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2024-02-28 11:56:32 | 起点排行榜

成都的习俗有哪些?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成都的习俗有哪些?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1、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2、走人户

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蹄、很多自己舍不得买的礼物、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人日”草堂祭杜甫

“人日”(正月初七)游草堂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每年的“人日”便成为成都人游览草堂,缅怀

诗圣杜甫

的特定日子。

3、正月十五恋人“偷青”

根据成都传统习俗,小伙子喜欢上了邻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以表达爱意。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便会充满喜悦和憧憬。起点排行榜

4、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

乌纱帽

,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5、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什么

该节日的习俗有贴对联、吃水饺、守岁、燃放爆竹。

1、贴对联:春节前,人们会在门上贴对联、福字和门神,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无事的祈求。

2、吃水饺: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会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

3、守岁:除夕守岁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大家会聚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4、燃放炮竹: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

成都的习俗有哪些?

成都过春节的习俗

1、初一去抢金银水。

初一这天的水被称作“金银水”,所以大人们在大年三十团年饭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到抢“金银水”。为此,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要老早去井边候到,一趟一趟跑,赶早把家里的水缸啊盆盆碗碗啊全装上“财”,而且一定要赶在天亮前装起,东方一白,再挑的就不算数了。

2、洗脚洗得高来年运气好。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洗脚的场面都十分热闹,大人会一边讲这个习俗,一边亲自示范,小孩们半信半疑,嬉笑着挽裤腿,照着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脚。

3、端午的粽子春节包。

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4、大年初一去“捡财”。

大年初一早上,上山捡柴。老人坐在门口的竹椅子上,把捡来的柏树枝挂在大门上,咧着嘴笑着说:“柴(财)到家啦!”一边抱着干木柴进灶屋,一边念叨着:“抱柴(财)。”

5、元宵对骂

赛骂的习俗,据说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对夫妻来到温泉,在选定宅基地时发生了分歧,一个看中河东、一个看中河西,两人个性都很强,于是分而建居。

次年元宵,夫和妻都想把对方喊到自己这边团聚,都愿做东而不当客。双方爬上河东、河西的山坡对骂,闹了个通宵却谁也没有征服谁。后来二人各另立家庭,他们的子孙就一代接一代骂下去,便日久成俗。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一方一俗 四川盆地一些地方独特的春节习俗

以上就是成都的习俗有哪些?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成都的习俗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