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3 02:09:32 | 起点排行榜
农历除夕终夜不睡,以迎接新年到来的习俗,叫做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喜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伸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替换的时间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管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而,守岁是新年的风俗之一。
关于守岁的来历
关于守岁的来历,说法和放爆竹的来历类似。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都不敢出门,团团坐在家中厮守,叫“守岁”、“守年”,也叫“躲年”。有的还称为“熬百岁”,据说诚心守岁就长命百岁。
守岁的风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留下了许多广为传诵的诗句,如今品赏起来,仍然十分真切感人。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除夕之夜也正是“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时,因此在辞旧迎新之际,有很多少感叹日月如梭,更加珍惜大好年华。苏东坡的《守岁》诗:“欲知垂尽岁, 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人将时光比作钻洞的长蛇,到了除夕,这条蛇留在洞外的只有一点点尾巴,无论怎样努力亦不能拽回来了。苏东坡告诉我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关键在于从今日开始努力,前景仍是光明的,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年华,不要虚掷光阴。
除夕在古代被称为团圆节,, 守岁之时也是人们共叙亲情的“黄金时间”,守岁对于团聚的人们来说,是-顿亲情大餐,享受着人生最大的乐趣。而对于游子,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凸显几分凄凉,几分离愁,不由泪湿衣杉。起点排行榜
旧时守岁,家家户户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大年初一早上,一家人总是要团团圆圆,欢欢乐乐,讲古说今,搞各种有意思的活动通霄达旦不睡。
守岁的风俗,至今仍流传很广,不过,已不那么严肃认真。有的孩子熬不住了,放放鞭炮就早早睡了;有的大人美餐畅饮之后,玩乐一阵,感到疲倦,也就入了梦乡。实际上,守岁的要求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严格了,但守岁活动内容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得更丰富、更有意义了。
守岁,亦称守岁火、照岁,是我国汉族民间在除夕之夜的传统习俗,俗称为“熬年”。在这一夜,家家户户都会点亮灯火,全家人团聚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夜的守岁活动,主要是点亮岁火,寓意着照亮新的一年,驱散一切邪气。家家户户都会在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这被称为“照虚耗”,意味着来年家中将会财富充实。
部分地区将通宵守夜称为守岁,意味着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共同吃完团圆饭后,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炉旁聊天,整夜不睡,以期将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汉族民间有在除夕守岁的习惯,吃完团圆饭后,会将灶具清洗干净,为第二天的素食做准备。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灭,被称为“燃灯照岁”或“点岁火”,寓意着照亮新的一年,驱散一切邪气。
古时候,南北方的守岁习俗有所不同。北方主要是“熬年夜”,如《风土记》中所述,除夕之夜,人们会相互赠送礼物,称为“馈岁”;长幼聚欢,祝福的话语完备,称为“分岁”;整夜不睡,等待天明,称为“守岁”。
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一起,吃过年夜饭,点亮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炉旁闲聊,整夜守夜,象征着将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守岁的俗名是“熬年”,又称守岁火、照岁等等,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着灯围坐在一起闲聊,通宵不睡,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驱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吃年夜饭,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呢?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吃年夜饭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呢查询如下:过年贴春联,吃年夜饭是一家人团圆的好时刻,贴对联就是因为要赶走一年内不愉快的事情,也希望在来年有一个红红火火的生活,吃年夜饭是因为这个时候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刻,吃年夜饭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守岁是因为要将一年内不好的事情全都扔掉,也为了抵抗传说中的年怪,所以才要守岁。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
除夕的习俗有哪些?1、扫尘: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2、贴春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无锡有什么习俗除夕到,无锡城乡居民要做团子、蒸糕;团子象征团圆,年糕象征年年高、节节高。蒸糕时不能有人窥视,否则糕粉不易发透,就要夹生--糕不熟,来年就不吉利了。当年办过丧事的人家,则不蒸糕,也不掸檐尘(无锡旧俗在十二月十七、十八要打扫卫生,叫"掸檐尘";民谚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除夕到来,人们在门上都贴上新春联。有的在屋檐间插上冬青、柏枝、芝麻箕等,取常青、百事如
有关春节的习俗和来历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也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节日,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很受国人重视。春节习俗有:备年货、贴年红、祭灶、掸尘、挂年画、贴窗花、倒贴福字、年夜饭、拜年、放爆竹、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龙、挂灯笼、拿压岁钱、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观社火、踩
有关春节的习俗和来历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也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节日,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很受国人重视。春节习俗有:备年货、贴年红、祭灶、掸尘、挂年画、贴窗花、倒贴福字、年夜饭、拜年、放爆竹、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龙、挂灯笼、拿压岁钱、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观社火、踩
春节的过节时间和节日习俗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舍、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打扫卫生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这一天的压轴戏还有吃年夜饭和守岁。春节还有一个重大的年俗就是压岁钱,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
各地春节风俗浙江省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福建省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
藏历新年有哪些风俗?藏历腊月二十九晚上,吃完“古突”(面团里包裹着羊毛、羊绒、瓷漆片、辣椒、生肉、白色卵石等),还有传统的“驱鬼”仪式,大年三十清晨的那一碗“冠典”(煮的青稞酒);初一早上吃“切玛”;穿上藏袍到亲友家里拜年等都是传统的西藏特色风俗。在拉萨,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树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藏历年期间,藏区各地要演藏戏,还要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和射
2024-01-19 16:17:45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2-05 14:43:52
2024-01-17 19:02:58
2024-01-10 19: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