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春节的习俗和诗句是什么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

2024-02-15 14:59:41 | 起点排行榜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春节的习俗和诗句是什么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春节的习俗和诗句是什么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和诗句

1、春节

时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办年货、祭灶、扫尘、贴对联、年画、吃年夜饭、放鞭炮、守岁、发红包

诗句: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元宵节

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习俗: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舞狮子

诗句: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翻译: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3、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

习俗:禁火、祭祖、插柳、踏青

诗句: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翻译: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4、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挂五彩绳、放风筝

诗句:《端午即事》宋代: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翻译: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

屈原

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5、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

习俗:吃月饼、赏月、喝桂花酒、赏灯

诗句:

《中秋月》

宋代: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翻译:月光下

梧桐树

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月宫中的

嫦娥

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春节的习俗和诗句是什么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

来历:

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虞舜时期,舜即位做了天子,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神灵。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习俗:

祭灶、扫尘、赶集、贴春联、守岁。

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古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起点排行榜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春节的习俗和诗句是什么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

关于春节的习俗,对联,诗歌,古诗

一、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均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为主要贺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习俗活动甚多,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就广东而言,可分为粤中(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潮汕、客家)几大地域,各具人情风韵。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里打扫卫生,除旧布新,贴年红(挥春),迎接新年。年末的除夕,祭祖、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辞旧迎新的几件大事。

二、春节对联

1、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2、上联:共享锦绣年华;下联: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

3、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4、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

5、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

三、春节诗歌古诗

1、《除夜雪》(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白话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春节看花市》(近代)林伯渠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白话译文:年年除夕都要哼哼唧唧地作诗,儿女看见,便在灯前窃笑:“爸爸又在作诗哩!”你们别笑,我也自悔不该作诗,枉费心力做个诗人,却一无所用 。

扩展资料

春节相关传说: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春节的习俗和诗句是什么 有关新年的来历、习俗、传说、古诗?”相关推荐
介绍春节的习俗是为了什么 有关春节的习俗和来历
介绍春节的习俗是为了什么 有关春节的习俗和来历

有关春节的习俗和来历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也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节日,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很受国人重视。春节习俗有:备年货、贴年红、祭灶、掸尘、挂年画、贴窗花、倒贴福字、年夜饭、拜年、放爆竹、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龙、挂灯笼、拿压岁钱、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观社火、踩

2024-01-18 03:58:28
写到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有哪些?
写到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有哪些?

写到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古诗有哪些?1、《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2、《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024-02-05 22:17:26
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有关春节的习俗和来历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也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节日,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很受国人重视。春节习俗有:备年货、贴年红、祭灶、掸尘、挂年画、贴窗花、倒贴福字、年夜饭、拜年、放爆竹、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龙、挂灯笼、拿压岁钱、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观社火、踩

2024-01-18 10:21:49
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国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春节的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舍、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打扫卫生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这一天的压轴戏还有吃年夜饭和守岁。春节还有一个重大的年俗就是压岁钱,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

2024-02-12 18:02:44
春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春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春节有什么传统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新年或中国新年。它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持续15天,并以盛大的庆祝活动和各种传统习俗而闻名。下面是一些关于春节传统习俗的介绍。1.贴春联:春联是一种以红色纸张写成的对联,常见于门上或墙壁上。它们通常包含有吉祥的对仗句子,如“福”、“寿”、“财”等。这些春联象征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2.挂灯笼: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

2024-01-17 09:02:44
10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10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春节习俗的古诗1、《三年除夜》唐【白居易】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账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弟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已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诗人选取除夕夜这一特定的时间,第一部分(前四句)描写除夕夜合家欢乐、共庆佳节的场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除夕夜的节日氛围:点

2024-02-07 01:53:59
春节在几号习俗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有哪?
春节在几号习俗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有哪?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有哪?中国农历节日表: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1、

2024-02-07 02:51:07
大年初二的春节习俗 牛年大年初二有什么习俗
大年初二的春节习俗 牛年大年初二有什么习俗

大年初二的春节习俗20212021牛年大年初二有什么习俗1、吃开年饭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饮食习俗方面,很多人认为是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以此来希望自己及家庭都能吉祥顺利。而在开年饭上具体吃什么还要根据各个地区来看,比如说在广东开年饭必备的就是鸡,而在四川等地区,开年饭是没有苦瓜的。2、初二面初二吃的面,被称为初二面,初二面

2024-01-25 0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