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18:02:52 | 起点排行榜
PKM轻机枪是由前苏联在1961年开发的一款机枪,主要作为步兵部队的火力支援武器。它采用了7.62毫米口径的弹药,具有高射速、可靠性强、易于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军队中。
PKM轻机枪的特点在于其设计简单、结构紧凑,重量也相对较轻,使得它可以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进行作战。同时,PKM轻机枪还采用了长弹带供弹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更换弹药,提高了连续射击的能力。
在百度百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PKM轻机枪的详细规格和性能参数,以及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军队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百度百科了解到PKM轻机枪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深入了解这款武器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PKM轻机枪是一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实战价值的武器,它的出现和应用对于改变现代战争的格局和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百度百科,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款武器,并对其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不够著名的PKM机枪
许多人都知道米哈伊尔·卡拉什尼柯夫设计了大名鼎鼎的AK步枪,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他还设计了PKM机枪,这并不是因为PKM不优秀,相反,作为“热度”不高的机枪,PKM只是没有AK那么知名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讲,诞生更晚、具有“后发优势”的PKM机枪,要比AK步枪更优秀。作为一款通用机枪,PKM机枪和AK步枪职责不同,本不存在什么竞争关系,而是“通力合作”、“缺一不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体系。可惜的是,军队需要多种枪械,而媒体却只需要一个明星。
在卡拉什尼科夫参与的活动中,人们总喜欢给卡拉什尼科夫配上AK步枪,而同样优秀的PKM机枪却默默无闻
1959年,苏军已经用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的AKM步枪和RPK机枪取代了此前装备的三款枪械(AK47、SKS半自动步枪和RPD轻机枪)。
AKM步枪和RPK机枪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班用枪械已经完全实现枪族化。1961年,苏军再接再厉,装备了同样由卡拉什尼柯夫设计的PK机枪,替代了此前装备的郭留诺夫机枪(SG43)和一部分尚在“顽强”服役的DP轻机枪。
不同于此前装备的轻机枪或者重机枪,PK机枪是一款轻重两用机枪,或者说通用机枪,它有轻机枪、重机枪两个状态,轻机枪状态时使用两脚架进行射击,安装在三脚架时就“变身”为重机枪。如此一来,苏军就不必像此前装备DP27/28和SG43一样,装备两款不一样的机枪,装备、训练都得到了大幅度简化。
PK机枪发射7.62×54mmR毫米枪弹,和发射7.62×39毫米M43枪弹的AKM步枪和RPK轻机枪形成高低搭配。PK机枪采用了和AK相同的回转闭锁、长活塞导气式自动方式,供弹机构采用单程输弹+二次进弹的组合,弹链为不可散闭式弹链。PK机枪长度在1.2米左右,重量为9千克,三脚架由埃格尼·斯迈捷洛柯夫设计,重量为7.7千克。
从外表看,PKM机匣右侧有一个明显的凸起,这个凸起内就藏着输弹臂,不过输弹臂藏得很好,作为枪族化影响的产物,PK机枪推出了一系列的延伸枪。
有了很多“延伸名”,在轻机枪状态下,它叫做PK轻机枪,在重机枪状态下,则被称为PKS重机枪,它的坦克机枪被称为PKT,车载机枪则被称为PKB。1969年,卡拉什尼柯夫对PK机枪进行了改进,推出了PKM机枪。
PKM的弹链。苏联的7.62×54mmR枪弹是一种相当老旧的枪弹,枪弹尾端有硕大的底缘;相比于PK机枪,PKM机枪换用了质量更轻的枪管,重量下降到了7.5千克,同时将PK机枪的传统三脚架换为了由利昂尼特·斯特柏洛夫设计的弹性枪架,枪架质量下降到了4.5千克。
最为有趣的是,苏联又给PKM机枪“起了”一套名字,PK变为了PKM,PKS变身为PKMS,PKT变为了PKMT,PKB也变为了PKMB,让人眼花缭乱。所幸,PK机枪并不常见,我们常见的往往都是PKM机枪。
打开机匣盖的PKM机枪,注意枪机框上的取弹钩已经勾住了一发枪弹的底缘;1980年,我国对PKM机枪进行了仿制,仿制产品就是我们的80式通用机枪,也是笔者实际接触的枪械。一般而言,我国枪械命名为“XX式”的,都会进行进入军队服役,而不按照此规则命名的枪械,往往并不会自用。
比如我们仿制自苏联SVD狙击步枪的79/85式狙击步枪就进入了部队服役,而仿制M16步枪的CQ步枪就基本全部用于出口。
而80式机枪虽然有“80式”的“名号”,其“上镜率”却很低,远没有85式狙击步枪那么为人所知。一方面,当时我国没有制式的狙击步枪,85式解决了有无问题,自然装备的多一些。而80式诞生时,我国已经有定位相同的67式机枪。因此,80式虽好,却没有能够广泛装备,这也不奇怪了。
国产新型7.62毫米通用机枪已研制成功
建设集团透露,已完成国产7.62毫米通用机枪便携装备招标,标志着新一代国产7.62毫米通用机枪已经或即将研制成功。该炮列装后,中国陆军连排级步兵部队将拥有更齐全的火力和更强的作战能力。7.62毫米通用机枪是外军连(排)级步兵分队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一般部署在连(排)级,需要时也可下发给步兵班。新世纪之前,中国军队装备了大量67-2 7.62毫米通用机枪。这也是中国第一支自行研制的通用机枪。很多人认为其性能低于俄罗斯的PKM通用机枪(PKM通用机枪是中国仿制的,即80式通用机枪)。比如在重量方面,67-2通用机枪的总重量接近16公斤,而PKM不到13公斤。在长度方面,67-2通用机枪为1.3米,而PKM只有1.1米多一点。此外,在射击精度和可靠性方面,PKM也具有整体优势。
根据实战经验,陆军对7.62毫米通用机枪也有所保留,更倾向于12.7毫米机枪。 12.7毫米高射机枪对着7.62毫米通用机枪平射,后者对前者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12.7毫米机枪还可以发射穿甲弹,对轻型装甲车、固体火力点等目标进行打击。此外,12.7毫米高射机枪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军步兵营及以下的主要防空武器。
1990年代,在轻武器口径较小的影响下,国产新一代通用机枪也选择了5.8mm口径,即88式通用机枪。配备5.8毫米机枪子弹,也有资料表明88式通用机枪在1000米射程上并不逊色于67-2式通用机枪。然而,5.8毫米机枪子弹仅重13克,国产53式7.62毫米子弹重23克,北约751子弹重约25克。 88式小口径通用机枪初速接近900m/s,7.62mm通用机枪初速普遍小于840m/s,但质量相差太大. 88式通用机枪的末端动能是7.62毫米通用机枪无法比拟的。
这样一来,中国陆军连级以下部队的主要支援武器就只有连火力排重机枪班的两挺12.7毫米重机枪了。相比之下,外国陆军连级单位至少拥有6挺7.62毫米通用机枪。前面说了12.7mm重机枪可以完全压制7.62mm通用机枪,但是12.7mm重机枪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在复杂地形和城市作战中受到很大限制。从外军的实战经验来看,通用机枪需要伴随步兵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因此重量和长度是两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美军士兵认为M240通用机枪太重太长。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射击位置,也不利于进屋战斗。为此开发了M240L,它使用昂贵的钛合金来减轻重量,同时为了便携性和机动性也缩短了枪管长度。很多人认为12.7mm大口径机枪适合封锁大面积区域,7.62mm通用机枪还是需要配合攻击单位。因此,在67-2通用机枪退役20年后,有关单位决定重新研制新一代国产7.62毫米通用机枪。
从目前来看,相关单位还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发展路线。 8.6mm机枪子弹的重量是7.62mm机枪子弹射速的两倍。所以在同等弹药量下,8.6mm通用机枪的重量要比7.62mm通用机枪高很多。
对于新一代国产通用机枪,外界猜测应该是枪管更短的通用机枪,环境适应性更好,体积缩小带来的机动性优势明显。例如,城市作战可以让射手进入更多的区域。此外,更小的体积和重量也能让机枪的使用更加灵活,让射手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持枪或从腰间射击。当时,一些美国士兵不愿意用M240代替M60。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后者可以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射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压制对手。 M240重心前倾,手持拍摄难度大,所以M240L在这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
新一代国产通用机枪也应该在模块化和扩展性方面进行升级。新世纪轻武器的模块化和扩充化是趋势,机枪也不例外。 M240等新一代通用机枪配备了战术导轨,可以方便地安装瞄准镜、枪灯和激光指示器。新一代国产通用机枪研制成功后,如何配置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外界推测有两种配置方式。一是在连火力排下增加一个通用机枪班。按照三人通用机枪的计算,这个班可以装备3挺通用机枪。另一个是在排下增加一个火力班。装备2挺通用机枪,其余也可装备其余武器。总体来看,新一代7.62通用机枪列装后,陆军连级以下单位将形成12.7、7.62和5.8毫米口径武器系统,火力体系更加完备,打击能力更强,射程更广覆盖范围,可有效提高陆军连级以下单位的作战能力。
2023-08-15 14:09:46
2023-11-12 11:07:22
2023-11-16 16:24:38
2023-11-04 14:12:32
2023-08-06 10:13:33
2023-07-30 19: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