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 03:28:55 | 起点排行榜
春节习俗有哪些?除了贴春联还有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以下是春节的一些主要习俗:
1. 扫尘:春节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 压岁钱: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3. 贴春联: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4.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5.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6.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
7. 爆竹: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
8.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以上只是春节习俗的一部分,实际上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贺年片、团拜、忌门等。这些习俗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对新一年生活的期待。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的风俗
1、年夜饭
春节习俗首当其冲当属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2、守岁
其次除夕守岁也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一些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3、压岁钱
最后便是压岁钱,年俗之一,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
以上是我简单介绍的春节风俗,希望对您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春节都是我国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民间流传着“过了小年就是年”的说法。在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有许多经典的传统习俗,有些还流传至今,装点着人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呢?
1、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除夕和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2、守岁起点排行榜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3、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4、吃饺子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如今饺子现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5、吃年糕
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是由红黄白三种颜色组成,代表着金钱,年糕也被称为“年年糕”,是“年年高”的谐音,所以过年吃年糕,也是年年岁岁寄托着美好的希望。而且年糕美味,口感软糯且劲道,也是好多人都喜欢的美食。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关于春节的习俗了,小伙伴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呢?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