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17:29:55 | 起点排行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春节。春节的风俗有:点燃爆竹,饮
屠苏酒
,换新
桃符
。
一、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三、出处
宋·王安石《元日》
《元日》赏析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指春节。春节的风俗有: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
桃符
。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起点排行榜
上古时代
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
中华传统文化
精华。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
中华民族
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
中华文化
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
法定节假日
。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寓意抒发美好愿望、增添喜庆气氛。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常见的有五言、七言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新桃换旧符指什么?“新桃和旧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元日》【作者】王安石【朝代】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白话释义: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
我了解的春节习俗习俗:1、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2、压岁钱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是什么时间什么风俗?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3.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4.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雄黄酒
《家乡的民俗》(灵石)作文700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我家乡在灵石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
农历3月3日是什么节日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三月三拜蚩尤。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假日,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满族节日风俗习惯1.春节春节是满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蓝、白色)、挂“福”字。午夜分发“神纸”之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取“更岁饺子”之意。还要把一枚铜钱(富家有的用金钱小保及宝石等),暗放饺子中.谁吃到了则终岁大吉。除夕,家家院内竖灯笼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有哪?中国农历节日表: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1、
满族的节日是什么满族的传统节日其实蛮多的,比较常见的有满族春节撷趣,满族的添仓节,满族的二月二,满族的虫王节与颁金节,满族的中元节等等。那么下面就讲讲满族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具体如下。满族春节在古时候被称作为元旦,译为满语的话就是阿涅业能业,这一天在满族的传统中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而他们的春节其实是源自于汉族的习俗,所以满族的春节习俗跟汉族的会有些相似,但是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
2024-01-19 16:17:45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2-05 14:43:52
2024-01-25 23:50:45
2024-01-17 1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