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 04:57:20 | 起点排行榜
江西上饶过年风俗是:
信州区:
农历十二月
最后一天为除夕民间称之为过年,过年这一天傍晚,家家户户设供桌,置三牲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敬神祭祖,俗叫请年。
然后,摆设筵席,合家团聚,俗叫吃年饭,饭后,各人将饭碗盛满饭,俗叫存仓。当晚,所有房间灯烛通明,大人小孩玩到深夜,俗叫守岁,守岁时,晚辈给长辈呵头辞岁,长辈给小孩
压岁钱
。是日,外出的人尽量赶回家过年。
广信区: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黎明即起,开门放鞭炮。全家大小步出大门朝拜四方天地神,口念一年四季,方方大利,谓之出行。初一日,习惯吃素一天,有警戒晚辈少贪口欲,克勤克俭之意。
新年新岁,人人都说吉利话,亲友相遇,互相祝福,互道恭喜发财。大姓宗族要上祠堂,先祭祖后分饼,按男丁每
丁一
双,称丁饼;有功名的按等第增发一双,称功名饼。
广丰区:
旧时习俗,无论城镇乡村,人们黎明即起,开口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越响越好,兆一年之吉祥。接着,全家大小老少走出大门,焚香鸣爆,朝四方拜揖,祈祷神明,保佑合家清吉、四方大利,是谓出行。
出行回厅,家下晚辈分向长辈拜揖,称拜年;长辈用大红纸包好钱币分给晚辈,叫压岁新年新岁,大家都说吉利话。亲友相见,相互作辑,互道恭喜发财。
江西上饶小年这个词源于上饶地区乡村社会的特殊习俗。这个习俗将农历的腊月初八定为小年,此刻是中间一年工作完毕的牛肉节,也被称作“寡妇节”。在这一天,农家乡亲们要杀头牛,将猪肉、羊肉、鸡肉、鱼肉腌制成各种腊味,准备迎接新年。
江西上饶小年在现代已经逐渐淡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小年活动已经不再是如此重要的节日。然而,上饶人们对小年仍然怀有深厚的感情,每每谈起小年,总会想起自己的故乡和那些美好的回忆。
江西上饶小年是一种充满感情和文化气息的节日。尽管它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要,但是它仍然是乡村人民反映丰收习俗和乡土文化的最好载体。通过庆祝小年,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和文化中的真正魅力。
1、婺源傩舞
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
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
2、板龙灯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
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3、赛龙舟
每年的端午前后,上饶市的信州区和滨湖地区的波阳、余干等县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龙舟赛。在信江流域,在鄱阳湖上,彩旗招展,鼓声阵阵,各式龙船争先恐后,吸引了两岸大批民众加油喝彩,一时道路为之堵塞。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