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

2024-01-29 03:10:55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

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

过虎年民俗活动如下:

习俗一,虎枕育儿

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习俗二,虎头枕

对老虎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大娘家的虎头枕,儿时好奇的盯着看,后来知道是大娘自己缝的,虎头虎脑的很是有趣,枕起来也很舒服,也求着老妈做,可总是被无情打发,后来在书本和电视上了解了老虎,大一点,觉得老虎,虎虎生风,霸气又可爱。

大型猫科动物,总带着一股萌萌的可爱,尤其幼时让人总想摸一摸圆乎乎的虎头,而根深蒂固的印象是虎带着王者的气息,回头也好,捕猎也好,慵懒的小憩也好,仿佛都带着与生俱来的高傲。

习俗三,神虎镇宅

春节期间,东北,华北地区的人家喜欢在房屋正厅悬挂镇宅神虎图,图上往往有诗曰,神虎下高山,降魔到人间,善家买了去,四季保平安,或曰,虎是兽中王,除邪到下方,贵府请了去,万事大吉昌,这些都表达了人们祈求得到虎神保佑的美好愿望。

习俗四,周岁虎服饰

陕西有些地方在过周岁生日的时候,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枕虎头枕头,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文化里延展到其他属相的孩子,这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属相,孩子在周岁生日的时候,都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寓意是祝福孩子们成长的虎虎有生。

过虎年简介

虎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中的虎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寅,虎年即寅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比如公历2022年基本对应的是虎年,即壬寅年,六十甲子纪年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0个。

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排列,刚好60个排完一个周期,这样有点复杂又不好记,于是古人想到用动物来表达复杂的地支,这就是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

腊八风俗有哪些 传统

腊八传统风俗如下:

1、腊八粥

腊八的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的时候,每逢腊八的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的时候,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非常的盛行。

2、腊八蒜

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传统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腊八十几天以后,正好是春节的时候,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的时候,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会非常的美好。

3、吃腊八面

除了吃腊八粥之外,在我国西北地区,还有吃腊八面的习俗。早晨太阳出来之前,全家同吃热气腾腾的腊八面,还要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表示“敬神、念祖”。

4、吃冰

腊八节的前一天,通常人们习惯拿盆接水放在室外,等到第二天,把结的冰敲碎、吃掉。听说,在这一天吃冰,来年不会肚子疼,但是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大家谨慎尝试!

5、吃腊八豆腐

安徽地区的习俗,是把自己制作的豆腐用草绳挂起来,拿到阴凉处通风,放上两三个月也不会坏,想吃的时候就取下来。可以单独成菜,做成凉拌,也可以加些自己喜欢的配料。

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

北方过年有哪些习俗

1、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放鞭炮、拜年、穿新衣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

压岁钱

,压住邪祟。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也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

2、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赶年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过年好招待亲戚。

赶大集

,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临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走一遭、转一圈、瞧一瞧、看一看、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中置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味的。

3、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是家家户户的扫除日。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即是迎接新春佳节,又有扫除

晦气

之意。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了对新年的除旧迎新的思想。在大扫除的同时,有些家庭还会扔掉一些旧的东西,譬如衣服、鞋子等,并购置更多的东西,也代表了除旧迎新。

4、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

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传说玉帝会

下界

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豆腐是春节加工菜的重要原材料。炸豆腐、豆腐盒子、制作豆腐茧等菜肴均需要豆腐。

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的来历是什么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 过年贴对联的来历起点排行榜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过年放鞭炮的来历

5、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杀年猪

腊月二十六,杀了年猪,除了腌制咸腊肉,剩下的都挂在仓房里。快过年时拿回屋子里,“缓”一宿。烀肉时用一口大锅,底下烧柴火,慢火烀上半天,这样烀出来的肉入味、好吃。但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时地催大人给捞出一块来尝尝。于是,这一天往往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当然,还要留出一些生肉用来炒菜,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

6、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如果说发面是个技术活儿的话,那么蒸馒头则是个体力活儿。馒头要反复地揉,才会有劲、好吃。所以蒸馒头的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也会上场助阵。做好的馒头剂子要大小均匀,然后才上屉蒸。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或者塞个红枣在馒头顶上。

7、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

桃木

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北方人吃面食,主要是馒头,所以平日里每三五天就要发一次面、蒸一次馒头。但过年期间则不然,要一次性蒸出十几天吃的馒头、包子、糖角来,所以这一次的发面特别关键。发面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将“面引子”用水泡开,掺上面粉,然后放在大盆里慢慢发酵。因为量大,所以一般要发一整夜。发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要加入适量的纯碱,再掺入一些面粉,揉到软硬合适,然后继续发酵一段时间。这发面是个技术活儿,各家主妇们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了是要吃的,谁蒸的馒头酸了、不起了,难免落人笑柄。

8、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贴

春联

、守岁

大年三十,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北方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两旁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喜庆之气。北方人有守岁的习俗,就是一家人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有辞旧迎新之意。

9、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回娘家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包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姑爷陪着媳妇回娘家,初三,一般也是回娘家,但意义不同,这个日子,大都是没了爹没了娘的走亲戚。

10、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吃饺子

按照古代的习俗,饺子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

子时

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

交子

”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过年吃饺子,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11、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破五

大年初五,北方有“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放鞭炮崩穷、扫院子送穷、到田里动农具开始劳动等,这天一般不走亲戚,说是串门走亲戚有送穷不吉利之说。

12、北方过年习俗有哪些: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过年特有的习俗,从大年初一到元宵期间,不管男女老少组织在一起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扭秧歌拜年,场面十分热闹。

13、送灶神

腊月二十三

,北方过小年,人们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

灶王爷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槽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

坏话

了。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过虎年有哪些民俗活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