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07:14:58 | 起点排行榜
这是一位江西的年轻朋友自己总结的江西过年新习俗,转发给你,供参考——1. 大年三十打扫卫生,此事为过年之必做之事,须把所有家具及锅盆瓢盆等一一洗净,把家里的墙壁上的蜘蛛网,灶前的污垢等祛除。寓意是把家 里年前的烦恼事,倒霉事一扫而尽。
2. 洗澡.就算你这一年没有洗一次澡,在大年三十里一定要洗这一次 寓意当然是把一年的倒霉事一洗而尽。
3. 吃年夜饭,当然最好是全家在一起吃。最重要的是要叫上老人,就算他不 跟你们一起吃。程序上还是要走一下的。(我就听说赣州有一对老夫妇,漆下有7个儿子,在大年三十等到晚上9点,竟没有一个儿子叫 吃年夜饭(俺对事不对地方哦)寓意不用说了。
4. 吃年夜饭时,凌晨00.00,和年初一早上吃早饭时放鞭炮,寓意喜庆吉祥,迎接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
5. 小时候吃早饭的时候有吃大菜,寓意是吃了大发财。 现在好像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兴这些了 。
6. 年初一的时候家里不能扫地,不能洗澡等,寓意是会把一些吉祥和开年的好兆头,好气象扫去。
7. 拜年,当然是晚辈向长辈拜年,小时候有一句歌谣“拜年拜到灶前,不要你的黄元(一种食物),要你的赏钱”(俺家自创滴)你如果赚了钱在拜年的时候要长辈的父母给一些钱,你如果没有结婚人家向你拜年可以不给。具体拜年时间新余,南安这边是初一拜,河洞(好像还有一些地方),梅山,新华这边是初二拜,(要不年初一俺也去了丫山,唉...............)
8. 年初二和年初三,也有年初四的,那就是三姑六姨请吃饭啦,有时候姑啊,姨啊,或叔的儿子或女儿在去年结婚,要请新客吃饭。此是祖上规矩。
9. 吃完元宵才真正过完年。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补充: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新余昌坊灯会灯会开放时间为2017年1月24日至2017年2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正月二十四日)每天18时至22时30分,历时27天。在新余市仙女湖区昌坊度假村举办,以"繁荣昌盛,福满昌坊"为主题,将孝文化、福文化、民俗文化、娱乐文化充分融入活动之中。
早在汉代时期,宫中已有正月十五“垒灯为山”的习俗;隋唐时期,元宵放灯已经成了民间一盛事,诗有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种类繁多的灯会活动令人眼花缭乱,点灯仪式、赏灯游艺、走街表演不一而足。经典的花灯匠心独运光影魅力,可以在此观赏五福添财、舞龙舞狮、皇帝观灯仪仗、戏曲演唱、魔术、杂技、吆喝叫卖等。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1-10 19:52:13
2024-01-09 02:52:53
2024-01-08 10:19:16
2024-01-07 10: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