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07:28:04 | 起点排行榜
北京地区春节习俗很多。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大年初一 满街走起点排行榜
老北京人在正月初一这天都要拜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先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馅的接神饺子,又称五更饺子。在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还要出门去拜年走亲戚,人们在街上遇到时也要笑容满面的抱拳拱手,互祝吉祥,多说拜年话。左邻右舍也要互相登门拜年。但是在过去出门拜年都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则要在破五过后才能出门拜年。大年初一女婿必须要到岳父家中拜年。
三十晚上 闹一宿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在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在这天供有佛龛、神像、祖宗牌位的这天要在供桌前摆上九堂大供;五堂蜜供,成堂套饼、成堂面鲜,成堂水果、成堂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素炒菜。家境一般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还要在供桌上供上敬神钱粮、纸元宝、千张等。在腊月三十下午就开始张灯结彩准备过年,家家贴春联贴福字、贴挂钱、贴窗花、贴抬头见喜、贴出门见喜等,贴完后鞭炮齐鸣,好不热闹。除此之外还要在院子里铺满松枝、芝麻秸等,名为“踩岁”,取岁岁平安之寓意。
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在过去的社会还是以吃为主。其实包括那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俗话说:“心到神知,上供人吃”!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也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家宴。除夕的年夜饭要有荤有素,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炖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有豆腐、青菜等。主食多以荤素水饺为主。供奉祖宗牌位的还要在供桌前供上一碗“年夜饭”,在饭上插上松枝,在松枝上挂上铜钱,小纸元宝等,宛如一棵摇钱树。老北京人在晚上吃年夜饭之前还要有一个祭祀祖先的仪式,首先由家中长辈燃烛焚香,后按家族辈分大小,男先女后的顺序分别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行礼后由家中长辈宣读祭祀表文,宣读后将表文和钱粮、元宝、千张、茶叶、香粉等一起放入疏筒里到院中焚化。此时还要鞭炮齐鸣,焚化后男女才回到屋中开始吃团圆饭。老北京人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之交点时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饺子顾名思义是取交于子时的交子意思,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包饺子时家家还要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包进糖、铜钱、花生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幸福;吃到铜钱意味着来年财源广进;吃到花生意味着来年健康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
子时一到,鞭炮齐鸣、焚香接神。家中长者手拿三柱高香去屋外院中按照五个方位接神。接神后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守岁其意有二,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青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再搞些娱乐活动。年长的打麻将,妇女们打索胡斗纸牌,小孩们则点灯笼、放鞭炮,玩“升官图”等游戏。第二天还要去拜年走亲戚等活动!
腊月二十九 蒸馒头
老北京腊月二十九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这是为了过年准备主食,除了蒸馒头以外还要蒸花卷、豆包、或者蒸一些小动物造型的豆包等,满族人家还要蒸喜饼、蒸枣泥方糕、蒸子孙馒头、蒸如意卷等。在蒸豆包的时候还要在豆包上面用胭脂点一个小红点,以示喜庆吉祥。腊月二十九因为是除夕的前一天,所以也叫“小除夕”,这天家家置摆酒席一桌,以备晚辈前来给长辈辞岁、别岁。还要在屋外焚香,称为“烧天香”,一直要持续到初一。
腊月二十八 把面发
老北京过年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都要发一块面,一是为了明天蒸馒头做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寓意来年能大发财源。腊月二十八这天还是接着前两天继续洗衣服、洗澡,有二十八洗邋遢的讲究!
腊月二十七 宰公鸡
老北京人在腊月二十七这天有宰公鸡的习俗,依旧是准备过年的食物,通常要宰只鸡、炖只鸡,除了昨天炖肉今天炖鸡以外,还要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备过年时候享用。每天厨房里都是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外面冰天雪地北风呼呼,一推门,就是各种香味儿和着热气扑面而来,还有满屋子的笑语喧阗,屋外的鞭炮齐鸣。年,就这样带着形、声、色、香、味,定格在记忆中。 老北京过年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仍旧继续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洗旧泥的习俗,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洗去一年来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
腊月二十六 炖大肉
腊月二十六。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的主妇开始煎炒烹炸,准备年夜饭。老北京讲究过年的几天是不能动铁器的,比如菜刀、剪子、针等,所以也不是做饭的,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所有的饭菜要在春节之前准备完毕。
首先就是准备炖肉,因为"大鱼大肉"在过去的人们眼里,是年夜饭的最高境界。从腊月二十六开始直到年三十前,几乎每一天的活动都与"吃"有关。这反映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对吃的极度重视。在老北京腊月二十六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家家洗衣服、洗澡,洗去一年的尘土和晦气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在老北京又有这样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福禄,腊月二十七洗旧泥,腊月二十八洗邋遢的说法。
腊月二十五 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为什么过年非得吃豆腐呢?其实这也是要来年取个好的彩头,取锦衣玉食之意,老北京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钟鸣鼎食之家,锦衣玉食,不愁吃喝,年年有节余,也就是奔小康的意思。豆腐就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因玉为白色,豆腐也为白色,极其相象,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已备过年时享用。旧时民俗腊月二十五还有接玉皇的说法,传说灶王爷上天后,天上玉皇大帝听完灶王爷的汇报后要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体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为来年祈福迎祥,众人这天起居、言行都要谨慎,争取好的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来年降福与己。其实腊月二十五在民间说法很多还有一说法就是在这天要推糜黍、磨糜黍。“糜”就是糜子,“黍”就是黄米,是两种粮食作物。干吗要磨这两种粮食作物呢?是因为这两种作物有粘性,磨成面后称为粘面,是为蒸年糕准备原料。老北京过年家家都要蒸年糕,南方也有此风俗,不过南方多用江米和糯米做年糕,年糕年糕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候吃的一种糕,也取来年步步高,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老北京过年最讲究的就是辞旧迎新,腊月二十四日家家涤除污垢,打扫一年里落下的尘土。过去老北京家家都是纸糊顶棚,一年来顶棚四周棚壁都堆积有很厚的尘垢,在新的一年将要来到时,必要打扫一下。扫完房顶后还要扫去房屋四壁的蛛网尘土等,把旧的年画取下来换贴上新买来的年画,更好的为过年做准备。老北京一到腊月二十日左右街上已经开始有写春联的摊子了,一些文人墨客,都挥毫泼墨大显身手,多半是不为赚钱,但是有的穷苦文人,希望用这几日的辛苦书写换来三十晚上的一顿饺子。这天家家将春联、门神、福字、挂钱等准备下,只等腊月三十下午将其分别贴好挂起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了!
腊月二十三 祭灶君 (糖瓜粘)又称小年 各家有各样祭灶仪式
在灶王爷像前设供桌,香烛五供钱粮全份,供品有: 关东糖、糖瓜、南糖、清水一碗、秣草料豆一碟等。由家中男人主祭,女人不允许参加,(老北京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先由家中男主人燃烛上香,上香后诵祷词,然后将关东糖在灶王爷像口处一抹,表示将灶王爷口粘住或表示往灶王爷口中送些蜜物,以求灶王爷上天后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时好话多说,不好话少说。等香焚尽后,将灶王爷像和钱粮草料等一并焚化,再将一晚清水泼于地上,礼成。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时间和风俗?的相关内容。
腊月初旬开始:腊八粥、腊八蒜、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过小年、放鞭炮、吃糖、大扫除、备足年货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至初五: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铺户开张、逛庙会、逛天桥
元宵:张灯结彩、挂花灯、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残灯末庙、春节结束
希望你满意
南方过年的习俗和北方过年的习俗有什么不同?我的国南方和北方在习俗、饮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一个节日,单从习俗方面,南方和北方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以春节过年为例,南方和北方的习俗就有很大的不同。先讲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南北方人对春节过年的重视程度。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代表着过去一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人们将美好愿望寄托于新年,祝愿来年风调雨顺
湖南邵阳过年习俗作文350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
北京春节的习俗北京地区春节习俗很多。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
湖南邵阳过年习俗作文350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
过年有什么习俗1.忙年,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了。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
北京春节风俗特色北京春节特色风俗:糖瓜儿粘、扫房、做豆腐、蒸馒首、吃饺子守岁。1、糖瓜儿粘在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2、扫房腊月二十四的传统是扫房子,按早年间
四川过年的习俗。四川过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初一早上吃汤圆。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27、28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
山东过年有什么习俗?1,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这一天,家中还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称为“扫尘”。“扫尘”意味着把一切陈旧的“晦气”、“穷运”扫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福气进门。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2-12 23:32:35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