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2 18:15:27 | 起点排行榜
多米诺A系列喷码机教程——认识人机对话界面(控制界面) 1. 认识键盘,多米诺A系列采用薄膜键盘。主要有:主题菜单键8个,光标键4个,加减键2个,开关机键1个(一键开关机),字符键36个,功能选择键4个,翻页键2个。 2. 认识屏幕 屏幕说明: A. 提示栏:先是目前的警告或者故障。如,请添加新的溶剂盒。可按下空格键消除提示。如果有多条警告,则会更具重要性一次显示,需要多次按下空格键确认。 B. 状态栏:可以显示喷码机目前的状态。如,喷码机关闭;喷码机已可以打印; C. 工作区:按下不同的主题键会显示不同的工作区域。 D. 信息栏:提供简单的信息提示。如,以可以打印此信息 E. 屏幕序号:先是当前屏幕的序号。 F. 翻页:可按下屏幕下方对应的键,对当前屏幕进行翻页。 G. 功能选择:可按下屏幕下方的对应键,进行各种操作。 3. 常用键介绍 A.8个主题键 屏幕锁定键:可以用密码保护其他主题键 维修键:可进入喷码机服务菜单 信息编辑键:可进入信息编写菜单 信息储存键:可进入信息储存选择,图案创建等 存储卡菜单键:可进行存储卡操作,对用户基本上没有用处。 打印设置菜单键:可进入打印设置菜单。对打印的信息进行各种设置,比如打印延时,翻转打印。 机器设置菜单键:可进入机器设置菜单。比如修改机器时钟,更换墨水等 打印监视键:只有在机器正在打印的时候,显示当前正在被打印的内容 B.开关机键 按下此键3秒左右,可开机或者关机(一键开机)左边绿色代表电源。红色为红色警报灯。黄色为橙色警报灯。绿色为墨线状态灯。 C.字符删除键 字符删除键:在编写信息是想删除某些字符的话,可以用此键并配合光标键完成操作
书籍装帧的 论文
可以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写写国内的和国外,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书籍装帧的发展过程。
一、对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理解和设计思想
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设计,需要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我国的古典书籍中的线装书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随意,但从总体上考察,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从色彩调赋、材料应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韵。而现代装帧设计,因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未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么,我们现在对古典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味道呢? 一味地追求古典,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 一味地追求现代, 又将使古典文学书籍的装帧缺少古典文学的“气韵”, 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要。当今对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精华,使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韵, 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总体设计上, 既不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含蕴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古今装帧审美学方式的统一,是当代对中国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需要。
书籍从人类文明产生至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发挥着它自身的作用。人类从最早的刻骨、刻竹的记事,到现代印刷技术、书籍的装帧,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一个国家对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书籍品种的多少,出版发行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发达的一个标志。书籍装帧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它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的书籍加工到当今艺术创作。现在,书籍装帧已不再只是简单地一页页纸的装订,而是装帧设计者对书籍的二度艺术创作,是装帧艺术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它是绘画、摄影、书法、金石等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 需要设计者具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书籍的装帧设计,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还应赋予装帧设计的商业性。书籍是放在书架上的,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时,还应有吸引读者的功能。因此,它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要能刺激读者阅读书。
二、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几种形式和演变过程
1、绳串联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制,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特别是到了
西周
,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数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
2、竹简
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竹简除以竹制
成外
,也有用木者称木简。与竹简
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
3、帛书
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种书籍形式,它是将文字书写于丝织品上,其装帧形制是缝边后成卷存放,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用较少。
4、石经(石碑)
石经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它开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将
儒家
七经刻于46块石碑上,总字数20多万字。它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们阅读、传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过了一般书籍。其形制是双面刻字,文字竖向阅读行列整齐,碑呈U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开刻的房山云居寺佛教石经,虽年代晚于《熹平石经》,但其影响更大,价值亦高。
5、拓印(卷轴)
纸张发明后,出现了一种拓印形式。它可以将各种石刻文字复制在纸上,经裱装成卷后便于保存和阅读。后来这种方法又用于青铜铭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从南北朝到隋代的宫廷藏书中,各种拓印件是一个重要的类别。
纸发明于公元前二世纪;从公元二世纪起,纸才较多地用于书写;公元二世纪,纸的使用才更为普遍,成为书籍载体的主要材料,纸质写本书籍的装帧形制有多种变化,最早的写本书延用了简策和帛书的形式,即卷轴装。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宋代张邦基称这种装帧为“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清代叶德辉称其为“鳞次相积”;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后来发现了唐代
《唐韵》
写本,是将所写书页逐张依次错开贴于卷轴底纸上,阅读时打开逐页翻阅,读毕仍卷为一轴,其外观与卷轴相同,从而证明前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6、经折装、旋风装和蝴蝶装(
印刷术
发明初期、辽金时代的书籍装帧)
经折装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将所写书页按顺序裱贴在一起,再一正一反连续折叠,再裱以前后护封。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装帧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几种。印刷术发明后,卷轴装、经折装仍在继续使用,但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 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书籍的出版进入了新的时期。由于
生产手段
的改变,使书籍能够快速大量地生产,使更多人能有读书机会;书籍需求量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业的繁荣和发展。出版者对书籍的装帧形制则越来越重视,从开本的选用、版芯的大小、字体和行格、装帧形式、封皮的用料等,都体现了完整的古代书籍装帧艺术。
印刷术发明于隋未唐初,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于公元704年前后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敦煌
发现的
《金刚经》
。刻印于公元868年,都为卷轴装。由此可知,卷轴装为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种装帧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书籍是《唐韵》,其装帧形式可能是旋风装,约印于唐晚期。
从唐到五代,印刷还不普及,只有西安、四川、淮南、
汴京
、吴越等地有印刷记载。到宋代,出版印刷业才逐渐普及,政府印书、民间印书、学校印书、寺院印书都发展起来,印书的地域也更为广阔。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了出版印刷业。过去对
辽代
北京印刷的书籍,多数只见于记载,实物留传的很少。例如:辽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
燕京
僧行均编的《龙龛手镜》,乾统年
间(公元1101~1110年)刻印的医书《时后方》、《百一方》,以及辽代刻印工程浩大的佛经总集
《契丹藏》
。1974年在
山西应县木塔
四层佛像胸中,发现了一批辽代印刷品,大部分为北京所刻印,其中刻印年代最早的是辽统和八年(公元990年)“燕京仰山寺前杨家印造”的《土生经疏科文》一卷,最晚的为天庆年(公元1111~1121年)刻印的《菩萨戒坛所牍》一书。其他书籍有《契丹藏》及辽代刻印经卷47件,辽刻书籍8件,雕印着彩佛像6件,其刻印年代为公元990~1121年之间。从这些印刷品的题记中,我们还知道了一批辽南京(今北京)的刻印单位,其中有“燕京仰山寺前杨家”、“燕京檀州街显忠坊南颊住冯家”、“大吴天寺福慧楼下成家”、 “燕京悯忠寺”、“燕京圣寿寺”等。由此可以看出,辽代北京的印刷业已十分兴盛。
北宋
最早刻印的书为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的《
尚书
》和
《经典释文》
,《开宝藏》则刻印于开宝四午《公元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而北京最早刻印的书籍,比北宋只晚18年,由此可见北京出版印刷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练习书法的好处 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横向、纵向、左、钠、折的形状特征、写作方法、形成效果,来完成每一个字的书写过程。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作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得到发展。 二、要养成详细、集中、冷静、持久的品质。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把单词写的很好,很有规律,很干净练习书法的好处 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横向、纵向、左、钠、折的形状特征、写作方法、形成效果,来完成每一个字的书写过程。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作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得到发展。 二、要养成详细、集中、冷静、持久的品质。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把单词写的很好,很有规律,很干净,很容易辨认。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赵孟頫:书法成功的三个方法,一个都不能少
在中国书法史上,除了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人以外,还有一个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就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他的书法水平奠定了元代书法复古潮流,并且影响后世的书法学习。自幼聪慧的赵孟頫,过目不忘,从楷书开始学习,中年以后又直追晋人,以王羲之为楷模,使其书法更具古意,同时对篆法用笔研究更为深入,进入老年后,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赵孟頫书法的成功离不开自身勤奋的努力,更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成功离不开正确的用笔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赵孟頫在学习书…
练习书法对人有好处吗?
书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有修身养性的作用,经常练习书法可以延年益寿长久学习书法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性情。在当代这个嘈杂快节奏的科技时代,如果可以静下心来学习书法,势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那即是“用心”和“心平”。另外也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情操。书法的特点就是能让人静心。
练习书法有什么好处?
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横向、纵向、左、钠、折的形状特征、写作方法、形成效果,来完成每一个字的书写过程。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作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得到发展。
二、要养成详细、集中、冷静、持久的品质。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把单词写的很好,很有规律,很干净,很容易辨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好的,可以让人细心,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善于照顾人。而且很容易草草了事,粗枝大叶专制误事。练习写作可以逐步缓解这些问题。”
三、可以培养审美情趣。
因为汉字是由线条构成的,具有文本框的审美价值。书法实际上是基于密度的结构、点画笔的重量。慢表达情感与意境的描述。
四、健康人格的发展,勇于创新。
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这一领域一直被接受的各种美丽大方,不会否认爱情和文书的美丽。要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在美国的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相互学习,在美国成长你的思想;其次,在这一领域一直在促进创新,追求个性。
五、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其实,汉字也是一种文化,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智慧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髓,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
六、起到养生的作用。
不少医学家认为,书法与气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书法也能起到促进身心健康,使人精力充沛,益寿延年的作用。
练习书法的好处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汉代杨雄说“书乃心画”。的确,每一幅书法精品都是作者技法的妙用、雄才的挥洒、大智的奔涌、高怀的展现,总之是作者心智运行的印迹。
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灵机,创物我同心的大境。
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
二、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过书法,可以弥补。
三、书法可陶冶情操。
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四、书法有益健康。
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写字能祛病健身。古人云:“写字用于养心,愈病君子之乐。”写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人在挥毫中自得其乐。人在写字时“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对肌体起到调节、修复等作用,可推迟或延缓脑的老化。
“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练习书法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这样,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无疾而寿。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过练习写字,养心愈疾,畅达延年。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起点排行榜
571 浏览52890 2017-09-20
练书法有什么好处?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46 浏览9097 2017-09-06
练书法有什么好处
书法历史悠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课余时间,让我们更有耐心,会使我们产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感,对调节人体各个系统都有好处,还可以使我们的眼手脑更加配合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赵孟頫:书法成功的三个方法,一个都不能少
在中国书法史上,除了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人以外,还有一个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就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他的书法水平奠定了元代书法复古潮流,并且影响后世的书法学习。自幼聪慧的赵孟頫,过目不忘,从楷书开始学习,中年以后又直追晋人,以王羲之为楷模,使其书法更具古意,同时对篆法用笔研究更为深入,进入老年后,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地步。赵孟頫书法的成功离不开自身勤奋的努力,更离不开正确的方法。成功离不开正确的用笔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是赵孟頫在学习书…
10 2019-06-12
练习书法对人有好处吗?
书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有修身养性的作用,经常练习书法可以延年益寿长久学习书法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性情。在当代这个嘈杂快节奏的科技时代,如果可以静下心来学习书法,势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那即是“用心”和“心平”。另外也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情操。书法的特点就是能让人静心。
练习书法有什么好处?
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横向、纵向、左、钠、折的形状特征、写作方法、形成效果,来完成每一个字的书写过程。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作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都将得到发展。
二、要养成详细、集中、冷静、持久的品质。
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把单词写的很好,很有规律,很干净,很容易辨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好的,可以让人细心,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善于照顾人。而且很容易草草了事,粗枝大叶专制误事。练习写作可以逐步缓解这些问题。”
三、可以培养审美情趣。
因为汉字是由线条构成的,具有文本框的审美价值。书法实际上是基于密度的结构、点画笔的重量。慢表达情感与意境的描述。
四、健康人格的发展,勇于创新。
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这一领域一直被接受的各种美丽大方,不会否认爱情和文书的美丽。要学会欣赏和接受别人在美国的同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相互学习,在美国成长你的思想;其次,在这一领域一直在促进创新,追求个性。
五、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其实,汉字也是一种文化,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智慧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髓,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
六、起到养生的作用。
不少医学家认为,书法与气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书法也能起到促进身心健康,使人精力充沛,益寿延年的作用。
练习书法的好处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汉代杨雄说“书乃心画”。的确,每一幅书法精品都是作者技法的妙用、雄才的挥洒、大智的奔涌、高怀的展现,总之是作者心智运行的印迹。
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灵机,创物我同心的大境。
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
二、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通过书法,可以弥补。
三、书法可陶冶情操。
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四、书法有益健康。
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写字能祛病健身。古人云:“写字用于养心,愈病君子之乐。”写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人在挥毫中自得其乐。人在写字时“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对肌体起到调节、修复等作用,可推迟或延缓脑的老化。
“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练习书法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这样,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无疾而寿。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过练习写字,养心愈疾,畅达延年。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
练书法有什么好处?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
2023-10-14 21:04:56
2023-11-16 16:24:38
2023-10-26 00:04:29
2023-10-01 02:41:18
2023-10-15 01:43:17
2023-09-29 16: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