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18:15:20 | 起点排行榜
过年的春节礼仪有哪些?
你知道过年的春节礼仪有哪些吗?很多人只知道过年的习俗,如拜年、吃年例等,却不了解过年有什么礼仪需要我们遵守。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过年的春节礼仪有哪些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红包礼仪起点排行榜
过年的红包礼仪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但要注意接红包和拆红包的技巧。接红包时,孩子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说声谢谢。如果孩子太小还不会做,父母可以扶着孩子双手接过,然后一起说“谢谢”。拆红包时,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开,最好是把红包放到父母或孩子的袋子里面。
二、说话礼仪
说话礼仪在春节期间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称呼和祝福语方面。孩子要称呼常见的亲人,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在给客人拜年时,可以提前教导孩子如何称呼即将见面的客人。祝福语也不可少,如“恭喜发财”、“新年快乐”、“岁岁平安”等。
三、餐桌礼仪
春节期间难免有宴请客人的场合,餐桌礼仪要注意。好吃的东西不要独享,应该留一些给别人吃。用餐时要注意卫生,不要挑来拣去,更不要翻来覆去夹菜。吃东西时,如果有汤汁,要小心夹取,避免溅脏衣服。饭后要向主人说“请大家慢用”。
四、待客礼仪
春节期间,家里会有很多客人,孩子要有待客礼仪。对待客人要亲切,可以主动打招呼,大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在大人谈话时,孩子应该保持安静,不要插嘴。
五、做客礼仪
去别人家做客,孩子要注意一些细节。主动问候并说谢谢,如果主人给孩子东西,要说“谢谢”。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同意。玩过之后,要把东西放好。
六、交际礼仪
春节期间,孩子可能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要讲究交际礼仪。主动分享玩具,和睦相处,不要闹不愉快。
七、电话礼仪
春节期间,可能会接到远方亲友的电话,孩子要掌握电话礼仪。接电话时有问有答,不要大声嚷嚷。打电话时注意时间,不要影响别人休息。
以上是过年的春节礼仪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没有!请题主看了下文就清楚了。
德庆元宵灯节
元宵之夜,家家产户耍花灯庆贺佳节,故元宵节又称灯节;旧时,元宵节是个十分热闹的节日,庆贺元宵因此又叫做“闹元宵”。光绪《德庆州志》这样记载:“上元夜,坊社各燃鳌:山企角人物花草诸灯,幼童柑戏剧为乐,以花筒烟火角胜,箫鼓喧嗔,游人歌唱,童子击小鼓。”
德庆民间过灯节有“请灯”、”上灯”和“落灯”的习俗、。旧时邑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严重,崇尚求子。希望生子者干元宵节前(多在正月十
二)到家祠或坊社向祖先和福神敬献纸灯,称为“请灯”,“灯”与“丁”谐音,意即请求添丁;这种灯八角形状,剪纸纤巧,剔镂玲珑,内燃蜡烛,下垂”灯
春”,因为献灯必须同时献上茶果,故称为“茶灯”。将敬献茶灯悬挂在柯堂里或社坛的大树上。所以每年灯节,德庆各姓祠堂或坊社的大树上都挂满丁纸灯。清末
本邑举人梁修的风俗诗《荡花灯》写元宵上灯的情景:“元宵四五六,人声喧宝亭。衣吞杂老少,祠堂门不扃。……”
民间习惯生男说”添丁,生女说“添口”,清灯后家中添』的,就要不惜耗资酬谢祖先和福神,并宴请亲朋戚友,庆贺添』之喜。到明年灯节以新灯送回原
处,称为“上灯”。元宵节次日(正月十六)还要到家祠和社坛举行“落灯”仪式。落幻时年亲戚以及邻舍都来祝贺,并观看后生仔枪“灯春”,据说谁抢到
灯
春”谁就会行好运。主人家则向围观的小童分派茶果。
●舞狮
舞狮在肇庆城乡有着悠久的传统,春节舞狮采青拜年,是肇庆城乡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地的农村、企业都有不少的舞狮团。每逢节日和喜庆,这些舞狮团都会以舞狮助兴,进行惊险刺激的表演。
肇庆电力醒狮团是一支钦誉海内外的狮团,曾多次出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1998年,这个狮团的少年狮队在全国南北狮王争霸中夺得亚军。这个狮团独创的“九天揽月”、“踩沙煲上桩”等套路堪称惊险与艺术的交融,令万千观众倾倒。
●舞龙
肇庆市德庆县是传说中龙母的故乡,德庆、封开一带素有舞龙的习俗,有火龙、彩龙、旱龙三种。每逢节庆,当地的人们都会舞动巨龙欢庆。德庆电力集团舞龙队是一支颇有名气的舞龙队,曾多次代表广东参加全国舞龙大赛,并获得过季军。
●水上醒狮
水上醒狮表演设在七星岩桂花轩前的主游道旁湖面上。在跨度近30米的粼粼碧波上面,竖立着70多根柱桩,高桩离水面2.4米,低桩距水面0.6米。柱桩尽头处,立着一个面积为25平方米的表演平台。两头醒狮踩桩舞动,跃向湖面,并在水上表演各式惊险、精彩的传统南狮套路。
由市旅游委精心设计,肇庆旅游醒狮团演出的水上醒狮表演,以别出心裁的形式发掘并丰富了南国醒狮表演的传统艺术,扩展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 九龙湖客家风情
在肇庆鼎湖区九龙湖山下,是一万多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淳厚的山民、典雅的民居、古朴的婚俗、好客的主人、淳朴浓郁的客家风情,还有独特的、被国内外建筑学家列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的客家围屋,构成了九龙湖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那原始的古法造纸、精炼桂树油等,正是当地客家人与自然相融、保护自然生态、服务人类自身的典型表现。在凤凰台上,地地道道的客家小伙子和姑娘们表演的客家风情,让您赏心悦目,还有甜美的山歌对唱、优雅的山村舞蹈、独特古朴的婚礼……。
●肇庆婚俗
肇庆人结婚有许多奇特而有趣之处。结婚前一天,新人各自在家准备,互不见面。男家在良辰燃放鞭炮,接着请好命公﹑好命婆(一般是有儿子的中年夫妇)开床设账。是夜,新郎不得睡在新床上。次日清晨,新郎由好命公﹑好命婆为之梳头。女家,不管嫁妆多少,父母都要为女儿准备一对小火笼,内装木炭,上盖大红纸,以预祝女儿婿结婚后生活红火。结婚前一天晚上,新娘彻夜不眠。次日凌晨,新娘由伴娘陪伴,梳妆打扮。吉日早上,迎亲的花车来到女家,伴郎即大声嚷着要见新娘,但新娘却由伴娘陪伴着,躲在闺房之中,迟迟不出,这叫依依不舍,如新娘之兄长未婚,要避开,绝对不能看着小妹出门。同时,新娘的母亲要将一条男裤放在闺房的门上,八字儿摆开,以让女儿从裤档下跨出闺房。接着,一对新人开始向女家的长辈端茶拜别。拜别后,母亲将一篮象征如意吉祥的十宝--红包﹑红糖﹑红枣﹑桂圆﹑酒饼﹑米花﹑莲子﹑百合﹑花生﹑桂面--交新娘。这时,新郎领着新娘跨出大门门槛,新娘的兄长未婚,则由新娘的父亲为新郎打红伞遮阳。花车回到男家时,男家派一个已生养有儿子的妇女在鞭炮齐鸣声中接过红伞,打开遮住新郎,向新房走去。是时,新郎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均不可看着新郎﹑新娘走下花车,直至走进新房,这叫回避,以免见外。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走近新房后,与新郎并排坐在床沿上,叫坐床。继而他们登厅拜堂,先拜祖先,后拜父母。
●疍家婚俗
肇庆沿西江之水上人家,称疍家,其嫁家伙娶颇奇趣:男子未聘,则置盘草于艇梢:女子未受聘,则置盘花于艇梢,以致媒妁。结婚前3天,男女互不见面。至吉日良辰,特设酒艇,张灯结彩,旗灯照耀,好不热闹。吉时,鞭炮齐鸣,于是一好命公便伴着新郎哥,驾起一叶花舟,驾向新娘子的红船。新娘子被接回后,旋即登船见过家公家婆,与新郎哥一同拜祭祖先。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方舟赴宴。宴席上,无论菜多小,"香芋扣肉"一菜绝不可少,且特别大碗,同时要由主家女尊长亲手泡制。饮宴沸沸扬扬,一直闹至深夜才散去。小家疍户还有养童养媳之风习,长大后而结婚者谓之转髻。现今绝大部份水上人家已迁居岸上,虽然其生活习惯已与岸上人家同化了,但其婚俗仍留有一些古痕迹。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