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4 16:00:35 | 起点排行榜
我的家乡是大西北,我们家乡也有许多有趣的结婚习俗,现在就和老铁们分享一下。
1.追亲
在通渭农村,男婚女嫁仪式十分隆重,现在看来,其中不乏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里古老淳朴的民俗民情。
男子迎亲称"引新媳妇”。
迎亲必先择卜吉日。吉日将临,男方整理院落,洗刷门窗,求字裱画,通知亲友。临近二三日,接亲眷,请“总理",聘厨师,邀陪客,找乐工,剪窗花,贴喜联...忙不胜忙。吉日前一天晚,接"先人”,请祖出龛,供奉祭品,烧香纳拜。吉日晨,置酒举餐,打发迎亲人起程。
迎亲一般为3至5人,包括引亲的、媒人、背箱人等。带上两瓶喜酒,两只喜鸡,12个大馍、1对"封子",1顶盖头,1件束衣和“开箱钱”、“伴女钱"、喜帖等。
女家称女孩出嫁为“过阿家"或"过门”。此日早起,打扫内外,备香设案,请舅家,招待亲朋及“添箱"者。
在迎亲人来临之前,摆好嫁妆及"添箱"(亲友所送礼物)供人观赏,以示阔气,称"摆嫁妆"。迎亲人到后,先焚香祭祖,再向女方贵亲行磕头礼。礼毕入席。席毕,打发背箱人先行,接着新娘穿束衣,揣红书(或称"婚书"),戴盖头和迎亲人一道起程,有些地方新娘出门时,将1把红筷扔于院内,另有人将"伴女钱"散给众人,送亲人(8至12人)步后(若新娘恰在新郎对门或隔壁,须绕过百步而至)。
旧时,若迎亲队伍途经有亲友的村庄,亲友要备桌凳烟茶,供迎亲人小憩,称"迎风";若遇碾台、碌碡,大树、窖井崖头,十字路口则贴一书有"花红盖之"的红纸条,称"路帖",或以红毡相遮,称"遮白虎";若逢他人迎亲,两新娘于默默不语中交换1小件物品,以免"冲婚"。
2.安房:
亦为“安床",尊客走后,好事者开始"闹洞房",安房人(一般为男性喜相人)为新郎新娘"换盅”,即找红线尺许,两端各拴一铜钱,分置于两个盛满酒的盅内,新郎、新娘各端一盅,饮去一半,再互换饮尽,缘于"千里婚缘一线牵“之说。梳头”破面",是将两个分别包有铜钱和草秸的馒头摆在新郎新娘面前,让其任取一个,掰开后看谁获铜钱,谁获草秸,俗意**难再,铜钱兆吉。然后将新娘的发辫改梳为纂,接着抛撒核桃枣儿和“面棋",口唱吉词:“一把核桃一把枣,养下娃娃满炕跑……。“最后"扫炕",边扫边以言相嬉。至此,安房毕。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农村结婚时的那些有趣的习俗。
1、山西婚俗——倒宝壶
在结婚当日,新郎在去女方家娶新娘的时候,会携带两瓶酒,到了女方家里之后,由新娘的娘家人把酒倒出来装满绿豆,并在瓶口插一根筷子。在晚上客人离开之后,让新郎的姐夫或者朋友把绿豆倒出来,新郎、新娘用衣服接住。但是由于瓶口有筷子,所以绿豆会卡住,没卡一下,夫妻二人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2、上海婚俗——上轿换鞋,撑伞到家
新娘在离开娘家的时候会让一位全福之人(指父母、子女建在,家庭和睦的女性长辈)全程撑着红伞陪着新娘走,寓意着祛邪避祸。在上轿之后,新娘也会就会换上一双新的绣花鞋,表示既然已经嫁给他人,就不会带走娘家的东西,而且会把自己全部都交给婆家。
除了地区的婚俗之外,还有一些大家共同的有趣婚俗,比如压床、坐喜床、缝被等一系列的婚俗。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对于结婚都有着不同的讲究和说法,虽说这些婚俗都是人们对于新婚二人的祝福,但是如果过了度,就变成了恶俗,所以大家还需注意。
农村结婚典礼仪式如下:
1、新人入场,司仪宣布婚庆开始。
2、拜天地。
3、新人交换戒指。
4、新郎官感谢来宾讲话。起点排行榜
5、主婚人致词、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6、拜高堂,拜公婆,新人全家合影。
7、全家人向来宾撒喜(喜糖甜甜蜜蜜,喜花生早生贵子,喜瓜子笑口常开)。
8、新人倒杯塔。
9、新人父母讲话。
10、新人喝交杯酒。
11、新人喜入洞房。
12、喜婆婆安排亲朋给新娘端洗脸水,上头(注意方位),红枣汤,饺子汤,换鞋。
农村结婚当天习俗
1、送礼
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2、入席
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3、敬酒
新郎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
4、撒纸屑
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彩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这种风俗起源于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彩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彩色纸屑。
5、食汤圆
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中国过年有哪些习俗中国过年有这些习俗1、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2、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
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一、新春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二、贴对联、福字、门神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
立春最全习俗,中国传统的立春习俗有哪些一、打春牛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鞭春牛”活动。早在周朝时,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队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车子、擎青色旗帜,人们吹着牛角号、
中国广西汉族春节的习俗有哪些?1、春节子时各户鸣鞭炮,焚香拜祖,以示辞旧迎新,除邪纳福。2、节日亲友互相拜年,有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舅娘的习俗。即初一幼辈给长辈拜年,初二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初三回娘家拜年。3、邕宁、岑溪、桂平、梧州等地初一至初十有生日,依次为一鸡、二狗、三猪、四年、五羊、六马、七人、八谷、九麻、十豆,期间以各种活动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4、玉林、钦
经典结婚钻戒款式有哪些1.DarryRing(DR真爱戒指)DR的真爱戒指秉承“一生·唯一·真爱”的独特理念,契合了每位女生的梦想。男士们再购买婚戒时凭身份证一生仅能定制一枚,让这份珍贵不仅仅是戒指更是对爱的承诺。2.卡地亚Cartier卡地亚是钻戒中的老品牌,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以及精湛的技术,打造精美绝伦的戒指,受到了消费者所喜爱。3.蒂凡尼公司Tiffany&a
美国新年习俗有哪些在美国,很多人都相信黑眼豆子是幸运的象征。美国有个传统,那就是在家庭盛宴中,准备不同类型的菜肴,以特别的晚餐来迎接新年。在晚会上,人们会想用蛋糕和香槟,而这也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欢乐的聚集时光当然要包括聚在酒吧,广场或是某条街道观看足球争冠赛。通常,街道上都会挤满穿著时髦的年轻人和打扮毫不逊色的中老年人,充满欢歌笑语,一起欢迎新年的到来。纽约的时代广场,曾经举办过几
中国的春节饮食有什么习俗呢?正月初一:北方除夕和正月初一吃饺子,初一忌荤;南方汤圆或面条饮食七天之第一天正月初一:北京辽宁东北四川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备选方案:(北京)早:素馅饺子(接神饺子、五更饺子)、苹果中:金银满堂、酱爆鸡丁、青椒炒腐竹、香菇油菜、一品白花汤、米饭、酸奶晚:小米粥、小青菜包正月初二:北京:正月初二早晨,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
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人民有过春节的习俗?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也过春节。韩国:跟中国一样,韩国人在大年三十之前必须回家团聚,所以,韩国在春节前也有“千军万马回家乡”的春运,一票难求,不少人通宵排队,就为了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当然,昔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在春节时就格外清净,大街上空荡荡的没多少人。中国过春节,大人会给小孩子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表达长辈对晚辈的关
2024-01-19 16:17:45
2024-01-05 13:53:17
2024-01-04 10:14:09
2024-02-05 14:43:52
2024-01-25 23:50:45
2024-01-17 19: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