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7 18:56:21 | 起点排行榜
古时候,正月初一人们都是在门窗上画鸡或者贴上剪成鸡图样的剪纸,用来驱鬼化邪。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将大年初一定为“鸡日”,但春节在门窗上画鸡这一习俗,却是到晋代才有的。
晋朝的文学作品《玄中记》中有提到,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树上有只天鸡。凡间的鸡都是追随这只天鸡的叫声而啼叫的,因为太阳升起来最先照到的就是这个桃树,阳光照到桃树天鸡就开始啼叫。
春节时画的或者剪的鸡,都是象征着天鸡,可以在新的一年带给家里吉祥如意的好运气。《艺文类聚·鸟部中》也有提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鸡啼代表着光明的到来,而妖魔鬼怪惧怕的就是光明,所以鸡才能压制邪气,
而在更远古的神话故事里,还有鸡是重明鸟下凡这一说法。在尧帝时代,重明鸟就被刻成雕像放置在家里,用来镇宅驱退妖魔鬼怪一说。后来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或者贴鸡画的风俗也可能来源于此,甚至后世的剪纸艺术的源头也是在这里。
另外,在古代鸡也特别受重视,因为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被称为“五德之禽”。
但在秦汉时期,贴在门上用来辟邪的是老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说:“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但是到了晋代,人们便把老虎换成了鸡,这其中或许跟人们的信仰发生变化了有关系。但不管怎么变化,反映的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渴望平安顺遂,风调雨顺的愿望罢了。
工具/原料
A4纸起点排行榜
彩色笔
方法/步骤
1
首先我们在纸的左上角,先画一个【灯笼】然后涂上红色和黄色。
2
接着我们在中间画一个小朋友,穿着红色的衣服和鞋子,在小朋友的手上画上一个【灯笼鞭炮】。
3
然后在小朋友的后边画上房子。
4
最后就是画上鞭炮的烟和边框,这样春节的画就完成了。
知识拓展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习俗的画通常叫做年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
年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年画。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年画是国人春节期间用来装饰生活环境的一种装饰画。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早期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主题有着密切联系。传统的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随着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之类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年画逐渐发展为年节装饰艺术,主要在新年时张贴,用于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历史背景: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
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从广义上说,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类。年画习俗反映了古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社会性的人格神的崇拜与信仰。
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后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年画在此时完成了向祝福年话演进过程。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当时年画的张贴已普及于城镇居民之中,从中也可看出年画已相当盛行。
2024-01-10 19:52:13
2024-01-09 02:52:53
2024-01-08 10:19:16
2024-01-07 10:59:39
2024-01-27 19:03:52
2024-01-27 18: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