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正文

“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

2024-02-16 07:14:11 | 起点排行榜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相关的问题,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

冰镇石凉粉几种做法 冰镇石凉粉非常好吃

1、取石花籽(状如芝麻,紫红色),用白纱布裹上,在盛好清水的盆中轻轻地揉,一缕缕白雾从纱布散出,渐渐化成柳絮状布满盆,与清水纠缠在一起,沉淀下去。放置一会儿,等盆中的水与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点了。

2、这“点”也是比较关键的,石凉粉之所以得名,就是需要这一“点”。“点”可以用两种东西,其一是用茄子,另一种就是中华牙膏了。茄子“点”出来的石凉粉颜色稍带些微紫色,当然,如果用的是青色的茄子,那么在颜色上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3、牙膏“点”出来的石凉粉则是完全无色的。在“点”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嫩也不能老。太嫩了,石凉粉就不成形,无法凝结,而太老了,又有些硬了,影响口感信阳石凉粉-特点它的凉,是那种沁人心脾的,透入心底的清凉。

“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

“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

大概是因为水土不同的原因。

河南信阳,不仅仅有毛尖茶,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食,叫做石凉粉。这个石凉粉不同于毛尖茶,可以说石凉粉是信阳独有的,出了信阳基本上是找不到的。炎炎夏日,当那轮红日高高挂在天上,将热量无情地洒向大地,信阳人第一个想起来的不是酸梅汤、绿豆汤、雪糕之类的东西,而是一种叫做石凉粉的独特美食。

这个石凉粉,是一种天然植物制作的天然食物。它无色无味,是透明的凝固状的物体,说像果冻又不像是果冻,说是像凉粉又不是凉粉。

它是由一种,在信阳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得到的石花籽制作而成的,虽然它本身没有任何味道,但是佐以薄荷水、冰糖水、柠檬汁、橘子汁等各种口味的汁水,再撒上些自己喜欢的佐料,比如说山楂片,吃一口那真的是爽到骨子里。如果这个石凉粉还提前被冰镇过,那就更爽了。

它比雪糕解渴,比冰水好喝。这样好的东西呢,却只能在信阳吃到。据说有一个家在信阳的人家的侄子,想要在外地经营石凉粉,想要把家乡的这个特色推广出去。

但是,他虽然带着石凉粉的原料石花籽出去了,也将制作工艺带了出去,但是就是做不出来。不管怎么折腾,就是做不出石凉粉来,信阳人也是啧啧称奇。

包括信阳人自己也解释不通,为什么在外地,就是做不出石凉粉来,可能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只是可惜了,这么好吃的东西,除了去信阳本地,到哪里都是吃不到的。起点排行榜

也只有在信阳,炎炎夏日之时,可以看见大街小巷卖石凉粉的店家,和驻足喝一碗石凉粉的人们,也算是信阳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了吧。

“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

信阳有什么特产

信阳特产-信阳板鸭

信阳板鸭是将鸭育肥增膘后,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标准制作而成。成品板鸭外型平整如桃状,脱毛净,无“天窗”,色泽白润,肉质细嫩,尾油丰满,盐味适中,营养丰富,只重600-800克。远销港澳、日本和东南亚各地。香港九龙志强贸易公司经理黎锦基说,香港人对板鸭的评价是:“造型美观,肉细骨软,咸淡适中,食味香浓”。1981年以来,罗山县庙仙乡,光山县上官岗乡,商城县丰集乡、鄢岗乡、潢川县双柳乡,淮滨县马集乡,信阳市双井乡相继办起板鸭厂。1983年生产10万只,出口3 万只。1984年生产26.9万只,出口12.3万只。板鸭经济收益高,1983年光山上岗乡板鸭厂加工板鸭22500只,盈利万元;出口17400只,价值10万元。1984年,信阳地区仅此一项即创外汇16万元。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最新特产

1.息县香稻丸

息县香稻丸为河南名产,其色彩青白如珍珠,香气馥郁,素有“一块稻香满坡,一撮米香满锅,一家做饭香四邻 ,一盅香酒香满桌”的盛称。煮粥蒸米饭时只需加少许“香稻丸”,则香溢满屋,沁人肺淬,诱人食欲。香稻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改善新陈代谢条件,是治疗败血症、过敏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的辅助药物,还能健全人身的毛细血管,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病患者大有裨益。用香稻丸、粳米、莲米加红枣熬成的“三米汤”为极好的滋补品,具有滋阴、降火、生津、健脾、养胃等功效。息县以香稻丸为原料制成的香米贡酒浊和醇厚,芳香可口,畅销区内外。

2.信阳板鸭

板鸭为大别山区的重要特产之一,将成鸭育肥增膘后,以传统工艺方法腌制而成。成品板鸭外形平整如桃状,无“关窗”,色泽白润,肉质细嫩,尾油丰满,鸭身干爽,盐味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具有生津开胃、促进新陈代谢、祛寒降压健身的功效。

3.商城“德”字粉

“德”字粉以优质豌豆为原料,用当清凉纯净的泉水漂洗粉丝,制作考究,工艺精湛,成品压成长34厘米、厚5厘米、重2.5公斤的板块,四周束以烙有花纹的竹片,竹丝捆扎,层次分明,美观雅致。“德”字粉晶细清白,久煮不碎,烹炒拌烩皆宜。该品明代开始生产,到清末,全县有300家作坊制粉,粉商张德兴监制的“德”字商标的粉丝最为出名,故称之为“德”字粉。

4.固始皮丝

固始县制作猪皮丝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早在清咸丰年间就成为贡品,属宫廷御膳佳肴,名扬京城、天津、济南等地。固始皮丝松散,富有弹性,放下起堆,翻炒不会粘边搅条,其味松嫩爽香,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可做皮“松花皮丝”、“肉松皮丝”、“凉拌皮丝”、“皮丝圆子”等名菜,皮丝不仅享誉国内,在美国唐人街数家餐馆也享有盛名,视为珍品。皮丝的制作方法是:用大肥猪之皮,刮尽皮上肥肉,趁鲜制作,先将其切成纸一样的薄片,然后切成细丝,在通风处阴干,不能曝晒。

5.光州贡面

光州贡面为潢川传统工艺食品,始于唐代,因其“夺魁九州、风销华夏”而成为进贡朝廷的宫廷面。光州贡面以精粉和芝麻香油为主料,下适量食盐、明矾等佐料,面揉合均匀后上架拉制,制成后的贡面条细如丝,光泽如银,清馨袭人。贡面的绝妙之处是每根贡面虽细,但皆为空心,呈细管状,工艺之精巧令人赞叹不已。若以鸡汤煮面,辅以其他佐料,滑润爽口,鲜美无比。

6.糍粑

糍粑为信阳传统名吃,主要产地有商城、新县、潢川、光山等地。糍粑的制作过程是:以上等优质江米为原料,淘净蒸熟后,放进石臼内反复捶捣成泥状,趁热有擀仗擀薄,切成方块或长条状。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油炸烤煎,风味更加独特鲜美。包馅的糍粑不宜久存,切成块状的糍粑久放干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换其水,可保存3个月以上。

7.板栗

信阳栽培板栗的历史极为悠久,区内所产板栗具有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等特点,产于罗山、商城两县的油栗个小、皮薄、肉厚、香味独特,不易生虫,便于储运,颇受消费者的青睐。从1959年起开始销往港、澳、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透心凉”美味石凉粉,为什么走不出信阳?”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