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01:32:18 | 起点排行榜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寄托着中华儿女千丝万缕的情感。历史上诸多文人墨客曾以“春节”为主题,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有的记录传统习俗;有的描写喜庆气象;有的抒发个人情感......
《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他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 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 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所以说这就是他的相关信息。
中心思想
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主要内容:
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北京的春节中心思想是: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
老北京
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
中国节日
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
传统文化
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北京的春节的艺术特色
春节,在我国是最热闹的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此文记叙全面详尽,但也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作者是用地道的北京话来写作,特别是文中,引用的民间俗语、事物称呼更是纯正的北京话,让人们从文中感受浓浓的北京的生活气息。
此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
元宵
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
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令读者印象深刻。
首先从起点排行榜
腊八
写到除夕,介绍年前繁忙热闹的景象,重点是腊八、过小年和除夕。文章一开头主要介绍腊八,写得详尽细致,有声有色。
《北京的春节》第一段介绍了北京的春节开始的时间;第二段叙述了大人忙碌地准备过年的情景;第三段为讲述北京过小年的习俗;第四段讲述了北京如何过除夕;第五段讲述了初一到初六的情景;第六段描述了元宵节街市的情景;最后一段写大人和小孩在春节后回归生活。
《北京的春节》的主要内容
《北京的春节》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全文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不事雕琢,流畅通达,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后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作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其一生文字作品颇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024-01-19 16:17:45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2-05 14:43:52
2024-01-25 23:50:45
2024-01-17 1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