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11:36:34 | 起点排行榜
除夕:
习俗: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寓意: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元宵节:正月十五吃元宵。
寓意: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清明节:
习俗:祭祖扫墓。
寓意: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端午节:
习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
传统节日
,节日里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
艾叶
等。
寓意: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节:
习俗及寓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
拜月
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起点排行榜
元日
、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
同义词
。
春节习俗
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
龙神
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
上元节
、灯节。
元宵习俗
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端午又称
端阳
、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
端午习俗
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吉祥寓意的习俗有很多,以下是我了解的一些习俗∶
1.吃饺子∶在春节期间吃饺子(一般在北方地区),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未来。
2.送福字∶把带有“福”字的物品送给亲朋好友,祝福他们幸福安康。
3.压岁钱∶长辈给晚辈一些红包钱,辟邪驱灾,保佑晚辈平安健康。
4.守岁∶在除夕之夜守夜,迎接新年的到年,同时也可以辟邪驱魔。
5.点燃爆竹∶点燃爆竹声声响起,驱散一年的烦恼,迎接新年的到来。
6.打麻将∶在亲朋好友间打麻将,意味着家庭和睦、和谐相处。
7.放灯笼∶放灯笼象征着迎接新年、祈求明灯,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辟邪的方式。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部分吉祥寓意的习俗,不同地区和名族的传统习俗还有很多不同。希望的回答对您有帮助◟(∗ัᴗั∗)◞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襄阳过年的风俗和传统的相关内容。
襄阳春节的风俗和传统有:年夜饭、祭灶、拜岁、扫尘、办年货。
1、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2、祭灶,民间祭灶源干古人拜火习俗。
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
3、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4、拜岁,拜岁,年俗活动之一。
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
"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
而且太岁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
5、扫尘,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
民间称做"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
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6、办年货,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日
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
2024-03-13 0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