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2024-02-29 06:54:16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福建莆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以下是部分莆田风俗习惯:

1. 传统节日:莆田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2. 食俗:莆田人以海鲜和糕点为主食,如莆田卤面、莆田烧饼、莆田海蛎煎等。

3. 红白事:莆田人在婚礼、丧事中都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如婚礼中需要进行“门头沟”、“拜堂”、“敬茶”等仪式,丧事中会进行“停灵”、“三朝五日”等仪式。

4. 习惯语:莆田话是当地的方言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莆田过年有哪些独特的风俗

正月初四“做大岁”、白额春联忆先人、团团圆圆做红团、。

从除夕夜开始,莆田人的春节就显得与众不同。除夕之夜,莆田依照传统,要“关起门来吃年夜饭”,全家人围炉而坐,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门窗却一定要紧紧关闭。

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称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按莆田习俗,丧家未除服是不能贴红联的,因此人们在贴上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截,以示抗议和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悼。莆田人过年还有一项传承千年的特有习俗,就是做红团。红团颜色红、形状圆,是莆田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每年在腊月廿七、廿八起,除丧服未满的人家做白团之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莆田过年时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一、扫巡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日一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净让太阳曝晒,一求干,二消毒。然后室内再“扫巡”。 二、祭灶公.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丰衣足食。 三、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习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一般是大晴天,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凡种种原因向神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乞丐。这一天必须做好事,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四、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繁忙。 80年代后,在小康之家,时令佳肴逐渐取代传统的年糕、食品。 五、辞岁 “除夕”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和“贡银”,祭祀天地神,名为“辞年”。除夕俗称:“做岁”,除夕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宴席菜一般备10碗,一般通宵不睡,俗称“守岁”。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成年的晚辈往往给年迈的长辈奉献压岁钱。以表孝道。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 “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独特美食文化。 初四过大年,做大岁 (仙游地区是初五) 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纪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为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风俗。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风俗一直沿袭迄今。 春节 春节,莆仙一带把正月的初一至初五日称为“五日岁”初一早晨,开门放鞭炮,各家拜神明祖先,祀以线面、烛、炮,礼毕,全家共吃线面,每人一碗,寓祝全家长寿。初二不相往来,不相串门拜年,只有初一日来过者不忌。初三日,各户进行“迎年”,所谓“迎年”,是上年年底有“送年”之例的回应。初四日,在继续“迎年”中,沿有“为菩萨乞草”的习俗:由儿童捧神像,在车鼓队簇拥下,按户募取木柴。下午则有“娘妈请花”,希望能庇其早生贵子。黄昏垒柴木于社庙前,举火燃烧,各户进行接神祀,待柴火烧透,众用长钳争夹未烬之柴速返家中,日“夹火母”希望财如火发。 神诞春酒 正月初九日,相传是“玉皇至尊”神诞,各户于初八日夜半,点烛烧香,向天空顶礼,祷祝全年吉利。初九日,莆田各地信男、信女成群结队至壶公山凌云殿祀玉皇或到莆成以西的石室岩玉皇殿进香。据说新婚夫妇正月初九"走玉皇路"可以生男丁. 初十日,官绅互相邀饮,号“传座酒”,又称“春酒”。请“春酒”是官绅在新年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劳动人民没有这套俗例,只在走亲戚时带着小孩,互相邀请吃些茶饼糖果或其他小点心而已。 元宵元宵从正月初六起为至廿日为“元宵”。每个村落日子不同,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俗称“元宵心”。 元宵节在莆仙相当热闹,虽然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 元宵彩架在庆祝元宵中,各地还流行各种习俗,各里社在前一年结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户须于元宵夜向神献礼,或燃点巨烛1对,称为“喜烛”,较特殊的习俗,前一年新婚的妇女,在元宵夜都盛装打扮,排坐在各自里社的庙前,让人们晤识新妇风姿。 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中和节”。这一天俗称“头牙”。各户祭神祭祖先。商家备办酒席,邀店员做“头牙”。乡村里社凡在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未举行元宵活动的,多在这一天补办,俗称“二月二”。 仙游农村把“二月二”称为“头福”。

起点排行榜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整理的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起点排行榜。
与“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相关推荐
福建莆田特产有哪些
福建莆田特产有哪些

福建莆田特产有哪些莆田的特产有金沙薏米、南日鲍鱼、仙游皮蛋、莆田荔枝、文旦柚、兴化米粉、莆田红团、枫亭糕、莆田龙眼、妈祖面。莆田特产一:文旦柚文旦柚是福建莆田的特色水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已经有记载了。度尾镇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丰富,非常适合柚子的生长,所产出的文旦柚食之无渣、清甜爽口、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无籽脆甜。莆田特产二:妈祖

2024-02-04 00:24:00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莆田春节的风俗有哪些?莆田春节的风俗:1、做红团莆田市民过年时家家户户户都要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开始越发的浓厚起来。红团,颜色红,形状圆,寓红红火火,团团圆圆之意。红团制作主要用糯米面团制成的红团皮配上绿豆馅或糯米馅,再用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双孩儿的红团印,一印一敲一红团就完美呈现,最后用洗净的“鸡叶”垫底,置

2024-01-22 19:37:34
赣州有哪些风俗习惯?
赣州有哪些风俗习惯?

赣州有哪些风俗习惯?赣州的民间风俗源远流长,几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传承着颇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反映着赣州人的勤劳、聪慧、朴实、好客、讲卫生等优良的性格特征。岁时节日的习俗赣州市的居民,因受客家人习俗的影响,除了按汉族人普遍的习惯,要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行庆典、祭典 和宴饮、游览等活动之外,还特别注重立春、立夏、中元、重阳节样几个节日。春节 农历正月

2024-02-09 20:37:53
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
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

立春有哪些风俗习惯?、春祠荐新:祭祖习俗传至后世变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动,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后几天不扫除屋宅,即是担心触犯了回家过年受享的祖魂。、立春祭: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籍田: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

2024-02-20 17:14:35
莆田过年有哪些独特的风俗
莆田过年有哪些独特的风俗

莆田过年有哪些独特的风俗正月初四“做大岁”、白额春联忆先人、团团圆圆做红团、。从除夕夜开始,莆田人的春节就显得与众不同。除夕之夜,莆田依照传统,要“关起门来吃年夜饭”,全家人围炉而坐,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门窗却一定要紧紧关闭。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称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按莆田习俗,丧家未除服是不能贴红联的,因此人们在贴

2024-01-19 04:11:28
四川宜宾有哪些风俗习惯?
四川宜宾有哪些风俗习惯?

宜宾的春节习俗过年要做猪儿粑(有的地方称为鸭儿粑)、一般是大年三十中午团年(必须要的菜品中包含鱼、鸡肉而且是公鸡肉)、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面条、汤圆、抄手等表示顺顺溜溜的东西(表示新年的第一天顺利,这一年也就顺顺利利)、每年都要提前做腊肉腊肠等、一般农村家庭还会做醪糟(俗称米酒),一般正月的早上都吃醪糟蛋等、做粑丝丝、花生糖(不过现在大家都懒了,不自己做,一般都买)、炒花生。另外节前几天要对

2024-01-17 10:00:34
我国人民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我国人民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我国人民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1、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 [25]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都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2、扫尘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亦称扫屋)的习俗。

2024-02-11 21:10:53
南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
南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

南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南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1.准备习俗:北方在春节前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和挂门神,而南方同样会准备充足的年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提前采购。2.除夕习俗:北方家庭会在除夕夜守岁,晚上放鞭炮,观看春晚,午夜时分再次放鞭炮。南方家庭则会在除夕夜举家团圆,吃年夜饭,之后也给小孩发压岁钱。3.穿着习俗:北方小孩传统上会在春节期间穿新衣

2024-02-05 0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