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2024-02-21 17:55:10 | 起点排行榜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湖南春节的风俗有:小年和祭灶神、除夕和团年饭、贴春联、拜年和压岁钱、招财进宝。

1、小年和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

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以24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23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不太注重过小年。

2、除夕和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苞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

3、贴春联

节春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原在“腊日”(阴历十二月八日),南北朝改在岁末。新春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桃木制成的,即在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此二神像挂子于门首,五代时始在桃木板上书联语,据说我国第一副对联是五代里后蜀的孟昶所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4、拜年和压岁钱

人们通常把新春期间的访亲问友叫“拜年”,相传骚扰人们生活的“年”怪有三怕:一怕声响,二怕红色,三怕火光。

这样每到“年”要出出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放鞭炮、贴红纸写春联,点起一堆火,等凶猛的野兽“年”跑了以后,大家互道“新年好”“恭贺新喜”,这些传说慢慢衍化,就成了今天的习俗。

5、“招财进宝”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把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把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湖南邵阳过年习俗作文350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

湖南春节风俗特色

湖南过春节特色风俗: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24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23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12月23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23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揖邦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高兴地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围炉欢度除夕良宵。

起点排行榜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湖南邵阳春节有什么习俗 湖南春节习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