俗舞蹈,目前流行于南京高淳地区,被誉为江南一绝。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就是逢年春节至元宵期间必点的一道“过年菜”。

3、打灶火

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以双人抬鼓、鼓鼓相对见长,表演内容丰富。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春节习俗

跳五猖、大马灯、打灶火、放爆竹、熬年守岁等。

1、跳五猖:跳五猖是南京高淳的一个春节习俗。每临春节,当地农村为庆祝丰收和祈祷来年好运,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跳五猖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习俗。表演时,场地用各色彩旗圈起来,围观者摩肩接踵。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空场上的一群人或行、或舞、或跃,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怪的言语,充满神秘感。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

2、大马灯: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是一种模仿战马造型的民俗舞蹈,目前流行于南京高淳地区,被誉为江南一绝。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就是逢年春节至元宵期间必点的一道“过年菜”。

3、打灶火: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以双人抬鼓、鼓鼓相对见长,表演内容丰富。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

4、放爆竹:南京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5、熬年守岁:南京人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有过小年的风俗,好像在初二,将放一夜炮,市区也不例外。还有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千百年来,传统风俗习惯代代相传,不少习俗至今仍然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物质文明的提高,南京人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正月十六爬城头,也是有的,而今多是爬中 华门城堡、台城、武定门一带了。还有一些老南京人过年必吃的, 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相关推荐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南京有过小年的风俗,好像在初二,将放一夜炮,市区也不例外。还有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千百年来,传统风俗习惯代代相传,不少习俗至今仍然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物质文明的提高,南京人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正月十六爬城头,也是有的,而今多是爬中

2024-01-17 08:24:03
北京春节的习俗(老北京过春节有哪四个习俗?)
北京春节的习俗(老北京过春节有哪四个习俗?)

北京春节的习俗北京地区春节习俗很多。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

2024-02-16 20:39:17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北京的春节习俗)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北京的春节习俗)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北京春节特色风俗:糖瓜儿粘、扫房、做豆腐、蒸馒首、吃饺子守岁。1、糖瓜儿粘在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2、扫房腊月二十四的传统是扫房子,按早年间

2024-02-08 08:03:41
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老北京的春节有哪些习俗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北京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

2024-02-27 14:40:49
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湖南春节的风俗有:小年和祭灶神、除夕和团年饭、贴春联、拜年和压岁钱、招财进宝。1、小年和祭灶神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以24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23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

2024-02-21 17:55:10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老北京过春节有哪四个习俗?)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老北京过春节有哪四个习俗?)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北京春节特色风俗:糖瓜儿粘、扫房、做豆腐、蒸馒首、吃饺子守岁。1、糖瓜儿粘在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2、扫房腊月二十四的传统是扫房子,按早年间

2024-02-24 05:00:25
南北方的春节习俗差异有哪些?
南北方的春节习俗差异有哪些?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南方春节的习俗:1、贴对联。南方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寓意新旧交替。2、挂灯笼。尤其在南方的农村地区,春节喜欢挂灯笼,象征红红火火。3、祭祖。在南方,很多地区的春节都要先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4、给压岁钱。古代传说有种叫“祟”的小妖怪,喜欢在除夕深夜出来摸小孩子的头,后来有一家子用红纸把铜钱包住放在枕头边,祟就被吓跑了。后

2024-02-06 16:57:45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有意义的传统大节,历史悠久,古已有之。是从上古时代,人们会在新年岁首进行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习俗1、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

2024-01-16 13: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