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05:21:33 | 起点排行榜
一般来说18-55mm都可以,推荐使用50mm标准定焦镜头,主要原因是这些镜头的画面感和视角范围,与我们人眼的视觉习惯更接近,效果更接近。
原因:客观的选择是拍摄出更接近于我们肉眼看到的,标准镜头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主观的选择是用于跟我们肉眼视角来比,选择用更宽或者更长的镜头来拍摄,如果镜头是用来表达角色在情境中的经历,观众会把这种视觉设计理解为角色能感受到的情绪。
标准镜头所能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这就使得标准镜头在抓拍、普通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摄影活动中表现出色。而且标准镜头在成像质量上相较于其他镜头更具优势,在被摄对象细节的表现上也十分有效。
扩展资料
定焦镜头选择
⒈实惠的价格:一般来说,定焦镜头要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低廉,相对变焦镜头,一只PrimeLen采用更少的镜片组以及更简单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最出色的定焦镜头只有变焦镜头的一半价格,尤其是50mm焦段,几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镜头焦段。
⒉较小的畸变:畸变是变焦镜头最大的软肋,几乎所有涉及广角的变焦镜头都存在明显的畸变问题,而定焦镜头因为只需对一个焦段的成像进行纠正与优化,所以往往很少会出现畸变现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轴相机在广角畸变上比单反相机有天生优势,例如15mm/f4.5等超广角镜头甚至完全不存在畸变。
⒊更锐利的成像:简单的镜片结构自然会带来更锐利的图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镜片的定焦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极为锐利的焦内成像。
⒋柔美的焦外(Bokeh):在相同价格下,定焦镜头可以比变焦镜头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极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着更柔和的焦外虚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更多,接近圆形的光圈会提供最漂亮的Bokeh。
⒌暗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如果你从来没有用过F1.4镜头,你会错过很多在暗光环境下绝佳的拍摄机会——室内音乐会、光线幽暗浪漫的咖啡馆、入夜的街头...不过,不推荐追求F1.2以下的光圈,这种极端大光圈镜头除了价格昂贵,满足你的虚荣心外,对你的作品没有任何裨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镜头
、
百度百科▬定焦镜头
感谢邀请。 旅游 带的佳能镜头就比较多了,如果你只想带一只镜头的话,而且还要给老婆拍照,那我给你推荐佳能两款镜头,考虑到携带方便,体积小,首先给你推荐全画幅佳能人像定焦镜头35-1.4,这只镜头是拍摄环境人像的利器,特别是在 旅游 中,得考虑环境和周围值得留念的山峰,古建筑及其它有纪念意义的地标性物体等,因为35定是只广角镜头,几乎能把环境交代清楚,同时克服了16-35/2.8镜头拍摄时所产生的畸变。35-1.4定焦镜头在佳能红圈镜头群里,是只上乘镜头,画质很漂亮,拍摄环境人像具有很大优势性,带着它出去旅行,给老婆拍照,非常值得,而且重量轻,不增加旅行负担。
当然,旅行中很多时候,都要拍摄风景及人文等照片,那么,佳能镜头里有一只变焦镜头值得给你推荐,那就是大三元之一中的万能镜头:24-70/2.8。这只镜头广泛运用,购入者很多,受到大家欢迎,主要是什么都能拍,带着它旅行,体积也不大,携带十分方便。如果给你老婆拍照,70和35端都有了,特别是拍摄环境人像,也一样兼顾有纪念意义的环境等,另外用它来拍摄风景,合影,纪实,街拍,人文,食物等都是可以的,而且这个镜头色彩鲜艳油润,画质十分优秀,毕竟一万多的价格,决定了它的质量和成像水平,现值得推荐给你,最后祝你们旅途愉快。
带老婆旅行,主要拍摄的题材为风景和人像,还可能还会拍一些当地的食品、建筑和街头。
风景拍摄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
通常,广角镜头的视角比较大,因此广角镜头拍摄出来的风光照片更能体现出场面的大气和空间感,例如广阔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辽阔的天空等。尤其 旅游 的时候,
广角镜头在街拍、建筑外部和建筑内部也更得心应手
。
拍摄风景常用11-18mm,16-35mm、17-40mm、24-70mm、24-105mm等等广角变焦镜头或广角定焦镜头。
长焦镜头也是风光摄影经常使用的镜头。当我们想拍距离比较远的景物时,长焦镜头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点。通常为了突出主体,我们希望照片能虚化背景,那么长焦镜头就很容易实现这个目的,用虚化的效果反而会使拍出来的照片多了一份美感。通常使用70-200mm,100-300mm等中长焦变焦镜头或长焦定焦镜头。
人像摄影能使用的镜头比较多。出去 旅游 一般都是拍 旅游 人像为主,广角镜头到中焦镜头会更适合。太广的镜头容易造成畸变和夸张的效果,而太长的焦距有很难拍摄全身甚至半身的照片。85mm左右焦距的镜头是拍人像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综合 旅游 拍摄的主要题材,选择广角到中焦的镜头会比较合适。通过以上分析,建议携带的镜头应该是24-70mm或24-105mm等大约这个焦段镜头(APSC镜头有16-50mm,16-70mm,18-105mm等等)。
有些人会推荐大变焦的镜头,例如18-200mm,24-200mm, 24-240mm等,以达到“一镜走天下”的目的,笔者不太推荐这类镜头,因为这类变焦比超过5倍镜头的画质通常都很差。
如果只带一个镜头,我推荐70-200(F2.8),因为它一定能带给你惊喜。
当然,我自已外拍一般至少带两颗镜头,长焦70-200(F2.8)、广角16-35(F2.8),特别是出远门时,不敢太偷懒。只有在家门口,练习街拍时,爱带一颗50定焦(F1.2),主要是水平不高,没有大师们的自信。[偷笑]
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因为财力有限,入手的第一颗专业镜头就是70-200(F2.8),这颗镜头陪我去过很多地方,甚至某种意义上,是它真正打开了我的摄影眼,让我直观感受到摄影与拍照有什么不同。
它会把你平常所不能看到的,拉进你的世界。更何况现在还有手机,可做为辅助摄影工具,弥补近景拍摄的需求。
特别强调几句,首先,我不主张一镜走天下,特别是用单反。单反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更换镜头,如果你非要讲轻便,不如用手机或卡片机,不是更轻便吗?
其次,对24-70这样焦段的镜头,我个人感觉太难。用这类镜头要么是大师,要么就是菜鸟。原因就是太大众太普通,出片太难,一不小心就会拍成到此一游的游客照。当然,如果你就喜欢拍游客照,我也无话可说。还是那句话:拍到此一游用手机拍就好,何必非要带个笨重的单反。
既然你选择了又贵又重的单反,就是有想把照片拍的与众不同的摄影追求,那么从70-200开始,对新手来说,更为友好。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你的水平己经很高,(抱歉,私下估计就不会问这类问题了[偷笑]),拍人像,定焦镜头肯定是大师级的首选。别问我为什么,被我的老师看到这个贴子,我又要被骂了[呲牙][捂脸]。只偷偷地说一句,走路得来的东西,比站在原地变焦来的踏实。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很多单反用户不喜欢老是换镜头,总想有一镜走天下,佳能镜头群太强大了,个人推荐24-70 2.8 ,这个镜头足够你使用了,人景皆可。有些用户就会质疑不能拍太远了景色,说实话一般带着老婆旅行,有多少是需要拍远景的?有的人会说光圈不够大,难道旅行没有大的光圈就真的不能拍出美丽的照片了?我看未必。24-70是我推荐的第一选择。第二选择我会推荐70-200 2.8二代。这款镜头作为挂机镜头拍出的片子也非常好,也可以做到风景人物兼得。这款镜头其实比较偏向拍人,作为旅行镜头非常的棒。拍出的照片人景合一非常漂亮。肯定会有人质疑,这款镜头拍不出广角的那种旅行照不够完美。但我能说的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东西呢?旅行我就推荐这两款,对于定焦大光圈的我就不推荐了。像我一般出去旅行以前都是带一个索尼黑卡数码相机,再带一个70-200 2.8。我觉得非常的完美了。现在出去只带黑卡,单反都不带了。因为我常常是一个人。像你说的那样,你要不选择24-70。或者就是70-200,外加一个卡片机,足够出很多漂亮的旅行照。
谢谢小秘书的邀请起点排行榜
我自己比较喜欢生态、和风光的拍摄,与老婆同行就要兼顾人像拍摄,因此一般都是两只镜头两个机身。全幅机(5D4)挂16-35镜头,半幅机(7D2)挂70-200或100-400镜头以及三脚架,基本上是全副武装(笑,有些沉重啊)。
如题所问,与老婆同行出游图方便只想带一只镜头的话,如果用的是佳能单反或无反相机,建议首选佳能EF或RF的24-105/f4L或70-200/f2.8L这两只镜头中的任意一只。这两支镜头基本都能满足和兼顾风光、人像的拍摄。
我强烈推荐佳能“胖白”就是红圈70-300mm镜头:Canon EF 70-300mm f/4-5.6L IS USM。佳能EF 70-300mm f/4-5.6L IS USM作为一款可覆盖70mm至300mm焦段的L级远摄变焦镜头,非常适合风光、街拍、运动、动物、人像等题材的拍摄,而且红圈镜头的素质可以确保你的旅行照片绝对是高质量的,其最近对焦距离仅为约1.2米,不仅能更大胆地接近被摄体拍摄,也可适用于人像摄影等。
这款镜头使用了包括2片UD镜片、环形USM对焦马达、IS图像稳定器、防污氟镀膜等在内的先进工艺,镜头做工精致、成像好,完全能满足有较高画质要求的用户需求。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目前这支镜头的售价不到8000元,在红圈长焦头里算性价比非常不错的。
我只带了一个50 1.4 或35 2.0定焦镜头。拍老婆人像特写为主,兼顾小景的话,50 1.4更好。拍环境人像和人文纪实为主,兼顾风光摄影,35 2.0不错。
24-105
废话不多说,带个24-70f2.8就够用了。24-70是标准变焦镜头,24端是广角端70是中焦切接近标准镜头焦段。拍人像没有畸变,24拍景稍微有点畸变但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1、尼康D5600是半幅机,半幅机的弱点是高感相对差一点,如果使用JPG格式,D5600搭载的是尼康EXPEED 4 影像处理器,高感的抑噪处理技术有所提高,感光度ISO6400的画质噪点控制尚能接受,但细节还原效果不太理想;如果使用RAW格式,半幅就是半幅,可用ISO最多1600,弱光手持拍摄基本不可能;
2、室内演唱会光线较弱,楼主例举的18-200或者18-140在焦段上都没有问题,但光圈是在太小,长焦端的光圈只有F6.3。在光线不理想、高感不强悍、光圈不够大的情况下,想要手持拍摄效果较为理想的片子。几乎是很难的,如果想要出作品,基本不可能;
3、楼主没有说预算,推荐有点难。但原则就是,在保证所需焦段的基础上,手持拍摄演唱会的镜头光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4、不知楼主有没有以后升级全幅的打算。如果有升全幅的打算,推荐尼康70-200F2.8(E款镜头或G款镜头都可以),如果对预算敏感,则可以考虑腾龙70-200F2.8G2镜头;如果没有升全幅的打算,推荐适马50-100F1.8art镜头。如果追求轻便,演唱会座位靠前,尼康的85F1.8定焦也是理想的镜头。
2023-08-15 14:09:46
2023-11-12 11:07:22
2023-11-16 16:24:38
2023-11-04 14:12:32
2023-08-06 10:13:33
2023-07-30 19: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