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12:34:02 | 起点排行榜
南方风俗有祭灶神、贴对联、年夜饭、办年货、扫尘。
1、祭灶神
南方农历十二月廿四日祭灶。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2、贴对联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3、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4、办年货
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5、扫尘
年末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贴对联
、
百度百科—祭灶神
、
百度百科—年夜饭
、
百度百科—新春办年货
、
百度百科—扫尘
放鞭炮、除尘、祭祖、年夜饭、贴春联。
1. 放鞭炮:在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会放长长的鞭炮,谁家放的越早就代表谁家越勤快,来年更加顺风顺水。
2. 除尘:南方一般从农历二十五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屋里屋外进行相当彻底的大扫除,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别有一番过年气象。
3. 祭祖:南方很多地区,在吃年夜饭前,要先拜祭祖先,由家中主事的家长带头,向列祖列宗跪拜磕头烧香,并祈保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
4. 年夜饭:南方有些地区的年夜饭是回到亲戚家吃饭,而亲戚家做的饭菜都必须凑够8、9、12道菜,必须有鸡、鱼、红烧肉。
5. 贴春联:在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拿出早就买好的春联,春联的内容常以发家致富和吉祥喜庆为主。另外还会贴上年画、门神等。
北方过年特有的风俗有哪些
北方过年特有的风俗有祭祀、贴春联、扫旧、贴年画、贴挂贴、放鞭炮、拜年、扭秧歌、祭奠先人、送灶神等等,在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准备好贡品祭祀已故的亲人。
南方过年风俗:
1、舞狮
春节期间,舞狮也是人们庆祝的方式之一。南方狮舞一般在广东流行,所以又称为广东狮。广东狮是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有一人或二戴大头佛面具作引狮、戏狮、单舞等。舞狮者穿各色灯笼裤,上身穿密钮扣的唐灯笼袖衫或背心。
2、正月十五吃汤圆起点排行榜
大部分南方人家,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面上。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3、吃火锅
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过年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一来无论荤素,各种美味都可以在火锅中吃到;二来过年吃火锅寓意红红火火,讨了个好彩头。很多火锅餐厅特意在春节期间推出春节套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个特色火锅,暖意融融,气氛也不错。
4、小孩大人一起吃糖环
吃糖环其实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因为糖环不仅好吃,而且造型也非常的美观,形状别致,寓意也很好。糖环的外形是外面是一个圆环里面有一个五角星,所以糖环的寓意就是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5、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2024-01-19 16:17:45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2-05 14:43:52
2024-01-25 23:50:45
2024-01-17 1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