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傣族风俗有哪些

2024-02-11 14:05:14 | 起点排行榜

傣族风俗有哪些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起点排行榜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傣族风俗有哪些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

傣泰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西部,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现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0万,印度境内约425万,越南境内约133万,中国境内约126万,柬埔寨境内约66万。

傣泰在中国史籍中,先后被称为“哀牢”、“掸”、“乌蛮”、“白蛮”、“白衣”、“金齿”、“黑齿”、“白夷”、“僰夷”、“摆夷”等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称为“佬族(Lao)”,在缅甸被称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族(Assam)”,在中国被称为“傣族(Dai)”。

傣泰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语言有大泰、兰纳、暹罗(小泰)等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各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差距也加大,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文字有暹罗体、澜沧体、兰纳体、端体、绷体、哪体、阿洪体等七种字体,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

傣族风俗有哪些

傣族风俗有哪些

傣族风俗有婚礼习俗、食花习俗、泼水节、傣族舞蹈、关门节等。

1、婚礼习俗:傣族的婚礼多为群婚,即集体婚礼。男女在婚前会互送礼物,女方会收到男方送来的嫁妆。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穿着传统的傣族服饰,举行隆重的婚礼仪式,由族中长者主持,全村人一同参与庆祝。

2、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3、泼水节:傣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新年期间举行,类似于中国的春节。人们会穿上盛装,互相泼水,送去祝福与吉祥。泼水活动也是傣族欢迎客人和祭祀祖先的重要仪式。

4、傣族舞蹈:傣族有着独特的舞蹈文化,如孔雀舞、槐花舞、佛光舞等。舞蹈动作优美、舒展,常以手势、眼神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

5、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以上内容参考:起点排行榜

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风俗有哪些

傣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

01、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关门节、开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

花街节: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两人一起吃着,说着情话。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婚礼:

德宏和内地傣族地区的家庭婚姻具有更为鲜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买卖和包办的基础上。一般彩礼合三百元,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要负担开门钱、关门钱、拜堂钱、佛爷费、认亲费、媒人费等,达十几种。这实质上成了妇女的身价。不少家庭贫困的青年男子,由于无法负担这一笔费用,便采取了偷亲、捡婚的形式,即男女双方感情成熟后,确定抢婚日期。男青年倍其伙伴,身带砍刀、铜钱,到预定地点埋伏,待姑娘走来,抢着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将铜钱撤下逃去。既成事实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邀请头人、亲友会商解决,聘礼定后,才正式过门成亲。

此外,在这些地区,入赘的现象也较普遍,但在性质上和西双版纳已完全不同,它不是原始习俗的遗留,而是封建婚姻的产物。入赘的人社会地位极低,他们的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傣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傣族的风俗和节日有哪些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为大家带来的傣族风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傣族风俗有哪些”相关推荐
傣族的春节过年风俗有什么
傣族的春节过年风俗有什么

傣族的春节过年风俗有什么过年是中国最注重的节日之一,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那么,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傣族的春节过年风俗介绍: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傣族青年男女喜

2024-02-09 12:23:45
彝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彝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彝族有哪些民风民俗待客习俗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

2024-02-04 07:27:35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1.春节春节是满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蓝、白色)、挂“福”字。午夜分发“神纸”之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取“更岁饺子”之意。还要把一枚铜钱(富家有的用金钱小保及宝石等),暗放饺子中.谁吃到了则终岁大吉。除夕,家家院内竖灯笼

2024-02-11 11:14:15
傣族的特产是什么?
傣族的特产是什么?

傣族的特产是什么?一日常食俗1傣家宴席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

2024-01-13 19:47:08
邯郸有哪些风俗?
邯郸有哪些风俗?

邯郸有哪些风俗?邯郸的风俗有哪些?手机用户090492018-01-25TA获得超过166万个赞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在邯郸西部有元宵节荡秋千的习俗,从正月初十开始搭建秋千架,到十四、十五两天的荡秋千高潮,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这一活动。届时,各个村镇之间还将举行荡秋千比赛。乞巧节农历二月初二在磁州附近的山村里至今还有二月二乞巧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结伴到附近的小山上

2024-02-09 08:43:58
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四川春节有哪些风俗
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四川春节有哪些风俗

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四川春节有哪些风俗导读: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这个地方极具特色,就连春节都别具一格,那么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四川春节有哪些风俗?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四川春节的风俗有哪些1、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

2024-01-19 22:30:04
拗九节的由来习俗和时间。 畲族的特色民俗风情
拗九节的由来习俗和时间。 畲族的特色民俗风情

霞浦正月十五元宵节哪条街闹花灯霞浦正月十五元宵节正街闹花灯。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上元节闹花灯,在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元节是道教的提法,为庆贺道教“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生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便成为具有佛、道两教特色的民众性节日。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形成了灯市。孩子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

2024-01-25 02:50:59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割年肉,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2、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3、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

2024-01-17 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