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10:19:20 | 起点排行榜
古代玉名:
1.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幸福的到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明清圆雕件及玉牌子常用此图案。
2.鹤鹿回春:鹤鹿与松树。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有富贵长寿之说。多见于玉插屏及玉牌子。
3.二龙戏珠: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还有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宋代至清代均有出现,圆雕、玉牌均有。
4.流云百福:云纹、蝙蝠。见于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烟壶上亦见。云纹形似如意,表示绵延不断。流云百福,即百福不断之意。
5.鱼龙变化: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一龙首鱼身,一鲤鱼翻越于龙门之上。古代传说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的额头,都是没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有圆雕动物,有玉牌子,明清常见。
6.福寿齐眉:蝙蝠、寿桃、荸荠和梅花。多见于玉牌子上。
7.松鹤延年:鹤和松树。《字说》:“松百木之长。”《札记?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象征长寿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多见于玉插屏及玉牌子。
8.喜上眉梢: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古人以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见于清代花插及玉牌子上。又,图案为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有清代圆雕件及玉牌子。图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蛛”。多用于玉牌子上。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者,称之为“欢天喜地”,见于明清圆雕。两獾相嬉,叫“欢喜图”,明清圆雕;两童子笑颜相对者,称之为“喜相逢”;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叫“四喜人”,圆雕玉人多用。
9.马上封侯:一马上有一蜂一猴。以马上封(蜂)侯(猴)寓比立即升腾的愿望、图案为一大猴背小猴者,称“辈辈侯”;一枫树一印一猴或一峰一猴抱印者,称封侯桂印、挂印封侯。多见于圆雕玉马及带钩,明清常见。
10.喜报三元:喜鹊三、桂元三或元宝三。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试之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升腾仕取之阶梯,喜鹊是报喜之吉鸟,以三桂元或三元宝寓意“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升腾的图案。此外还有 “三元及第”、“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图案。见于明清玉嵌饰及玉牌子。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经历过三个巅峰时期:新石器时期、汉代、乾隆年间。
1、中国玉器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新石器时期。
中国玉器的萌芽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今天的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很可能就是中国古代玉器最早的发源地。中国玉器早期的发展进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玉文化分布区域主要有三大板块。
一是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的东北、华北地区的夷玉板块。二是以良渚文化玉器为代表的长江以南中部地区的越玉板块。三是以齐家文化玉器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的羌玉板块。
2、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汉代。
西周至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而玉器发展到汉代时形成了第二个高峰。因为的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君子“比德于玉”等一系列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使玉器除了继续承载着祭祀天地的功能外,又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重要物质载体。
3、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是清代乾隆年间。
随着唐宋元明之后玉器加工工艺和技法日臻完善,玉雕艺术逐渐步入程式化发展的阶段,各种玉雕技法和艺术理念的日渐成熟,进一步促进了玉器生产的蓬勃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清政府用兵西域,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之后,打通了和田玉运往内地的通道,恢复了和田玉料的供应,从根本上解决了玉雕材料的来源问题。
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
古代玉器由于其自然特性、使用特性和人文特性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传承力和连续性。这在古玉的造型工艺、用玉制度和思维观念等方面都有显示。
虽然不同时期不同玉类及其各个细部的演变、快慢节奏、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等各有不同,但在变化中有不变,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如周礼所记“六器”与“六瑞”的基本类型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大都已出现。
特别是,璧与圭这两种古代玉器中最重要的祭玉与瑞玉,它们的造型和组合见于史前,大约在汉代定型,一直延续到明清,从形制到组合都无大变化。夏、商、周三代到两汉时期龙与凤的题材及组合,其形象也可追溯到史前时期。
历史上有名的玉佩
历史上有名的玉佩,现在的玉石非常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因为玉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有玉养人人养玉的说法,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历史上有名的玉佩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有名的玉佩1
1、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唐代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唐代李白的《古风》中提到“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意思是虽然三度献给楚王,但宝玉被弃置不采用。
据战国时期,刘向考订的《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周国有砥厄,宋有结绿,梁国有悬愁,楚国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2、蓝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蓝田是葱岭玉的别名,也被误以为是西安的蓝田玉。
扩展资料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由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明清是另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时民间盛行佩带各种玉佩饰。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带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
翡翠也是在清早期流入中国的。但由于翡翠石料一般较为细小,所以多用来做介面,耳环等小件器。我们现今看到的大部分玉佩饰都是明清两代的产物。
历史上有名的玉佩2
和田玉
和田玉从中国的历史来说绝不是一统天下的。最有学术价值,最有文物价值,最有收藏价值的玉器里面,很多根本就不是和田玉。因为在中华文明形成阶段,孕育文明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和长江流域中下游,根本不可能与西域进行交通,和田玉料也就无从谈起,但玉器也要照做,自然是使用其他玉料。和田玉的正式大规模使用是从西周时期(虽然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中有一部分被认为可能是和田玉,但毕竟在总数中是很少一部分,不能视为已经开始成规模使用)开始,彼时中原与西域地区交往通商,开始有成规模的和田玉料流入华夏文明地区。经过与之前使用的地方玉料比较,发现和田玉确实从各方面来说是最优秀的,从此和田玉开始占据中国玉舞台的中央。
之后的各个时期,中国中原地带的势力,对西域一带的掌控时强时弱,和田玉料对中原的供应能力也就有高有低,相应地,和田玉自然不可能包办所有玉器。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玉料的供应不再成为问题,和田的玉料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从而使得汉玉基本上都使用和田玉。于是汉代成为中国玉器的一个顶峰,从它的工艺,到它的精气神,达到了一个峰值。这样就造成了和田玉从汉代开始,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了最高等级的一个玉种。自此各个朝代,高等级的玉器就是和田玉为大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特例,就是辽代,辽代的玉器基本用的是东北的地方玉,也可以叫草原玉,这也是一种闪石玉,硬度较高,但是它的光泽和油性比较差。当然,辽代的高等级玉器也还是使用和田玉,但是它的一般玉器确实基本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原玉。
岫玉、河磨玉
另一个大的玉产区是辽宁地区,出产的是岫玉,在辽宁省岫岩县一带。实际上岫玉是个大概念,有狭义上的、广义上的之分。广义上的说,凡是在那个地区出产的玉都应该称为岫玉,不过在所有的重要的玉产区里,岫岩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同时存在两种在地质学和宝石学上完全不同的玉种。一种是狭义的岫玉,就是现在在大街上经常看到的大的雕件,绿颜色的大玉雕件,也有发姜黄色的,叫做辽宁黄玉摆件,这些都是岫岩玉。岫岩玉的主要成分是蛇纹石,而不是和田系的透闪石以及阳起石。岫岩玉的摩氏硬度4.8~5.5,相对和田玉它是软的,就经济价值来说岫岩玉远远低于和田玉,岫岩玉通常用来制作较大摆件,因为用它制作小型器物或饰物是卖不上价的,只有加以精湛的技艺和设计形成艺术品才具有较高的价值。
河磨玉
从广义来说岫玉里面还有一种,也产自岫岩,叫做河磨玉,收藏古玉的称古河磨玉为老河磨。现在因为和田籽料暴涨,便有人说河磨玉就是岫岩玉里的籽料,这是一种偷换概念。为什么呢?不错,它基本产自河床,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与和田籽料的出身是一样的。但它与岫岩玉则完全是两个东西,岫岩玉是蛇纹石,而河磨玉与和田玉一样是一种闪石玉。河磨玉的摩氏硬度、矿物学成分、化学成分都与和田玉相差不多。因此,河磨玉的品质和油润度都与和田玉相近,自古就是名贵玉料,且为中国最早使用的玉料。它与和田玉的区别主要在于颜色和透光性,河磨玉基本上没有白色的。它是什么颜色呢?绿色、黄色,甚至有一部分深绿和达到将至蓝色。如果有一些玉器,它的颜色是发草绿色,或者发黄,这种黄不是正黄而是偏一些草黄,还有的'时候会有发点墨绿色的玉器,硬度又非常的高,手感接近和田玉但透光性明显低于和田玉,基本上就是辽宁岫岩的河磨玉。
南阳玉/独山玉
第三个主产区是在河南的南阳,称为南阳玉,也叫独山玉。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悠久的产地,开采时间相当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被开采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玉器,大家都应该知道——和氏璧。说到和氏璧,就要说《完璧归赵》,从我们上中学学这篇课文开始,就给了我们所有人两个错误的概念。
第一,大家以为和氏璧是璧,在中学课本《完璧归赵》的插图上,蔺相如捧着一个东西,要往柱子上砸,秦王在那边惊恐地看着。他捧着的那个东西,被画成一个战汉时期非常著名的大型出廓璧形象,这完全是一个外行因文生义的臆想,因为它不是一个璧。璧是用来礼天的,天是最高的。璧用来礼天,相应地,璧在玉器里面的等级就非常高,在古代作为礼器的璧基本上都是采用最好的玉料制作的,以至于可以用璧来指代所有的好玉。我们通常说的白璧无瑕不是说一个玉璧没有瑕疵,没有斑点,它指的是一块很好的白玉,上面没有瑕疵,但这块白玉可以是任何形象。所以如果和氏璧确曾存在,那它不是璧。因为据说和氏璧最后被制成了传国玉玺,此说法见于唐朝张守节所撰的《史记正义》,后来被作为《史记》的注:“正义崔浩云,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韦曜吴书云玺方四寸,上句交五龙,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光印的部分就四寸见方,汉尺一寸等于2.31厘米,那么光印的部分就要9厘米厚,更何况上面还带五龙钮,它就需要玉坯更厚。如果它是一块璧的话,璧的基本形状是片状的,自古制玉工艺都是减料成形,一旦开好了坯是片状的,就绝不可能再做成一个方块状——厚度不够了,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和氏璧也绝不是璧。实际上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怀疑过和氏璧是否真的存在过,就是因为有这个明显的逻辑错误。根据和氏璧的故事,卞和献这块东西,到最后剖开,发现是好玉,它其实就是一块原石,明确地说是个大独籽,所以蔺相如应该是捧着块大石头在吓唬秦王。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第十八》里有一句话:“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者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如此厚达一尺的一块玉料倒是正与传国玺的尺寸对应。
第二,和氏璧如果确实存在,它也绝不可能是和田玉。因为楚国距离和田地区路途遥远,中间隔着晋、隔着秦,不大可能得到大的和田独石。这块原石产自楚国,故事中说它产自荆山,也就是襄樊地区,不过那个地区确实不是一个传统的玉石产区。1921年,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石雅》一书中,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即拉长石。不过到今天,我们很难想象一块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昂贵的玉石其实不是玉,只是一种完全不符合东周时代既定玉器审美标准的斜长石。楚国在她的国土里,最大、最有名的产玉区是南阳,西周时南阳地区有鄂国、吕国、谢国、郦国、蓼国、缯国、鄀国等众多诸侯国,到春秋初年,楚国强盛,这些小国逐一被楚所灭,这个地区遂属于楚国。所以很有可能和氏璧的原石是一块南阳玉,至于荆山的记载则可能是附会,毕竟当时襄樊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地区,而南阳是边缘地区(实际上南阳距离襄樊也并不算远,只不过一百多公里,即使对于东周时代,进行玉石的输送难度也不为大)。如果是这样,它的颜色就极可能也不是白色的,因为南阳玉的主流不是白色的,南阳玉里面有多种色调,以绿、青、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而白色玉只占南阳玉的10%左右,和氏璧很大可能是青绿色的。
其他的历史名玉
从古代到现代还存在的大的玉产区就是以上这三个地区了。当然在古代,除了这三个地区外,还有两个地区是名噪一时的名玉产地:一个是陕西的蓝田。蓝田玉在古代,尤其在战国以前,是非常重要的玉种,特别是在西北方向的几个原始文化里面,甘肃的地方玉和蓝田玉是主要的玉料。不过,有关蓝田玉还有一个说法,在《天工开物》里记载:“凡玉入中国,贵重用者尽出于阗、葱岭。所谓蓝田,即葱岭出玉别地名,而后世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其岭水发源名阿耨山,至葱岭分界两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绿玉河”。按这个说法,在古代有过两种蓝田玉。一种是陕西西安附近的蓝田所产之蛇纹石玉;一种是出自于葱岭的白玉或碧玉,实际还是和田系的玉石,应属闪石玉。再一大玉种是江苏溧阳梅岭闪石玉,这个玉矿现在基本绝矿没有了。著名的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料基本上来自两个地方,一小部分是通过龙山文化从北方传来的河磨玉,而大部分就是环太湖流域就地取材的梅岭闪石玉。不过到了现代,包括蓝田玉、扬子玉、西峡玉等都被统称作地方杂玉。
历史上有名的玉佩3
凤形佩
新石器
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出土。
器呈牙白色,卷曲状,作首尾相衔团凤形,镂空透雕。头顶有勾形长冠,圆眼,尖喙,肩连双翼,短翅,长尾。尾部又分为双叉,其中一叉与凤头相连,爪卧于腹下。玉凤翅膀用阳线琢出羽翎纹,凤尾部上方琢一圆孔。
凤是古人创造出的瑞鸟,也为图腾。凤在古代历来被看作是神鸟。拥有它的人是有权势者或为显贵,也可能是负有通神职责的巫觋,佩戴它来与神灵沟通。
此凤造型秀美,构思巧妙,姿态活泼,非常注重细部的刻画,以镂空透雕并采用减地凸起阳线的雕刻技法,线条流畅,雕刻绝妙,代表了石家河文化玉凤雕刻的最高水平。
腰佩宽柄器玉人
商
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黄褐色,圆雕。玉人呈跪坐状,双手放于膝上,头上梳长辫一条。头顶戴圆箍形冠。头顶部有一对左右对穿的横穿孔,穿孔前还有一深孔。脸形很长,下颔较尖并上翘,长眉,臣字形大眼,阔鼻,嘴紧闭,头两侧方形耳。身着交领对襟长衣,腹前悬一长“蔽厀”,穿鞋。腰部近左侧佩一宽柄器,柄端上部为卷云形。
此玉人衣着华美,纹饰绮丽,神态威严,气质不凡,特别是腰间佩带的宽柄形器,形制特别,玉人的冠饰尤为奇特,根据卷筒上所刻纹饰,很像丝绸制品,形制优美。故此件玉人是殷商玉器中较为珍贵的一件,为研究当时商人冠饰、发饰及服饰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玉兔佩
西周
两件玉兔形状基本相同,绿色,体扁薄。玉兔呈伏卧状,侧视,圆眼,长耳后伏,嘴紧闭。翘尾,臀部肥硕,前后腿屈卧,刻出爪纹。用明刻线勾出身体各部位轮廓,嘴穿一透孔,两面纹饰相同。
片雕,线条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质朴可爱。这种形状的玉兔,在周代较为多见。玉兔纹最早见于商代。西周时期琢玉风格与商代有所不同,其造型生动,突出主要特征,线条遒劲有力,流畅自如,纹饰有繁、简之分。
玉蚕佩
西周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704号墓出土。玉纯白色,器弯曲呈弧形,上粗下细。头部较圆,上有向外突出的双目。头下方雕刻爪纹,爪前后钻有一通透小圆孔。从头部向下,身体逐渐变细,到尾部呈尖状,身躯雕刻七条阴线纹,越往尾部阴线纹越密,代表身躯。头中部两面对钻一圆孔,可供系佩。造型生动逼真,玉质洁白,纯净光润,应为羊脂白玉。雕刻技法纯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并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世界上唯一生产丝绸的国家。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养蚕业已经很普遍,遍及东西南北广大地区。许多墓葬均出土大量玉雕蚕,形状有直身形,有弯曲形、璜形等。有的墓还出土了丝绸残片。这些实物资料充分说明这段时期蚕丝业一直很发达。
玉人骑兽佩
战国
河南省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玉为灰白色,上有褐色小斑点。圆雕。一孩童跪地,骑一卷尾似虎伏兽。
造型生动优美,人物眉清目秀,花纹精美,线条细如毫发,流畅自如,制作精绝,描绘出当时贵族小孩的神态。孩童所梳的发式称为“总角”。这是男、女未成年孩童的发式之一。
玉龙佩
战国
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玉为青绿色,局部有褐色沁。器呈“S”形状,唇上翘,口微张。器身满刻卧蚕纹,两面纹饰相同。背部上方有并列两透孔,可佩系。此种形状的玉龙,是战国时期较流行的典型器之一。
战国时期的玉龙,无论在制作技法、造型花纹等方面,都脱离了战国以前的规范,千姿百态,独具时代风格。出土龙形佩较多。战国时期,龙的形体更长了,形体多为“S”形,曲折弯转,自然流畅,动感强烈,形态各异。纹饰多为谷纹和云纹等几何纹饰。头上的龙角与耳形十分相近。
玉镂雕龙纹佩
战国
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玉为碧绿色,体扁平。龙的躯体作卷曲状,龙首与尾向上勾卷,身躯向上弯拱。独角,扁圆眼,嘴微张,龙身中部较宽,近尾处分为二叉,一尾向龙背部弯曲,另一尾向下,在龙下腹部弯曲。龙首下颚、龙足、龙尾与龙身相连处,都雕刻成镂空状。通体雕刻单阴线卧蚕纹,龙身中腰处钻一孔,可供系佩。
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到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
玉螭虎食人佩
战国
玉为青色,镂空雕刻。两面纹饰相同,器表面残存有朱砂痕迹。器中部雕刻一螭虎,身躯卷曲蟠成环的形状。螭虎头部伏于一赤裸的女人身上,好似正在吞噬人的腹部。螭虎头部有双耳,菱形大眼,用其右爪抓住人的左臂,左爪抓住人的左腿。螭虎躯体两旁,镂空两个带有飞翼的神人。神人面部与被食人的面部神态祥和且肩生羽翅。
这种螭虎噬人的形象,可能和古代神话故事有关,经神虎食人后,凡人变成天上仙人。此器不仅是战国时期艺术价值极高的玉雕精品,而且是研究战国时期祭俗文化、仙化升天思想的珍贵实物资料,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透雕璜形螭纹玉佩
汉
白玉,体扁平。璜形,镂空雕刻,两面纹饰相同。器通体镂雕两条螭纹,长角双耳,细眉圆目,鼻部下凹,螭身镂空雕刻,身饰“二”字纹及羽毛纹。玉质纯净,白润剔透,器表面光滑而平整,纹饰精美,线条流畅。用隐起、镂空和阴刻等雕刻技法,纹饰华丽,雕刻技法娴熟,艺术气息浓厚,是汉代典型的璜形玉佩,是汉代玉雕中精品。
透雕双螭纹玉佩
汉
青玉,有黄褐色沁。体扁平,略成弧状长方形,镂空雕刻。中心有一椭圆形孔,两端各雕一螭纹,首尾衔接。螭脸部像猫形,独角,耳部外侈,宽眉宽鼻,眼紧靠眉、鼻处,呈方圆形,鼻部有波折纹饰。身体蟠曲缠绕,镂空雕刻。
古代著名的毒酒“鸩酒”,是用什么鸟做的酒?古代皇家专用的著名毒酒“鸩[zhèn] 酒”,自然是用鸩鸟的羽毛炮制的毒酒,这种鸟在历史中经常运用,从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里就出现这种鸩鸟,明清之后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今天的我们已经看不过这种鸟类了。接近于鸩鸟的鸟类说起“鸩酒”,我们经常可以从影视剧看到,皇帝看谁不顺眼,就赐谁一杯鸩酒,然后被赐酒的人还要谢圣上的恩典
投石车的发明投石车并不是刘晔发明的,而是袁曹在官渡相持的时候,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然后刘晔献计用投石车破高橹。三国演义里其实没有提是刘晔发明的。后来经过马钧改进,进一步完善。投石车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战车的一种。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
古代,人们常用什么工具来计时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主要有:圭表刻漏沙漏浑天仪水运仪象台大明灯漏
内蒙古特产有哪些?内蒙古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内蒙古特产有马奶酒、内蒙奶酪、蒙古馅饼、哈达饼、奶豆腐、蒙古馅饼、巴林石、风干牛肉、木碗、蒙古奶茶等。马奶酒:其又被称为“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是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马奶酒起源于春秋时期,极盛于元,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已有两千多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佳酿。内蒙奶酪:俗称“酪蛋子”,主要是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
古代乡镇门口的高大的牌子叫什么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古代有哪些知明建筑古代知名建筑多了去了。这里列举几个例子:1、大明宫。唐朝的皇宫。后唐朝末年朱温挟
时代少年团代言的品牌有哪些TNT时代少年团目前代言的品牌有:1、韩都衣舍品牌2022年10月14日,韩都衣舍选择了时代少年团的七位少年作为他们的品牌形象大使,并推出了未来密码系列,以“未来未来”之名创造这个夏天最靓的色彩。2、当妮品牌大使2022年10月20日,当妮官宣时代少年团成为品牌大使,二者将携手继续当妮就好,一往无前。3、德克士品牌形象大使2
请推荐!急找模具厂家,有没有价格优惠,售后无忧的模具厂家推荐一下,品质得过关?模具加工厂在国内大大小小得用万家计算,各个厂家也是术业有专攻,其中也有这种鱼龙混杂的小厂,在挑选厂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免耽误时间和浪费钱财。怎么挑选合适的厂家?1.看品牌为什么要看品牌?品牌的大小是一个看这个厂家在模具行业是否具有影响力,大品牌的厂家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历程,在经验,设备,产品,口碑等
十大仿古陶瓷品牌推荐众所周知,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中国拥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事物。而陶瓷就是中国发明的且享誉全世界。因此,现在有很多的仿古陶瓷,因为古陶瓷有着漂亮的的外观以及浓厚的艺术气息。其实,仿古陶瓷在宋代就已经出现,而且非常的流行。如今,仿古陶瓷更是占据了陶瓷市场的一部分。那么,仿古陶瓷的品牌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仿古陶瓷的品牌吧。马可波罗Marcopolo
2023-11-16 16:24:38
2023-08-15 14:09:46
2023-11-12 11:07:22
2023-11-04 14:12:32
2023-10-11 19:03:11
2023-08-06 1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