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2024-02-06 17:39:20 | 起点排行榜

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1、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北方人吃面食,主要是馒头,过年期间要一次性蒸出十几天吃的馒头、包子、糖角来,所以这一次的发面特别关键。这发面是个技术活儿,各家主妇们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了是要吃的。

2、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如蒸馒头是个体力活儿。蒸馒头的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会上场助阵。做好的馒头剂子要大小均匀,然后才上屉蒸。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或者塞个红枣在馒头顶上。

3、贴春联、守岁

大年三十,北方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两旁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喜庆之气。北方人有守岁的习俗,一家人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有辞旧迎新之意。

4、放鞭炮、拜年、穿新衣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

5、吃饺子

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过年吃饺子,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北方过年为什么蒸馅馒头

过年蒸馒头的传说:

到了腊月廿三,家家忙着过大年。小时候有首儿歌:廿三是小年,祭了灶年来到;廿四扫房日,干干净净迎新春;廿五糊窗户,剪花喜庆热乎乎;廿六炖大肉,香喷喷的飘万里;廿七杀公鸡,杀鸡祭天过新年;廿八把面发,一年之际在今朝;廿九蒸馒头,馒头象征好兆头;卅晚上熬一宿,新衣备好等初一;大年初一去拜年,家家户户在寒暄。

小时候,家里总是蒸一天一夜的馒头,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

提起馒头可谓历史悠久,它源于中国。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 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过年我们蒸的馒头,多姿多彩形象丰富。因馒头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有的家里还要做上一对“剩虫",意思是年年有剩粮。有的家里不仅有“剩虫",还要做上一对“圣鸡",象征着家中的孩子学习好,能够年年升级。除蒸馒头外,还“豆包”,你一听这音儿,肯定就知道这是“都饱”的意思。还有“菜包”,菜包里有豆腐粉条,意思是年年有财宝,天天都富裕,季季风调雨顺。起点排行榜

馒头是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食品,现在的馒头工艺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制作也更精美,不仅口感好还注重了健康保健作用。

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过年为什么要蒸馒头

春节俗语二十九蒸馒头。

老辈人常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蒸好,这可是家里的“脸面”。

因为,在过去来说,精心准备好的馒头要摆上供桌,等到大年初一有人拜年时,就会对着馒头“品头论足”,因此,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渐渐地,随着风俗习惯的演变,目前,蒸馒头已只是单单为了一个“蒸”字,寓意蒸蒸日上。在鞍山,蒸馒头的习俗依然在一些老年人群中沿用着,自己发面、和面,无论方式还是手法,都遵循着老传统,许多人也非常喜欢回味这种自制馒头的老味道。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

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北方的春节有哪些习俗?”相关推荐
南北方的春节习俗差异有哪些?
南北方的春节习俗差异有哪些?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南方春节的习俗:1、贴对联。南方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寓意新旧交替。2、挂灯笼。尤其在南方的农村地区,春节喜欢挂灯笼,象征红红火火。3、祭祖。在南方,很多地区的春节都要先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4、给压岁钱。古代传说有种叫“祟”的小妖怪,喜欢在除夕深夜出来摸小孩子的头,后来有一家子用红纸把铜钱包住放在枕头边,祟就被吓跑了。后

2024-02-06 16:57:45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有意义的传统大节,历史悠久,古已有之。是从上古时代,人们会在新年岁首进行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习俗1、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

2024-01-16 13:26:39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南京有过小年的风俗,好像在初二,将放一夜炮,市区也不例外。还有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千百年来,传统风俗习惯代代相传,不少习俗至今仍然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物质文明的提高,南京人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正月十六爬城头,也是有的,而今多是爬中

2024-01-17 08:24:03
四川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四川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四川春节自驾游攻略:带你畅游美食和美景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四川春节自驾游攻略,带你畅游美食和美景。四川是一个美食和美景并存的地方,春节期间来这里自驾游将让您留下美好的回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讨论四川春节自驾游攻略。一、品尝四川的美食四川被誉为中国的美食之都,拥有许多家喻户晓的美食,如火锅、串串香、麻辣烫等。春节期间,四川的美食文化更是达到巅峰。以下是一些在四川春节期间自驾游必吃的美

2024-01-17 15:41:38
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1、拜年2、贴春联3、挂年画4、贴窗花5、放爆竹6、发红包7、穿新衣8、吃饺子9、守岁10、舞狮舞龙11、挂灯笼12、磕头等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

2024-01-17 19:18:08
广西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西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西的春节习俗有哪些?1、挑新水、喝伶俐水按壮家独特的习俗,春节要挑新水、喝伶俐水。挑新水又称汲新水,挑伶俐水、挑乖水;喝伶俐水又称“喝智慧水”,流行于广西巴马、凌云等县。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要挑着水桶,拿着三柱香火,唱着歌,去河边挑水,到了河边或者取水处,先把香插好,用红纸包好的钱币作“利市”往水里投放。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

2024-01-23 23:06:56
江西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江西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江西春节的习俗有哪些1、拜年: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2、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用厚毛纸外加一层白纸包裹糕点,上贴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3、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

2024-01-26 10:32:14
东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东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东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东北春节的风俗有包饺子、吃冻货、点长寿灯、不剪头发、发红包等。1、包饺子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年三十守岁的晚上,全家人会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包饺子。2、吃冻货冻货是东北的特产,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吃完年夜饭后,把冻梨、冻柿子放在水里解冻再吃,吃了以后可以解酒、解腻。3、点长寿灯东北人大年三十一会点长寿灯,从三十到

2024-02-02 1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