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05:13:22 | 起点排行榜
1、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扫尘: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
2、贴红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3、贴年画: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
4、倒贴福字: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5、年夜饭: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
6、守岁: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
7、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
8、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
9、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
10、逛庙会: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
11、中国结: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
春节的意义有哪些
1、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
2、春节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春节代表的是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美好祝愿。
4、春节这一天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5、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表达和释放情感时候、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的精神支撑。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下面是关于春节习俗的回答:
1. 年夜饭:春节的第一天晚上,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用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顿饭通常包括鱼、鸡、猪肉等各种美食,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2. 贴春联:在春节前后,人们会在门上贴上对联,这是一种传统的装饰方式。春联上通常写有吉祥的寓意和祝福的话语,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3. 放鞭炮:在除夕夜,人们会放鞭炮来驱赶邪灵,迎接新年的到来。鞭炮声声响起,象征着驱逐霉运,迎接吉祥的新年。
4.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顺利。长辈还会给晚辈们压岁钱,这是一种祝福和关爱的表达。
5.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表演活动。人们会穿上龙和狮子的服装,表演起舞,以求祈福和驱邪。
6. 红包:红包是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礼物,通常装有一定金额的钱。长辈会给晚辈们发红包,以示祝福和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7. 祭祖:春节期间,人们会回家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这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仪式,也是家庭团聚的一部分。
8. 看春晚:春节期间,人们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一场盛大的演出,包括歌舞、相声、杂技等节目,为观众带来欢乐和娱乐。起点排行榜
以上是关于春节习俗的一些介绍。春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习俗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也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热闹的2018年即将过去,又快过年了。
回忆儿时的年味,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关于我家乡过年的一些俗语。在我的家乡关于春节有许多俗语,“大人盼插田,小孩望过年”,“大雪飘飘兆丰年”“年头吃到年尾,有余有剩”……这些都反映了物质匮乏年代,人们盼望来年生活更加美好的热切愿望。然而对我记忆最深,反映家乡年味的俗语是,“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吃饭衡山佬。”
在我的家乡湖南衡山县、衡东县一带,自我懂事以来有一个奇怪的习俗。每年过年是大年三十早上天不亮就吃年饭,年饭菜肴丰富,有红烧肉、有饽椒炒土鸡,有红烧鱼以及家乡美味的小吃等等,九盆十碗,哪怕家庭经济再困难的人家,过年也要凑齐八个菜。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农村妇女,每逢大年三十那一天,她总是不到四点就起床了,一边做饭,一边做菜,当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弄好,才叫我们兄妹穿衣起床,洗脸刷牙再吃团圆饭。面对平素很难吃到的美味,我们兄妹狼吞虎咽,撑开肚皮吃,怎么吃也吃不完。我曾经问过我母亲,过年炒这么多好菜,吃一天也吃不完,妈妈笑着说,这叫年年有余,也叫有余有剩,还叫年头吃到年尾。
吃完团圆饭,差不多天亮,所以外面留传着形容我们家乡人吃年饭的习俗,用“鸡不叫,狗不咬,半夜吃饭衡山佬。”至于我家乡吃年饭为什么天不亮就要吃年饭,有各种各样的传说版本,有的说是祖辈为了躲避盗匪,有的说祖辈年头到年尾都很勤劳,三十是一年最后一天,更应起得早,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己无从考证。
吃过年饭,我的父亲就拿出笔砚,要我磨好墨,自己用红纸裁成条幅,然后龙飞凤舞写上一幅春联,粘贴到大门的两边,最后分给我们兄妹几个一些小炮仗,自个儿去玩。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然后大门紧闭,这叫关财门。关好财门,一家人围坐在旺盛的火炉旁,唠唠家常,这叫守岁。我做小孩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妈妈首先给我们讲《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这些民间故事;然后对我们兄妹几个一年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学习成绩好的表扬,成绩考得不好的,提出鼓励,希望来年取得进步,我们兄妹几个也默默倾听,等着平素很难见到的、崭新的十元大钞。大约到十点钟左右,我们兄妹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妈妈拿出钱包,给我们兄妹每人分发一张十元崭新的人民币压岁。到第二天,即正月初一,天还未亮,妈妈又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预示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叫开财门。天刚蒙蒙亮,妈妈一早起来就叫醒我们兄妹几个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妈妈回热昨天余下的剩菜,我们吃过早饭,由老爸带领我们兄妹几个到本村各位长辈家拜年。初二日一大早,吃过早饭,由父亲带领我们去给外公外婆拜年,这样姑妈家、姨妈家,那时交通不便,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现在随着物质条件的丰盈,每天吃肉吃鱼,反而没有急切盼望过年的愿望;我们这里吃年饭也逐渐不是鸡不叫,狗不咬吃年饭了,只有少数村民还遵循着古老的习俗,而大多数村民也向城市人学习,等到中午吃团圆饭,有的村民甚至等到晚上才吃年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过年的年味好象清淡了许多,反而不觉得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大鱼大肉,只有过年才能穿到新衣新裤,只有过年才能拿到崭新的压岁钱。所以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到我们那代小朋友迫切盼望过年的心情,现在的孩子有的甚至不愿到亲戚家走动,为长辈拜年;而大人为了出外打拼,正月初六或初八,早早回到工作单位报到,过年的热闹气氛也逐渐消退,只能让人留下美好的回味。
活动传送门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