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3 12:49:45 | 起点排行榜
等到了亲戚家,大人被亲戚请进屋坐,然后递烟、泡茶。小孩子获得的是糖果,抓果。所有的客人都要向亲戚家的长辈拜年问好,老人和晚辈们忙着回忆往事展望未来,小孩子们得到了压岁钱和糖果、面点,则欢快地和亲戚家的小孩子疯玩去了。
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餐,是亲戚家最忙碌的大事。在饭食上也有讲究,广泛流行于乡间的风俗是,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谚语在广东一带说:“上马饺子下马面。”在胶东这一带习惯说:“送客的饺子迎客的面”还有的地区说:“起脚包子落脚面。”无论怎么说,对这一习俗的一般解释是:面条形似绳子,客来了绊住他的腿,希望他多住几天,表示留客的诚意;饺子形似元宝,客要远行,祝他出门发财。
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咱们胶东在饭食上也十分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酒水叫“长流水”,鲤鱼叫“年年有余”,大蒜叫议和菜,醋叫忌讳。早年间北方无鱼的地区,一些人家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上菜程序亦有讲究,前人曾有总结:“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咱威海这儿一般是鸡打头,取吉利之意,中间上鱼要连干三杯酒,祈愿年年有余,海蜇皮拌黄瓜是海边人扫席的菜,在山区一般是用羊肉汤结束酒席。
吃饭时,亲戚要请客人入上坐,吃饭的座次也有序,祖辈安排在上席,孙辈居中,父辈居下。要先向老人斟酒,并请老人先开饮。佳肴让老人先吃,宴席中的鸡心、鸡头、鸡肝必敬席上的长者或客人。宴席一般是男人先吃,等男人们吃饱喝足了,女人和孩子才吃男人们撤下来的菜。旧时胶东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饽饽,做六个或八个菜,外加一个汤菜,勤快的主妇一般都做面条迎接客人,吃完饭后,男人们再接着喝茶、抽烟。女人们吃完午饭后,女主人又张罗着包饺子,要让客人吃过饺子再回家。如今走亲戚吃的酒席,菜动辄就办出十二道,取十二周全之意。
到了离开亲戚家的时候,亲戚往往不把客人带去的礼物都倒尽,而是从中拿出一两样,再把自己家的稀罕东西添上一两样,以示敬意,若是把客人的东西全留下,让人空着手回则显得有些小气,这都是老理,现如今生活好了,老规矩也不全都保留,比如年轻人走亲戚基本上都把带去的酒和补品撂给了亲戚,以示孝敬。
上面说的是拜年性质的走亲戚,还有一种避讳性质的走亲戚,就是新媳妇正月十五的躲灯,“新媳妇要躲灯,不躲灯死她公”,也有说“第一年看到婆家的灯,主着婆家穷”。灯与她公的寿数有什么关系,与贫富有什么关系,至今也没能找到出处。反正新媳妇第一年忌讳在婆家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三、四就要到男方的舅、姑、姨或者什么亲戚家去。
有些地方,正月十六日,是女方父母看闺女的日子,这一天,双方的父母才倒出空来在闺女、儿子的家中碰个头,一则互相问安,二则共同祝福各自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和和美美、幸福生活。
在春节期间,从初二起,人们通常会开始请客吃饭。这一传统承自先辈,然而,若在除夕之夜举行宴请,亦无不可。出嫁的女儿在年初一归宁,旧时观念认为这可能会“吃穷”娘家,因此通常选择初二或初三回娘家。这样的习俗反映了女儿已成为他人家眷,正月初一需在婆家忙碌招待拜年客人,不便回娘家。
过年请客的讲究包括:
1. 入座礼仪:首先请客人或年长者入座上席,随后按顺序邀请其他宾客入座。入座时应从椅子的左边起身,入座后避免挪动餐具或发出声响,尽量不要起身走动。如有需要,应向主人打招呼。
2. 用餐礼节:等待客人或年长者先动筷子开始用餐。夹菜时应适量,避免频繁取食远处菜肴。进食时保持安静,避免发出吸汤声响。若汤太热,待凉后食用,不宜将碗贴近嘴部喝汤。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咀嚼食物。
3. 避免不雅声音:在用餐时避免打嗝或其他不自主的声音。如不可避免,应表示歉意。
4. 使用公筷:在布菜时应使用公筷,或将菜肴移至客人或年长者面前。按照我国习惯,菜肴应逐一上桌。若有尊贵客人或长辈,应等他们先动筷,或轮流请他们先品尝,以示尊敬。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春节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是不是铺张浪费?的相关内容。
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是不是铺张浪费呢?这是许多人的关心的问题,因为在春节期间大家都会相互送礼,并且相互请客吃饭,我认为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这不是铺张浪费。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为了欢度春节,许多在外工作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不远万里赶回家乡与亲人团聚。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大家都会相互送礼,请客吃饭,我认为只是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而并不是一种铺张浪费。因为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无暇去和亲朋好友过多的联系,以至于再次相见时大家都会有一些尴尬或者是不习惯,通过相互送礼请客吃饭,这种方式能够拉近距离,并且还能培养感情,所以我认为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是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起点排行榜
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因为春节欢聚一堂,大家坐在一个饭桌上,吃着聊着,谈一谈过去一年的生活,聊一聊对未来的规划,不知不觉中大家的感情更加的深厚了,所以,我认为春节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不是铺张浪费。另外,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礼貌,在外工作的人回来时替家乡的亲人带一件礼物,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吗?不能算得上是铺张浪费,因为礼物不是天天在送,而是只有春节时才送。
第二,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这是大家欢度春节的方式。在外工作的人只有春节假期才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在春节假期期间带上礼物拜访亲友,和亲朋好友聚会吃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大多数人欢聚春节的方式。春节期间大家相互送礼,表达的是一种对别人的祝福,并不是铺张浪费。另外春节期间大家相互请客吃饭,这是很正常的欢度春节的方式,过年更多的是亲朋好友之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聊聊过去,谈谈未来,所以春节大家相互请客吃饭,这不是铺张浪费。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春节时大家相互送礼请客吃饭,是不是铺张浪费这个问题的看法。
大年三十包饺子的讲究是什么?一、饺子的包法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二、饺子的形状饺子的形状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
磕头的讲究有什么?1、一般是给自家人磕三个头给别人家拜年的时候就磕一个2、一般给长辈磕头,最好是爷爷奶奶辈的,且不能多磕,会折寿。磕头是手掌触地,不需要正反,头必须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一般给神佛磕头时,手是需要正反一下的,表示清白。3、一拜一叩,是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一般是拜访、或长辈来访时,应当主动向前说:“我(自己名字或辈分、身份)给XX磕头了。”并可以说句祝福的话,而后,
母亲过世第一个春节有什么讲究母亲去世后的第一年春节期间,有一些传统习俗和讲究需要遵守。首先,在三年服丧期间,家中不宜贴红色对联,也不宜穿红色衣物,因为红色通常象征着喜庆,而此时应保持哀悼的氛围。古时的居丧礼制规定,亲人去世后的三年内,家中不宜举办婚礼,同样也不应在春节期间使用红色装饰。传统上,人们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前三年里,主要依赖父母的照顾,因此,当父母去世后,子女应当以三年的时间为父
钟馗有什么讲究画钟馗可不是随便画的。钟馗作为镇鬼辟邪的神仙,以抓鬼除邪最为所爱。家里挂钟馗像也不是什么人家都可以挂的。有道是没有家仙引不来外鬼。请钟馗:端午节前和春节前,人们将钟馗请进家中,或将钟馗玉佩系于胸前,"赐福镇宅,唯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据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终南钟馗故里庙。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
日本手办三大品牌GoodSmileCompany(简称GSC)、MaxFactory(简称Max)和ALTER。1、GoodSmileCompany(GSC):GoodSmileCompany是日本知名的手办制造商和发行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手办公司之一。以制作高质量、精细的手办而闻名,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和作品。GSC的手办具有出色的造型设计、精湛的细节雕刻和细腻的上色工艺,深受手
红鸡蛋的寓意和风俗🥚红鸡蛋的寓意红鸡蛋在中国民间是祥瑞之物,有赐福送子喜庆安乐之意,即是在生子或满月仪式上众亲友对于新人的一生平安幸福、家族子孙满堂的最美好的祝福。🎉红鸡蛋的喜庆风俗向亲友分发用颜料染红的鸡蛋,是通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表达喜庆的方式,常用于生子、做“满月”等各种喜庆场合,以示庆贺并图吉祥。👶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如果是男孩,要送双数,染红后还要在鸡蛋的一头用墨点
夏至到来,各地在这天的习俗有何不同?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夏至的到来也预示着三伏天也不远了,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而且在北方,夏至过后,知了就开始出没了,意味着真正的酷暑将要开始了,在我国,夏至这天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习俗各讲究,那么都是什么呢?1、夏至面,冬至吃饺子夏至就有吃面的传统,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面食的夏至习俗,不过区别是山东等地讲究吃凉面,有些
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请家堂之前要进行室内装饰,至除夕晚饭之前(正式请家堂之前)装饰必须完成。家堂轴子是必需品,所谓家堂轴子就是挂画,样式如古装剧中风雅人家正堂正对门的墙壁上的挂画。家中奉祀祖先的厅堂。《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员外道:我儿,家堂并祖宗面前,可去拜一拜。《西游记.第一三回》: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山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1、辞灶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2-12 23:32:35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