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2024-02-23 12:59:37 | 起点排行榜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请家堂之前要进行室内装饰,至除夕晚饭之前(正式请家堂之前)装饰必须完成。

家堂轴子是必需品,所谓家堂轴子就是挂画,样式如古装剧中风雅人家正堂正对门的墙壁上的挂画。

家中奉祀祖先的厅堂。《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员外道:我儿,家堂并祖宗面前,可去拜一拜。《西游记.第一三回》: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

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山东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1、辞灶起点排行榜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

这一天,家中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称为“扫尘”。“扫尘”意味着把一切陈旧的“晦气”、“穷运”扫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气进门。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居民只保留了“扫尘”的习俗,但是在山东地区的很多乡村,“辞灶”依然是这天隆重而严肃的年事活动。

2、贴春联、贴福

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早饭后,长辈们开始了包水饺、炸年货的各种准备,小辈们开始四处贴福,吵吵闹闹,贴正了,贴反了,各种欢笑,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包水饺、炸年货

在山东,包水饺、炸年货是大年三十重要的年事活动,家家户户包水饺、炸年货。早饭后,孩子们开始贴春联,放鞭炮,而家中的女性长辈则开始包水饺,男性长辈则开始炸年货。水饺依据个人口味馅料不同,但“素馅水饺”是每家必备的。

“年货”也依据个人喜好有所不同,一般都有炸藕合、炸带鱼、炸五香肉等。其实,我们现在成天大鱼大肉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或许已经不合口味,但是通过这些却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听着妈妈包水饺时聊天的欢笑声,闻着爸爸炸年货时厨房飘出的“香味”,听着孩子们放鞭炮嬉笑打闹的声音,一整年的劳累与压抑,在此刻得到了完全的放松。

4、请家堂

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请家堂的仪式要在年三十的黄昏举行,彼时先要摆好供桌设好香案,有的还要挂上“家堂轴子”(一种按辈分填有祖先名讳画有庭院及拜年人物的类似中堂的年画),供品则要放鸡鸭鱼肉和点心。

这些准备完毕后,要由家中的男性长辈到路口或门前空旷处,燃纸叩首并引领已故亲人回家过年。“家堂”要在家中待到初五。初五晚间,还要“送家堂”。山东人过年请家堂的习俗,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迷信”。它所表现的,实际上是对先祖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

5、放鞭炮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山东,放鞭炮也是有矩可循的,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前、年三十凌晨12点、初一清晨、初五、十五之时。除夕夜、初一晨放鞭炮分别名曰“辞旧”和“迎新”,初五放鞭炮叫“破五”,十五放鞭炮则是“送年”。

其中,年三十“团圆饭”前的那一挂鞭炮,必须在全家人团圆的前提下才会放,意思则是在告诉邻居人等:我们家人已团聚,事事大顺,开始“过年”了!如果家中有人未回家,这时是不放鞭炮的。

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莱芜过年的风俗

春节,境内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除夕和正月初一联为一体的统称。旧时称"过大年",今仍俗称"过年",后改称春节,民间俗称"阴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春节"。进入腊月,各家即陆续购置鱼、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称为"办年货";蒸下馒头、米糕、花馍馍等,称为"办年饭",这种年饭要供全家人一直吃到正月底;进行卫生大扫除,称为"扫尘"。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称"除夕"。早饭后,张贴春联、门神、灶王和年画;摆设供桌祭祖,叫"请家堂"。傍晚,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吃顿丰盛的"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叫"辞岁"。饭后在大门外点燃谷秸并放鞭炮,取庭院吉祥明亮之意,叫"照庭"。然后"守岁",俗称"熬五更",全家老幼通宵不寐,先包水饺(多用素馅,取"素净"之意),后围坐火炉,守着家堂,以待黎明。朔日凌晨"发纸码"(烧纸、香、"元宝"等)、放鞭炮祭奉天地诸神,迎来新年的第一天。接着全家煮食水饺。饭后,男女老少身着新装,开始拜年。先拜自家的祖先和长辈,然后,依家族亲疏与邻里交往情况相互拜贺、请安问好。至亲长辈分给晚辈儿童"压岁钱"或糖果。翌日或第三日下午送家堂。从初三到十五日,亲戚朋友携带礼物互相拜望,有些邻里之间互请节酒,有条件的村镇举办杂耍、演戏、说书等文娱活动。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都欢庆春节,每个地方的庆祝方式相似中存在差别,就在莱芜,村与村之间也不尽相同。

记录下我们村的过年方式。那些准备就不细说的,就说说主要的

年三十早上,一般都杀鸡,公鸡,把鸡盘起来,夜里敬天,和供家堂用吃过午饭,在大门口和各个房门口贴上对子,厨房灶头贴上灶君贴完对子,就请家堂,在本家族最年长的人家中请家堂,在家堂桌上,先放上一点菜,在初一早上再放很多的鸡、鱼等。请完家堂,各户要在自家大门口和所有屋门口横上一根棍子,让去世人的魂魄不至于游荡到家中。夜幕降临,全家一起吃晚饭,吃过晚饭,就到大门口照厅

照厅,用甘草扎成束点燃,预示来年收成火等甘草燃尽了,放一挂鞭炮,再把燃烧的灰烬绕着大门口圈起来。守护家门然后全家就回屋,看春节晚会,边包饺子,等零点的钟声敲过,就开始敬天。

一般都是放整鸡,大块的肉,鱼,丸子,豆腐,代表了吉利、连年有余、富贵吉祥。送家堂在初二下午,会按家堂桌上供奉的人名写牌位,然后在大街上,有多少人画多少圈,每个圈内放入纸钱、香和写有人名的牌位,把纸钱烧完,用汤浇一下(水中放少许玉米面),然后再放鞭炮,这就算送完家堂了。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家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