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

2024-02-03 00:27:29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

初七的习俗?

初七的习俗有:家长不能教训孩子,吃饺子,顶八卦,戴人胜,捞鱼生,摊煎饼,登高,土地庙送灯,吃面条,吃七宝羹。

正月初七,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扩展资料:

描写初七的诗句:

1、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魏晋·张望)

玄云敛夕煞,青阳舒朝愥。

熙哉陵冈娱,眺盻肆回目。

2、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

(南北朝·阳休之)

日照前窗竹,露湿后园薇。

夜蛩扶砌响,轻蛾绕烛飞

3、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南北朝·阳休之)

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

风生拂雕辇,云回浮绮翼

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

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

摊煎饼

中国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正月初七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起点排行榜

正月初七戴人胜

人日节时,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正月初七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正月初七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七吃面条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正月初七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

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

1、戴人胜:古代人大年初七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2、吃七宝羹:大年初七是“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3、出游登高:在古代大年初七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4、吃面条:大部分地方在初七这天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整理的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起点排行榜。
与“传统民俗:正月初七有哪些重要习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