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6:04:31 | 起点排行榜
庐山的特产有许多,比如:庐山云雾茶、庐山石鸡、庐山石鱼、庐山石耳、九江桂花酥糖、星子金星砚等等,每一种特产都有其独特之处,其中庐山石鸡、庐山石鱼、庐山石耳这三个特产被被称为庐山三石。
庐山在哪里
庐山又叫做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庐山是我国的5A级风景区,以雄、奇、险、秀著称,其地貌景观较为特殊,是一种多成因复合型地貌。
庐山于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中有以三叠泉瀑布较为出名,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1、庐山“三石”
庐山“三石”,即石鸡、石鱼、石耳。属于庐山的特产,前2种是动物,石耳是石头上的木耳。
石鸡,学名棘胸蛙,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耳,石鱼)之一。其肉质可与仔鸡媲美,它生活在山涧溪流石洞内,故称石鸡。石鸡形体与青蛙相似。雄体胸部有许多大黑刺,(雌体没有),背部有园疣,疣上有刺,动物分类属两栖纲蛙科。
石鱼,学名栉鰕虎鱼属鲈形目,鰕虎鱼科,鰕虎鱼亚科,栉鰕虎鱼属。体细长,前部浑圆,后部侧扁,头平扁。吻长,口阔而大,唇厚,上下颌具数排绒毛状细齿。
石耳属第一门石耳科真菌植物,呈叶状,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通常背面灰色或绿色,腹面黑褐色或黄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生长在山崖石璧上。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供食用.有药用价值,具有养阴止血作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稀有的名贵山珍。
2、庐山竹丝画帘
庐山竹丝画帘,薄如细布,光滑柔软,可卷可挂,秀雅宜人。作为厅堂书宝陈设,使之室内生辉;作为房门挂帘,可透清新空气;作为艺术品收藏,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国画的风格。
庐山工艺美术厂生产的竹丝画帘、竹丝屏风、竹丝绣帘工艺精湛,深受国内外游客所赏识,被称为“中国庐山艺术珍品”。
3、星子金星砚
星子金星砚又称金星宋砚。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历史名砚。金星石主产地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下有宋村,自古以采石制砚为业。
金星砚,石质坚丽,光如玉,刚中含柔,柔中寓刚,重实温润,不轻不燥,金星璀灿,呵气成云。具有下墨快而细腻,蓄墨时间长而不涸,墨色鲜艳香久不散等三大特点。
4、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
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5、庐山鲜笋
庐山鲜笋,产自江西省庐山生态保护区的食用鲜笋,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被公认为是无污当的保健美容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鲜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纤维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庐山三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庐山竹丝画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星子金星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庐山云雾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庐山鲜笋
推荐:茶叶
名称: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
产地:中国江西庐山。 历史:云雾茶始于晋代,唐朝时已闻名于世,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庐山乃志》 记载:“晋朝以来,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植。”相传,庐山云雾茶最早是一种野生茶, 后来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他曾以自种自之茶款待好友,常话茶吟 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到了唐代,庐山之茶已很出名了。 长松树下小溪头, 斑鹿胎中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 里糜林鹤是交游。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下辟园植茶种药时写下的诗句。宋代,庐山名 茶被列为进献皇帝的“贡茶”。
成因:因庐山多云雾,故取名“云雾茶”。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南面鄱阳湖,群 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雾气上升,蔚成云雾。由于云雾弥漫、空气中温度 大,光照透过云层照在植物上,非常有利于茶叶的芳香物质合成,有“色香幽细比 兰花”之喻。
成份:云雾茶所含有益成分高,茶生物碱、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一般茶叶。
特点:它芽壮叶肥、白毫显露、色翠汤清、滋味浓厚、香幽如兰,饮后解渴提神,有利于 增进人体健康。这种茶似龙井,可是比龙井醇厚;其色金黄象沱茶,又比沱茶清淡, 宛如浅绿色碧玉盛在杯中。故以“香馨、味厚、色翠、汤清”而闻名于中外。
工艺:庐山云雾茶采摘期在四月下旬或五月上旬,要求只采初展的一芽一叶,长度不超过 三厘米。采回后先剔出紫芽和病叶,然后摊于阴凉通风处四至五小时,再进行炒制。 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十分精细,要经过杀青、揉捻、初干、搓条、再干等五道工 序方可完成。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工轻揉, 防止细嫩断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轻。这样才能保证云雾茶的品质优佳。
名称:麻姑绿茶
产地:中国江西南城。
成因:麻姑绿茶,茶树大多生长在800至1000公尺的云雾山中,故又称“麻姑云雾茶。” 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城西南约五公里处,据《名山志》记载:“中国有三十六洞天, 七十二福地,分布九州四海,只独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麻姑 绿茶便产于此山的山巅,山上植被覆盖良好,气候温暖湿润,日光照射时间短,是 茶树生长的最佳环境。由于采制工艺精湛独到,制出的茶质地优良,冲泡后汤色翠 绿,饮后齿颊留芳,令人心旷神怡。古人黄堂有诗云:“全炉伏火长烧药,宝鼎浮烟 旋煮茶”。由此可见,麻姑绿茶在历史上已有盛誉。
典故:关于麻姑绿茶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有一麻姑仙 女得道于此,常常在山间亲手采摘细嫩茶叶,用麻姑山仙泉“一杓之多”的泉水煮 以待客,于是,后人称麻姑绿茶为“仙茶”。这个故事是一种传奇说法,无据可考。
名称:婺源绿茶(简称“婺绿”)
产地:中国江西婺源。
成因:婺源县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青 水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最适宜栽培茶树。这里“绿 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
历史: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 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 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 “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 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 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 香港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光绪年间, 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种植珠兰,茉莉数千盆,为窨制花茶用。
品种:婺源茶叶,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著名品种有“上海州”、“大叶种”、“小叶种”、“圆 叶种”、“长叶种”等等。
特点:叶质柔软,持嫩性好,芽肥叶厚,有效成分高,宜制优质绿茶。选用“上海州”良 种茶叶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的“茗眉“茶,香气清高持久,有兰花之香,滋味醇 厚鲜爽,汤色碧绿澄明,芽叶柔嫩黄绿,条索紧细纤秀,锋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
工艺:婺源绿茶是以“清明后采摘的一芽二叶为原料,经过杀青、造型揉捻、分段干燥、 分筛梗、风选、拼配等工序精制而成。
奖项:所制花茶曾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茶商俞爷清精制的“珠兰龙井”在英国赛会上荣 获一等奖。婺绿名品有珍眉、贡熙、珠茶等。珍眉一级1982年获商业部颁发的优质 产品证书。
名称:宁红茶
产地:中国江西修水。
成因:修水古称定州,所产红茶取名“宁红茶”,亦称宁州工夫红茶。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 北部,修水上游,邻接湖北、湖南两省。这里山林苍翠,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每 年春夏之间,云凝深谷,雾绕奇峰,蔚为奇景,雨过乍晴,阳光疏落,这种气候环 境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为宁红茶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远在唐代时,修水县就已盛产茶叶,生产红茶则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到十九世纪中 叶,宁州工夫红茶已成为当时著名红茶之一。起点排行榜
特点:据《茶叶全书》记载:“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 价值。”“宁红”素以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味持久, 叶底红亮,滋味浓醇的特色而驰名中外。
奖项:1914年,宁红茶参加上海赛会,荣获“茶誉中华,价甲天下”的大匾;1983年,荣 获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4年,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
2024-01-15 06:11:17
2024-01-15 06:04:31
2024-01-15 05:57:11
2024-01-15 05:36:41
2024-01-15 05:22:14
2024-01-15 05: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