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 19:42:11 | 起点排行榜
1.节日:节庆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最为隆重的两个节日如下:
(1)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
传统节日
,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2)
火把节
: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
平坝
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2.婚恋:彝族婚姻的特点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这一特点在凉山彝族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新中国成立
前若异族通婚,按
习惯法
要处死或逐出家族。
严禁家支内婚,同宗、同姓通婚视为乱伦,违者处以死刑。严格执行等级内婚,统治阶级的兹莫和诺合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阿加、呷西之间,禁止通婚,婚外性关系也在严禁之列,违者均要处死。
3.丧葬: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用一寸左右的
竹子起点排行榜
,外包白羊毛,缠红线,装进长五寸、挖有槽的木棒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棒两端,挂在一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做成了,彝语称为“马都”。
“马都”置于室内梁下上方神位上。神位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不许玷污。
扩展资料: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
胡豆
、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
半山
和河谷地带多聚居。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
在彝族社会中,和
父权制
小家庭相适应的
一夫一妻制
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
参考资料:
彝族-百度百科
1、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相传,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
3、隆示,有的地方又叫“隆赶”。傣语“隆”是指一棵树或一片林,“示”或“赶”都是祭祀的意思,所以,“隆示”就是祭树神。古代傣族立寨,都要植树纪念,故傣族人民把立寨种下的树当作村寨的保护神。
4、叫谷魂,又叫“招谷魂”。每年夏历十月,五谷进仓,傣族人民都要择月末的最后一个属龙日叫谷魂。是日,各户都要到田间杀上一只母鸡,点燃一堆稻草或秕谷祭祀。祭祀后取少量秕谷带回家,放入仓库里。以示谷魂已经回家,以后就可开仓用量。
5、对歌节,每年五月端阳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
6、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
扩展资料:
1、傣族一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也有一些地区的傣族信仰原始崇拜宗教及印度教。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区傣族民众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影响比较深,一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有一些比较封闭的地方仍然信仰原始崇拜宗教。
2、红河流域、金沙江流域地区的傣族主要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但基本保持了傣族最古老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地区的傣族主要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信仰印度教和原始崇拜宗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傣族
景颇族春节习俗:射荷包、打钱、打陀螺。
射荷包是景颇族的传统节目,节日里,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细绒吊在竹竿上,用树枝左右摇动,让小伙子射击,谁先射中荷包,就把水先洒到谁的嘴边。荷包里一般装有一个硬币、几粒各谷子和几粒装饰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景颇族还会在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女人们把一小包硬币用线捆扎成一包后吊在三四十米高的竹子尖上,男人们就举起火药枪打那包钱,就是俗称的打钱,如果把钱打下来了,就是男人赢,打不下来的话,就是女人赢。
打陀螺项目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正月初一下午开始,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参加的,都可以带上自己的陀螺,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开始比拼陀螺技艺。
景颇族的来源: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景颇族的先民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
2024-01-19 16:17:45
2024-02-11 14:05:14
2024-01-26 09:13:09
2024-01-25 23:50:45
2024-01-17 19:02:58
2024-01-04 1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