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23:58:51 | 起点排行榜
许多人都不回家过年的原因,我的看法如下几点:
1、走亲访友费时又累人,过年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大家在这个时候人也是最齐,当然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走亲访友的最佳时间,初一在自己村里邻居家串门百年,初二舅舅外婆家,初三一直到你的假期结束一直都是七大姑八大姨家拜年,家里亲戚多的话一天起码得去三家亲戚,不然在假期结束前还走不完,如果一旦时间上安排不过来的话,又会引来闲言碎语,本来是好好的春节回家休息,却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帖特,完全没有时间是自己的,因此不回家也成了最好的选择。
2、受不了他人的攀比,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回老家过年,总有些好奇心大发的七大姑八大姨问东问西,知道你挣的钱不多,在外面过得不够风光,优越感顿生,高调炫耀子女给了自己多少年钱,买了多少身衣服,买回了多少高档保健品,如何如何孝敬自己等等。好好的一个年,开开心心的回家团聚,结果被这些乌七八糟的破事给破坏了心情,疏离了亲人间的感情,想想都觉得心塞。所以,一些人过年宁愿在外面拼命加班赚钱也不愿意回家。起点排行榜
3、城乡生活有差异,家里是城市的人倒好说,回家跟在外面工作条件都差不多,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寒冷及不便的生活。不生火炉嫌太冷,生了火炉嫌灰尘飞扬;大半夜上厕所还得顶着北风去室外;还是那种挖了个小坑蹲着没灯打个手电筒的那种,尤其是老家在偏僻农村的,没有免费Wi-Fi,玩不了手机,上不了互联网,与外面的世界断了联系,又无聊又焦虑,一些年轻人在大城市住惯了,有些人外面朋友和同事比较多,喜欢年轻人在一起过年。有更多的话题和爱好,家里的习俗和过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了。干脆直接打点钱回去就不回家过年了。
春节是个团圆节。中国人在过春节时,出门在外的人都喜欢回到自己的家乡跟亲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家是人生的港湾,是至亲所在的地方。是在外面打工的游子的心灵归宿。所以每个中国人都特别重视春节回家团圆。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
扩展资料:
习俗: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因为家人的期盼,在中国人的心中回家过年已经是一种习惯,不管距离自己的故乡有多远,多难都会不远万里回家过年,这似乎成为一种仪式感。
古时候诗人们因背井离乡创作了无数的思乡的诗词歌赋,现代不管春运期间有人通宵达旦,只为那一张通往家乡的火车票。其实对我们来说,回家过年早就成了一种信仰,一种期盼,一种习惯。踏过万水千山回家过年的游子,都是在赶往无与伦比的团圆饭。
另外回家团圆就是血脉筋骨融在一起的信仰。这份信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对于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如果过年都不回家,不与自己的家人团圆,就好像失去信仰的力量一样,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回家是为了过年,过年是为了跟亲人团圆,也是属于我们独有的一种信仰。
春节习俗
1、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2、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利市”一词古已有之,早在《易经》中便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过年的习俗有哪些?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过年的习俗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贴春联、贴窗花、扫尘、买年货、包饺子、烧年糕、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首先,过年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在过年期间,很多人会放下工作和烦忧,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家庭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人们十分重视家庭联系和家族情感。过年期间,家人可以共同品尝美食、聊天谈
过年有什么习俗1.忙年,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
南通有什么特产?要带回家的,家离得比较远特产主要包括:蓝印花布、西亭脆饼、正场薰糕、石港乳腐、金沙茶食、南通缂丝、刘桥菜刀、刘桥南通长牌、兴仁猪头肉、通东薄荷、南通茶食、南通鹞子、通绣、五总毛靴、狼山鸡、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四宜糕团。1、南通林梓潮糕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各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
贵州的春节习俗贵州过年风俗:接送祖先大过年即过春节,在过节前几天,各家各户酿制好黄、白米酒,准备好大米、小麦、铒块和燕麦炒面等美味。过节前一天,在祖先牌位前插上两只点燃的香条和两根青松枝,在院子里栽一棵小松树,谓之祭树神,之后就杀鸡做饭,接祖先和祭锅庄,求他们保佑来年粮食丰收、全家平安。第二天要背纯净水和吃年饭,还要举行赛马、打靶、摔跤、跳高、踢毯子等活动,山歌唱不完,欢乐满山寨。第四
为什么要过春节春节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春节的文化意义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过春节,不仅能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能够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更加独具特色。总之,春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更能够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传
为什么要做水晶餐具?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从以前的温饱到现在的吃好喝好,我们餐饮业持续增长,据统计,年收入逾2万亿之多,餐具是餐饮业必不可少的餐具用品。餐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陶瓷餐具,非常的精美,有人送礼都会选上一套。玻璃餐具不仅美观还容易清洁,但是导热性太好,不适合放热食。陶瓷餐具是近现代材质产品,各方面都不错,不过有破损后容易产生有害物质转移到食物上。还有其他木
兰州为什么不过春节吗兰州人大多不过春节,其主要原因包括:1.兰州地区在冬季气候寒冷,春节期间的气温更低。由于春节期间天气严寒,许多人因为寒冷而不愿意出门,所以不过春节。2.兰州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每天都要加班。春节期间也不例外,很多人没有时间过春节,只能在工作中度过。3.兰州有一些特殊的传统习俗,比如在春节期间吃面条。这种习俗与春节的传统习俗并不完全相符,因此一些兰州人选择
星巴克每年的圣诞回归饮品是什么星巴克每年的圣诞回归饮品是栗子果仁拿铁、焦糖布丁拿铁咖啡、糖饼干杏仁奶拿铁、烤白巧克力摩卡、薄荷摩卡、爱尔兰奶油冷酿咖啡。1、栗子果仁拿铁在浓缩咖啡中加入了蒸牛奶、焦糖栗子和各式香料,再在饮品顶部放上了鲜奶油以及栗子果仁碎。不仅可以品味到咖啡香醇浓郁的味道,还可以品尝到坚果的香气哦。2、焦糖布丁拿铁咖啡这款饮品以经典甜点焦糖烤布丁为
2024-01-10 19:52:13
2024-01-07 10:59:39
2024-01-19 00:05:38
2024-01-18 23:58:51
2024-01-18 23:58:47
2024-01-18 23: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