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09:42:50 | 起点排行榜
在镇江习俗中,探亲访友,常用蔑络包扎徙儿馈赠。 它"六角峥峥"齐齐整整以示吉利。 携带齐儿出门有:"东门走到岘山岑,北门走到九里街,齐儿能发出阵阵幽香"之说。
农历二月初八饺子节,“二八月吃了饺子病不发”,是为了纪念镇江鹤林寺开山祖师马和尚的。
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
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
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
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
饭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
金山寺撞钟——祈求平安。
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
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
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
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
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财神。
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
二月二:龙抬头。民谣: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家来吹笛子,接不家来哭鼻子。
二月八:家家包饺子,民谣: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农村妇女多以荠菜花插鬓角。
清明节:上坟祭祖,门插柳、放断鹞。
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
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
网,午后看赛龙舟。
六月六:民谣:六月六(镇江方言六读作LAO),家家门口晒红绿(镇江方言绿读作LAO)。
七月七:俗称“七巧节”,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乞线。
七月半:城乡居民轮流举行“盂兰会”街上放焰口,河里放花灯——敬祖宗。
中秋节:家家要团圆,炕饼子,吃月饼。入晚,供桌上摆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饼,点宝塔斗香,焚
香拜月。
重阳节:重阳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饮“重阳酒”,持鳌(螃蟹)赏菊。
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饭、菠菜豆腐汤,
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时已到烘火季节了。
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锅,选上好的芋头、花生米、红枣、白果、莲子、栗
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煮粥,馈赠善男信女。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纸马、扎竹桥,供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冬至:又称小年,这天要祭祖,塾馆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
饮食习俗:
早餐喜锅盖面,伴以肴肉、蟹黄汤包,早茶。中晚餐大米为主,传统家常名菜有:三鱼两头:
刀鱼、鲥鱼、回鱼、清蒸狮子头、拆烩鲢子头,东乡的羊肉、扬中的三芽菜烧河蚌,还有芦篙苔肉丝,
清蒸螃蟹,菊花脑蛋汤,韭菜螺蛳头等等。
喜事一定要有整条鲢子头——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丧事忌用鲢鱼——年年有丧。
婚嫁习俗:
这里介绍的有些习俗已经不存了,现时的婚嫁已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了新的含义。
大概的程序是:庚帖,由女方用红纸写明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男方也写明了一起去“合婚”,然
后开始“议婚”、下聘、择日、迎娶、回门、会亲。
其中的过程有许多讲究,如:婚礼的日子要逢六,接嫁妆需要六个人,暖房要有童男子压床,开门要有
开门封(红包),进门要喝三早茶,鞭炮不断催轿,姑娘出门要换鞋,舅舅背外甥女出门,到男方要新
郎官背进门,近郊农村在大门前还要铺上新麦草——意为走金光大道,挑馒头——蒸蒸日上,闹公太爷
——不闹不发的习俗,等等。
生日习俗:
小孩满月,百露,抓周,逢十、二十、三十大庆,俗语:三十不做,四十不发,花甲以上大
寿要闹寿,中面晚酒,送寿幛、寿面,讨寿桃、寿碗,寓意:讨寿添岁。
PS:有些问人家的,有些网上找的,希望你满意。
一、饮食
1.蒸包子
2.腊八粥
3.灌香肠 腌腊肉
二、生活
1.镇江人过年通常会“掸尘”。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嘛。到了过年,他们通常会把屋子里边边角角的灰尘全都掸掉。
2.祭灶
每年呢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而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3.买年货
到了春节买年货是必不可少的,镇江人也不例外。通常年货有瓜子、花生、糖果等。
4.添新衣
添新衣应该是中国春节的传统。每当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穿上漂浪的新衣服,一起迎春节。
镇江地区过小年的习俗
掸 尘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拜灶王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贴窗花
窗花多以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题。
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饺子
过小年,民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
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起点排行榜
蒸包子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包子。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萝卜馅、豆沙馅、青菜馅、.....小伙伴们,看着这些有没有流口水的冲动啊~蒸包子也寓意着“蒸蒸日上”,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沐浴理发
小年时,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外,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洗浴、理发,褪去过往的晦气,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山西春节习俗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大年初七,人寿
春节临近,各地都有哪些习俗吗?在咱们这里春节的前半月都要熏好腊肉以备正月待客,但随着农村也渐渐步入了快生活的经济时代,没多少人养猪了,杀年猪的习俗正在慢慢的消失。外出务工的人基本上到临近春节才回家,一些传统的习俗不怎么过了!家家户户临近春节的这几天都要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喻辞旧迎新。春节的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鹅,早上备上香烛、供品祭拜祖宗天地,临近中午一两点贴门神、春联、挂红灯笼,下午
过年的习俗有哪些年初一开春吉祥◆以干支定开正时间,时间一到燃放鞭炮,象征赶走年兽;并在神明前供奉甜汤圆,以示开春。◆穿新衣新鞋,代表万象更新!还传说穿上红色内衣,全年都会“鸿运当头”。◆到庙里祈福,同时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朝吉利方向前进,认为可招来好运!◆为祈求年年益寿,神坛上的香烛必须终日明亮。◆亲友相互往返拜年,道吉祥恭喜,祝福对方来年顺利、身体健康
过年有哪些坏习俗?1、劝酒很多地方一到过年亲朋好友聚餐都有劝酒的习俗,却不知道有些人是喝不得酒的。例如:在服用头孢等药物的朋友,在喝酒后的15分钟到1小时可能就会出现头痛、胸闷、心悸、恶心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丧命。其次就是喝酒爱上脸的朋友,体内就缺乏一种酶,导致乙醛代谢不畅,堆积在体内,出现头晕、脸红、恶心等不适反应。特别是肝功能不好、孕妇、哺乳期的产妇、孩子、开车的人都最忌讳沾酒,
各地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各地春节的习俗有1、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2、捏油灯: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3、剪春幡: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4、跑
中国过年有哪些习俗中国过年有这些习俗1、贴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2、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
潮汕过年习俗有哪些?潮汕过年习俗有如下:一、贴门神、春联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二、送压岁钱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
过年吃的习俗有哪些?东北春节习俗:在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黏豆包、做豆腐。黏豆包多由大黄米做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西北春节习俗: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豫南春节习俗: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