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06:28:03 | 起点排行榜
PK1
汤圆or元宵,除夕夜的那点事
汤圆、元宵相信有很多人分不清楚到底有什么不同,反正是有了就吃,其实汤圆和元宵正是南北方一个主要的差异。
北方:元宵”滚“出
好兆头
在北方,有“滚”元宵一说,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寓意开年好兆头!
南方:糯米汤圆“包”团圆
南方则是“包”汤圆,就像包饺子似的,把馅包到皮里。另外在除夕夜北方必须有饺子,近几年虽然南方也开始流行包饺子,但其除夕地位就明显不如汤圆、年糕了,比如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吃货们想不想吃啊
PK2
窗花贴还是不贴?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起点排行榜
民间艺术
之一。
南方:喜事贴窗花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
北方:春节必贴窗花
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
河北丰宁
,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有什么事情发生,可见北方对窗花的重视程度。
PK3
庙会VS龙灯
庙会和龙灯虽然都是
中华民族
的传统习俗,但是近年来南北方好像有了侧重。
北方:吃喝玩乐逛庙会
北方的庙会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现在基本上发展成为过年期间一个主要的吃喝玩乐的场所。
南方:张灯结彩舞龙灯
舞龙灯也是一种庙会的形式,相当于一个流动的庙会,集“舞狮、舞龙、划彩船、跑竹马、踩高跷、鱼灯、蚌壳精”等于一体,一到过年就挨家挨户的舞个遍,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
春节习俗
了。
PK4
春节晚会VS跨年晚会
南北方:北看
春晚
,南看跨年
春晚确实是大年三十晚上的一台重要节目,但是随着不少南方人反应春晚北方味太浓(这也是
本山大叔
的功劳之一),再加上跨年晚会大多
南方电视台
搞得比较热闹和火爆,因此渐渐有了“北方看春晚、南方看跨年”一说,这也算是新时代下的新风俗。当然,我觉得两个都看才过瘾!
PK5
大桔VS葫芦
北方:葫芦同“福禄”添福气
葫芦绝对是北方人过年的“宠儿”,什么
冰糖葫芦
、西葫芦水饺、黄金葫芦包,因葫芦寓意福气,除了吃外,北方人也喜欢把玩和佩戴葫芦摆件。
南方:钟情大桔 大吉大利
南方人则比较钟情于大桔,好多家庭、商店都会购买大桔摆放,不仅是因为大桔色彩艳丽,能增加过年的喜庆气氛,同时在
粤语
中“大吉”与“大桔”发音相同,有大吉大利的寓意。
不同:
守岁和围炉
“除夕之夜,北方守岁,南方围炉。”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此时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并且灯火通宵不灭,这就是“点岁火”。据说这样会使来年财运滚滚。
南方的除夕夜还有着围炉的风俗,家人们吃过年夜饭,长辈分发了压岁钱后便围炉而坐,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
饺子和汤圆
在北方,除夕夜时一家人会围在桌边包饺子吃饺子,并在初一时也要吃饺子。这样的习俗有“更岁交子”之意,其中“子”为子时“交”同“饺”,寓意新旧交替,且饺子形似元宝,也象征着财运。
而在南方,除夕夜和初一时人们会吃汤圆和年糕。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步步高升,是吉祥如意之兆。
原因
南北方过年风俗的差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由气候、饮食、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
一、气候差异。
北方气候偏寒,南方气候偏暖。过年期间正值寒季, 因而南北方面对的环境不同,迎春习俗也造成了一定差异。
二、饮食差异。
北方偏小麦,南方偏水稻。饮食作物不同,久经历史,过年所对应的饮食习俗也不同。
三、自然地理环境、人为地理环境的差异。
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地。如陕西人过年庆祝喜好扭秧歌等,也与其地形有一定关系。
南北方春节的差异有以下。
1,首先是北方。在北方呢,有滚元宵这一说,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状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箩筐里,滚,寓意是开年有个
好兆头
。其次是我们南方南方则是包汤圆,就像包饺子似的,把馅儿包到皮里。另外呢,在除夕夜北方必须有饺子,近几年来虽然南方也开始流行包饺子,但其除其地位就明显不如汤圆和年糕了,比如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春节期间南方整体比北方暖和。除夕之夜,北方人家往往会围坐在火炉旁,一边看
春晚
,一边准备年夜饭。由于南方气候较暖,烧火炉的现象很少,围坐在火炉旁一起看春晚的现象更少,所以南方除夕夜,春晚
收视率
往往比北方低得多。
3,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必须要女婿陪同前往,所以俗称迎婿日。北方初二的面也非常有讲究,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在南方,广东,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
金菇
,寓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
中华民族
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
中华文化
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
法定节假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方过年的习俗和北方过年的习俗有什么不同?我的国南方和北方在习俗、饮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一个节日,单从习俗方面,南方和北方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以春节过年为例,南方和北方的习俗就有很大的不同。先讲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南北方人对春节过年的重视程度。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代表着过去一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人们将美好愿望寄托于新年,祝愿来年风调雨顺
南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南北方过年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1.准备习俗:北方在春节前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和挂门神,而南方同样会准备充足的年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提前采购。2.除夕习俗:北方家庭会在除夕夜守岁,晚上放鞭炮,观看春晚,午夜时分再次放鞭炮。南方家庭则会在除夕夜举家团圆,吃年夜饭,之后也给小孩发压岁钱。3.穿着习俗:北方小孩传统上会在春节期间穿新衣
南北过年习俗南北过年习俗有小年不同、除夕夜不同、年夜饭不同、糕点不同、装饰不同、庆祝活动不同、红包不同、祭祖不同。1、小年不同北方小年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庆祝,而在南方,这个节日是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庆祝。据说,这种差异源于历史上官吏和朝廷在23日庆祝小年,而24日是为普通公民保留的。在南宋时期(1127-1279)之前,中国的帝都位于北方,这也是北方人继承23日庆祝小年
南北方过年的差异是什么?1、小年不同新年前一周,中国家庭的传统习俗是祭祀一位被称为厨房的神,即家庭的保护神。这天烧了一张灶神的纸像,将神灵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家中的品行。在北方,这个节日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庆祝,而在南方,这个节日是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庆祝。据说,这种差异源于历史上官吏和朝廷在23日庆祝小年,而24日是为普通公民保留的。在南宋时期(1127-1279)之前,中
南方过年的习俗特色是什么?南方过年的习俗: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
南方小年的风俗有哪些南方小年的风俗介绍1.掸尘: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小年这一天,家庭都会进行彻底的大扫除,南方称之为“掸尘”,而北方则称为“扫房”。2.祭灶神:传统上,人们相信在小年之夜,灶王爷会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家人的善行与恶行。因此,家户会在灶王像前供奉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以供灶王爷及其坐骑使用。3.吃米饼:在广西武宣、桂平等山区,小年时会制作米饼,这种习俗中使用的材料包括糯米
关于春节民间习俗(越多越好)1、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开门爆竹”一说古已有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2、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
湖北过年的风俗是什么?1.湖北人在春节期间特别重视喝鸡汤,这象征着家庭团圆和健康平安,是当地的传统习俗。2.新年的第一天,湖北人从拜年开始,初一拜访问父亲家族,初二则拜访母亲家族,初三则是妻子的家族,这一传统体现了对亲人的尊敬和礼节。3.糍粑在湖北的春节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拜年拜年,糍粑发裂”的俗语,反映了其在节日中的重要性。4.湖北春节的第一餐通常会吃荷包蛋,这代表着家人在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