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

2024-02-05 07:43:54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

山西各地过年风俗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碰撞交融的文化区域,独特的地理文化生态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春节节日民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好的山西各地过年风俗,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山西介绍

山西分为晋北、晋中、晋南、晋西、晋东南五大文化亚区,各地区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涵深邃。

晋北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冲突交融之地,农耕与游牧在这里碰撞汇聚,春节民俗呈现出一种“混搭风”。晋中是农商文化区,明清晋商成为称雄全国的商帮,商业经济的繁荣为春节民俗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晋中春节期间有热闹的社火表演,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兼具北方的雄奇豪放和南方的柔和细丽,具有贯通南北之大气。晋南为古河东地区,古老的神话传说、原始的祭祀崇拜、神秘的傩舞表演在这里延续。晋西吕梁山区道教文化盛行,柳林县元宵节的“盘子会”,临县、方山各县的伞头秧歌就是此种文化的艺术展演。晋东南为古上党地区,它位于巍巍太行山脉,培育出了古老神奇的社火艺术,春节里以祈求各路神灵为中心的迎神赛社活动在村落乡镇上演。

晋北春节民俗

晋北主要指山西北部一带地区,处于桑干河、滹沱河和黄河流域的交错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盆地间隙分布。现在行政区划具体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共包括29个县区。晋北地处边塞要地,历史积淀深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长期以来形成了农耕、游牧、边塞、军事、佛教相互交融、包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晋北社火体现了独特的“古军事”文化特征,如朔州“踢鼓秧歌”,它源于武术竞技中的“太祖洪拳”,108人扮作梁山好汉除恶扬善。其中一幕是这样的:李逵从城楼上跳下,打开城门,救出众好汉,梁山众英雄甩膀亮势,踢一脚立势刚强,打一拳七步难防。再如火流星,亦称“耍火炭”“火蛋舞”。流星技艺由原始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成,它由舞者将一根绳索横放于颈后,手握绳中央,绳头两端各系彩珠或小碗状的铁丝笼头,内装木炭或棉絮浸油后点燃,舞起来像两个火球在夜空中旋转飞舞,故称“火流星”。白天耍时,碗内盛水,双碗在空中飞旋而滴水不漏,称为“水流星”。

晋北春节民俗还有着鲜明的佛教文化色彩,如腊八节传说、打冰人习俗等。春节期间,晋北有些地方民众还会在寺庙摆放供品,找僧道代替本人向佛祖祈求新年福运。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寺院在腊八节要施舍腊八粥;现在五台山作为旅游景区,还会举办五爷庙庙会。五爷庙建于清代,面积不大,却是五台山名气最大、香火最旺的地方。春节期间,山西境内甚至全国各地来此朝拜的信众接踵而至,尤其是正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争相前来。

晋北煤矿资源丰富,点旺火是当地春节期间的特色节俗。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旺火,以图吉利,预祝全年兴旺好运。旺火搭建一是要选煤讲究,精心将原煤切割成方块;二要造型美观,最终的形状是又黑又亮的宝瓶,保证燃烧时不塌陷,垒好后的旺火,远远望去,犹如硕大的花苞,吉祥喜庆,象征来年日子红红火火;三要逐年增高,垒“旺火”时,尽量比往年高一些,喻意一年比一年好。此外,煤矿各单位还要组织团拜等仪式。

晋中春节民俗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包括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和介休市等11个市(县、区),东依太行,西傍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晋中自古名家辈出,特别是明清时的晋商闻名海内外,如实业家乔致庸、渠本翘、票号创始人雷履泰等。晋中是晋商文化区,坐落着许多气势恢宏的商贾大院,如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等。

晋中地区春节民俗文化呈现出商业化特色,一些在外地经商的商人将其他地区的习俗带入家乡,如太谷宫灯,民间俗谣唱道:“南庄的架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铁棍爱煞人。”每到年节,商人们从外地带回宫灯,挂于自家的门庭之上,以此显示富贵,互相攀比,宫灯越挂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商户们正月挂灯、游灯、比灯的灯节习俗。宫灯主架用名贵木材制成,周围镶嵌有彩绘玻璃,造型精致美观,下方四周佩装彩穗,显得豪华气派。

社火表演中的“沈老爷坐轿”与晋商有关;太谷饼也与晋商关系密切。太谷饼,原名甘饼,始制于清咸丰年间,那时太谷富商云集,生活奢华,太谷城南沟子村的一家饼铺老板为迎合富商口味,反复实践,制成甘饼,这种饼甜而不腻,酥而不碎,软香可口,成为当地特色食品。

晋南春节民俗

晋南位于山西省南部,主要指山西省临汾和运城两个地区,位于汾河流域南端,东依太行山余脉,西靠吕梁山脉,紧临黄河。这里还是历史上的河东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山西蒲剧就发源于晋南黄河岸边的蒲州镇,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羽、“三王”(王通、王绩、王勃)、闻喜裴氏、薛仁贵、柳宗元等。晋南人文传说丰富多彩,如尧舜禹故事、蚩尤传说、牛郎织女传说、赵氏孤儿传说、薛仁贵传说等,不胜枚举,引人入胜。此外,一些标志性的'节俗文化空间,如洪洞大槐树、运城解州镇关帝庙、万荣荣河镇后土庙、芮城永乐宫等也都在晋南。总体来看,晋南春节民俗农耕文化特点突出,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精神紧密相扣。

晋南农业民俗特色鲜明,春节习俗体现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求吉心理。春节期间,浮山百姓特意蒸制花馍来供奉神灵,其中别具特色的是枣山、枣糕、石榴馍等。晋南春节文艺形式多样,有匼河背冰、跑鼓车、蒲剧等。背冰是匼河古会上一项古老而奇特的民俗活动,数九寒天,青年男子头裹红巾、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背着冰冷的大冰块,手中敲着鼓与铜锣,它象征着勇猛,是古时尚武精神的现代展演,是不畏严寒、敢于担当的非凡气度,是民众心中蓄积已久的力的迸发和美的享受。跑鼓车最初是军户遗民在节日闲暇时消磨时光、强身健体的竞技活动,后来逐渐成为正月里的固定表演项目。跑鼓车的车为木质大轮车,鼓因为所属院社不同而各异,表演前,整个村子分为东院、南院、西院、西北院和中院,各院推选出德高望重之人作为表演组织者,由组织者选择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拉鼓。跑鼓车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它昂扬激情,蓬勃进发,表现出当地民众的顽强刚毅、彪悍威猛与乐观奋进的精神风貌。

晋东南春节民俗

晋东南,顾名思义指山西的东南部地区,包括长治市与晋城市。长治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上党地区多山,早在上古时代,传说神农氏炎帝就曾在这里尝百草、驯养牲畜、发展原始农业。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上古神话,如女娲补天、神农采五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都在这里留下了遗迹与传说。晋东南留存有一些古朴的庙宇,供奉着富有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的神祇,如“汤王庙”“二仙奶奶庙”“三嵕庙”等。

晋东南的春节民俗中比较有特点的有迎神赛社和秧歌。迎神赛社是春节期间举办的社火活动之一。襄垣、武乡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唱出心里久久压抑的悲情苦衷,最初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挑高”的秧歌,由二人对唱,一手摇着响铃,一手拿着雨伞,见景生情,即兴编词,你唱我和,二人竞唱,声调越挑越高,后来,挑高秧歌与当地民间曲艺唱腔渗透,出现了一种“干板秧歌”;大约到了清乾隆年间,又发展成有一把“呼胡”伴奏、说唱故事人物的“地圪圈”(广场)秧歌。清末时,这种秧歌广泛流布在襄垣的北、中部和武乡的东部,从此,襄垣秧歌与武乡秧歌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地方把这两地的秧歌形式统称为襄武秧歌,如今襄武秧歌经过了多方面的改进,以演唱现代生活内容为主。

此外,晋东南春节期间的八音会、跑马排也别具特色。跑马排是阳泉市娘子关镇下董寨村春节期间特有的竞技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六上午,下董寨村民都会模拟古代快马加鞭传递公文、呈报军情的场景,在村子中央的青石古街上骑马纵情狂奔,竞争比试。下董寨的跑马独特之处在于马背无鞍韂,马腹无脚蹬,仅凭骑手坐稳马背抖缰驱马驰骋。这样高难度的危险动作,对下董寨人来说却手到擒来,无论是十多岁的童稚少年还是60岁的花甲老人,都能上马一展自己的英武雄姿。娘子关流传着一句俗谚,“宁肯一夜不睡觉,也不能误了跑马看热闹”,方圆百里的人们都在这天慕名而来一睹跑马风采,各大媒体也对这一盛大的民俗活动竞相报道,跑马排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晋西春节民俗

晋西是指山西省的西部地区,主要指吕梁市,位于吕梁山脉的中段,西边紧临黄河、直面陕西,东南靠近汾河。晋西处于吕梁山脉和黄土高原重峦叠嶂的山区,偏远、交通不便,传统风俗与历史文化保存较好,一些古有的民俗文化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影响较小,所以这里的春节民俗在许多方面具有特殊意义。总体而言,道教信仰在晋西非常突出,代表性的就是北武当山,素有“三晋第一名山”之称,供奉真武大帝,因此当地春节民俗具有浓郁的道教文化色彩,一些代表性的春节民俗如盘子会、醮纸、伞头秧歌等,其仪式内容都与道教文化传统有关。

柳林盘子会也叫天官会会、人口会会,每逢春节,各村都要在公地上搭设盘子、摆出九曲,特别是正月十五,人们围着盘子祭祀过后,堆煤塔、扭秧歌、吹唢呐、转九曲,可达四五万人。

文水县一带春节期间要搭建神棚,也称坛坛,主要是用木隔扇搭成像房子似的堂帐,祭祀供奉十殿阎君,并挂着逝者过金桥、银桥的图像,还有一些地狱的内容,上面印有生前作恶者上刀山、下油锅等情节。从正月十四至十六,当地民众围绕坛坛进行各种社火表演,祭神安神,目的在于规劝世人要积德行善,不做坏事。起点排行榜

晋西还有一些独特的春节民俗,临县伞头秧歌、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木偶、九曲黄河阵等,其中孝义皮影、汾孝秧歌、中阳剪纸、孝义碗碗腔等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

朔州春节元宵民俗表演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以文化为载体举行大量活动。节庆氛围浓厚,旅游市场充满活力。山西省朔州市在两个节日期间举行了大量的活动。今天,我们来看看朔州的春节活动。

炫味中国年——景上添花亮妆活动

利用新颖、独特、多样的灯光装点全省夜景,开展系列景观亮化活动,展示璀璨的花灯文化,活跃节日气氛。

时间:1月28日-2月22日

“福满任剑”怀仁县电子消防展

地点:怀仁市旺火广场

活动:市人民公园主题宣传灯展

地点:市人民公园

活动:朔州古城春节灯会

地点:朔州老城四街,崇福寺广场

活动:金沙植物园传统民俗文化灯展

地点:金沙植物园

活动:景德公园新时代现代科技灯光秀

地点:市景德公园

活动:神头镇风光灯光秀

地点:神女山和神头海

活动:市区沿街小广场小公园游园活动。

地点:朔州市沿街小广场小公园。

活动:金沙植物园传统民俗文化灯展

地点:金沙植物园

活动:怀仁县春节灯会主题灯光秀

地点:怀仁市主要广场和景点

活动:山阴县“迎新春,庆新春”主题灯会。

位置:山阴县的主要街道和商店

活动:应县“迎新春,闹元宵”大型灯会。

地点:应县旧第七中级人民法院内。

活动:右玉县广场公园主题灯光秀

地点:右玉县街道广场公园

活动:开发区广场公园主题灯会

地点:开发区街道广场公园

时间:1月28日-3月8日

活动:“平安平陆”迎春节,迎元宵灯会。

地点:平陆区主广场

活动:市人民公园主题宣传灯展

地点:市人民公园

品味中国年——名剧名曲演艺活动

主要展示文艺创作新成果,组织各种戏曲、话剧、民歌、音乐会、舞蹈等视听盛宴。

时间:2月11日-2月25日

活动内容:春节、元宵节惠民文艺演出。

地点:朔州文化艺术中心

时间:2月17日-2月20日

活动内容:右玉县“春天的梨园”优秀地方传统剧目展演。

地点:右玉县汽车站广场

时间:2月18日-2月20日

活动:正月十五“唱戏”

地点:崇福广场大舞台

活动:山阴县春节戏曲晚会

地点:山阴县九街广场舞台

活动:应县新春戏曲展演,传统优秀剧目展演。

地点:应县公共广场。

屠中国年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提炼年俗元素,组织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开展以看灯会、看社火、逛庙会、看舞龙、听花鼓等活动为代表的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表演。

时间:1月28日-2月22日

活动:古镇新春民俗园文化展

地点:朔城古镇

时间:1月28日-3月8日

活动:平陆区“侧墙下的故事”迎新春文物展。

地点:平陆区博物馆

时间:2月11日-2月20日

活动:“绿洲上的美丽朔州”朔州市首届主题摄影展

地点:城市文化艺术中心

时间:2月11日-2月25日

活动内容:怀仁市“吉星赵高”农村文艺系列活动。

位置:怀仁县所有乡镇

时间:2月12日-2月22日

活动:“古镇印象”摄影展

地点:朔州古城

活动:山阴县春节戏曲晚会

地点:山阴县九街广场舞台

活动:应县新春戏曲展演,传统优秀剧目展演。

地点:应县广场公园

时间:2月14日-2月20日

活动内容:平陆区“春困早来”地方戏剧、歌舞展演周活动。

地点:平安陈子广场东瀛寺东风剧院

活动:山阴县元宵节街头表演。

位置:山阴县主要街道和城镇

活动内容:开发区元宵节民俗灯会

地点:开发区办公楼前

拾味中国年——传统技艺展示活动

打开尘封的时光宝盒,寻找童年记忆,组织传统技艺展示活动,传统技艺展销会,用现代营销包装传统技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传统技艺。

时间:春节后

活动内容:山阴县清新春书画展和手工艺展

地点:山阴县华盛酒店一楼

时间:2月11日-2月20日

活动:应县民间“金唢呐”比赛及传统娱乐活动。

地点:应县文化活动中心

时间:2月11日-2月25日

活动:2008年应县“两节”乡村记忆展。

地点:应县文化中心

魏中国年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文化艺术表演迎新春,以文化下乡、娱乐晚会、歌会、票友会、秧歌会、文化论坛等形式送表演、送文化、送温暖、送祝福,为基层群众提供多种文化服务,全面营造中国朔州文化旅游浓厚氛围。

时间:12月8日-2月底

活动:朔州市迎新春体育赛事。

位置:全市范围

时间:1月6日-2月22日

活动:文化进万活动。

位置:全市范围

活动:在100场基层活动中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地点:城镇(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

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农”集中示范活动。

地点:朔城区

时间:1月16日-1月30日

活动:“春来大地,人间喜气洋洋”,写春联,送祝福。

地点:朔城区文体中心

时间:1月16日-2月12日

活动:“书香草根阅读梦”全民阅读活动。

地点:每个乡镇和社区

时间:1月16日-2月22日

活动:“桃李争艳春满园”校园儿童画展

地点:朔城区文体中心

活动:《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书目推荐阅读活动

地点:朔城区文体中心

活动:“春来大地,人间喜气洋洋”,写春联,送祝福。

地点:朔城区文体中心

时间:1月27日晚8点

活动:右玉县春节联欢晚会“春意盎然”

地点:右玉县职工活动中心

时间:1月27日-2月22日

活动内容:图书推荐活动,宣传红色文化主题

地点:市新华书店

时间:1月28日

活动:“中国德祥幸福怀仁”第三届春节联欢晚会

地点:春节前的怀仁体育馆。

时间:1月28日-3月8日

活动:山阴县公益片下基层社区活动。

地点:山阴县乡镇、村、社区。

活动:“新时代、新面貌、新作为”主题宣传标语悬挂活动。

位置:平陆区主要街道、乡镇主要街道、公交车站。

活动内容:平陆区“红色传承”公益片下基层社区活动。

地点:平陆区乡镇、村、社区。

活动:《魅力平陆》3D电影放映活动

地点:平陆区景德文化活动中心大剧院

时间:1月30日-2月27日

活动:朔州讲堂民俗文化公益讲座

地点:城市图书馆

活动:“奖学金为县,全民阅读”读书月

地点: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乡村书店。

时间:1月31日

活动:朔州春节晚会

地点:朔州广播电视台1号演播室

时间:春节前

活动:平陆区儿童春节联欢晚会

地点:平陆区景德文化活动中心大剧院

活动:山阴县春节综艺晚会

地点:山阴县政府二楼报告厅

时间:2月2日

活动内容:平陆区“讴歌新时代,欢乐双节”文明创建活动暨春节联欢晚会。

地点:平陆区景德文化活动中心大剧院

活动:春天

活动:公益片下的基层社区活动。

地点:城市地区的城镇和社区

时间:2月11日-2月20日

活动:应县“人民大舞台,人民好声音”卡拉ok歌曲大赛

地点:应县蓼带街广场南口

活动:“共筑中国梦”朔州文化活动图片展

地点:城市大众艺术博物馆

时间:2月14日-2月20日

活动:“春回大地”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文艺演出。

地点: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

韵味中国年——翰墨精品展览活动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文体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举办摄影、书法、美术、剪纸、年画、春联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展览,举办书友会、亲子读书会等活动,增强群众获得高雅艺术的意识,展示新时期朔州发展建设的辉煌成就。

时间:1月8日-2月22日

活动:春节、元宵节女性艺术作品展

地点:城市图书馆

时间:1月13日-2月4日

活动:写春联送祝福。

地点:平陆区部分乡镇。

时间:1月28日-2月2日

活动:“新年快乐,福临万家”写春联,送祝福。

地点:市区部分乡镇、社区、厂矿。

时间:1月28日-2月22日

活动:2008年应县新年书画摄影展。

地点:城市博物馆

时间:2月11日-2月25日

活动:右玉县“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迎新春书画展

地点:右玉县文化体育中心

时间:2月12日-2月22日

活动:“丹青宋盛世,翰墨颂新风”春节书画展

地点:朔城文化中心二楼

体味中国年——冬季特色旅游活动

坚持‘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时段旅游’的理念,组织冬季特色旅游活动。依托冰雪季、灯会、庙会、新春祝福、年味美食等体验活动,推出温泉休闲游、冰雪主题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等特色旅游活动。

时间:1月28日-2月22日

活动:朔州冰雕艺术展

地点:市人民公园

活动:“激情朔州”温泉冰雪休闲节

地点:右玉县怀仁市朔城区

美味中国年美食品鉴活动

积极推广年货,展示朔州独特的餐饮文化,开展美食大赛、年货会、小吃街等活动,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推出团圆饭、年夜饭、风味餐、手拉手礼品、拜年、小吃、纪念品等。具有浓郁的年俗文化,让游客享受舌尖上的饕餮盛宴,体验不一样的年味。

时间:1月28日-2月20日

活动:美食品尝活动。

地点:朔州老城四街,崇福寺广场

爱中国年免票促销

时间:1月28日-2月20日

活动:门票打折和免票

地点:应县木塔、崇福寺、金沙滩、花园生态园、桑干河欢乐谷、各大滑雪场。

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

炸三道,又名砍三刀,流传于我省忻州地区的

五台

、定襄、

原平

、代县一带,因成形时在面上留有三道刀印而得名,是当地老百姓正月里的花样主食之一。

炸制炸三道,以100克黄米面为例,需准备400克玉米面。不愿吃玉米面的可用

白面

代替,白面和黄米面做的口感更好。但是,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考虑,保留一部分玉米面为好。辅料有:红糖80克,食盐、

碱面

适量,炸制用油500克。

炸三道炸制前需要发面。发面方法和蒸馒头、蒸窝头一样,将黄米面、白面、玉米面放在盆内搅拌均匀,加入面酵子,用温水和面,和成面团,放置温暖处发酵。发酵后放适量碱中和酸味,再放入红糖和盐揉匀就可成形了。

成形时,取面团于案板上,将面团搓成胳膊粗的条后按扁,约1厘米厚、10厘米宽,再间隔1厘米左右切成短条,然后用刀刃或顺条或横条轻轻切三道印子,就是炸三道的坯子了。

炸制的要点是油温的掌控,不可过高,控制在六七成热为宜。生坯入锅后炸至红黄色时即可捞出。

炸三道是正月里早晚的主食,多与年馍、折饼、饺子、馏油糕等同馏,好让人选择,各取所爱。这样安排饮食,不仅花样多,看上去也很丰盛。

炸三道色泽红黄,油香四溢,筋软顺口,风味独特,是农村娃一年一盼的面食。春节已经临近,吃厌白面、大米的人们,不妨炸制一些尝尝,一定会让你的春节别开生面,食趣横生。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朔州有什么习俗在春节 山西朔州的油炸三道子的做法”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