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16:20:25 | 起点排行榜
四川:“羌年节”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松潘部分地区。
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四川客家春节习俗
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联系客家人的坚强纽带。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来仍保持了客家的传统风俗习惯。
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龙最有特色。上川龙是清初江西刘氏移民带到川西的,由刘氏族人年年扎龙,年年舞龙,用于拜年冲喜,祈求风调雨顺。上川龙巨大雄伟,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动,龙头重达三五十斤,耍龙技巧性强、路数多。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四川人过年爱观“灯” 蜀中大地一片灯火盛景
这边厢,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的自贡灯会才发散出阵阵“洋味”;那边厢,传统的成都灯会第三十五次变幻着迷人的流光。
而在川中的简阳、川北的江油、川南的宜宾等地,三台风格迥异的新春灯会也次第亮灯。羊年新春的蜀中大地,一片灯火盛景。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因此之故,四川灯会历史悠久,水平高,被誉为“天下第一灯”、“中国灯会之首”。尤其是成都灯会和自贡灯会,气势之磅礴、构思之奇巧、工艺之精湛、地方风情之浓郁,成了中国地方灯会之翘楚。
羊年新春前夕,已有近千年历史的自贡灯会,“变脸”唱“洋戏”,以“异国风情”为主题,在蜀中最先亮起了花灯。灯会上,希腊、罗马、埃及三大文明古国的经典故事片段和名胜,如特洛伊之战、埃及金字塔、天鹅湖等,通过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形式,得到了精彩和形象的“阐释”。灯会设置的罗宾汉、蜘蛛侠、史努比等三十个外国卡通人物、动物的搞笑项目,让人们频展笑颜。除了浓浓的“洋味”,自贡灯会还首次引入北方的冰灯,将北方冰灯和南方彩灯在同一时空进行组合,引来无数看新鲜的人们。
在省会成都,今年新春灯会已是第三十五届。于正月初一晚上正式开灯,璀璨绽放,流光溢彩,照耀着蓉城不眠的新春夜晚。文化公园内,水面、山体、建筑、树木全都披上了漂亮的灯饰,观灯者如鲫;园外,去年才修葺一新的琴台故径,在夜晚演绎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佳话,一样是灯火辉煌,人流如织。
羊年的成都灯会“羊”气十足,在四十二组大中型灯组和六组牌坊彩灯中,表现羊年喜庆的灯组占了很大比例。从西大门和东大门入园观灯,触目即是羊年新春的浓浓气息。西大门“三阳开泰、丹凤朝阳”,吉祥之气迎面而至;东大门,三只羊采半浮雕式立在灯会的大门上,造型装饰优美,看灯会就像进入了羊年的“如意之门”。观灯人三五成群,笑声盈耳,纷纷在灯组前拍照留影。和往常一样,好吃的成都人总忘不了在观灯之余,到小吃展上大快朵颐,什么烤肉串呀、肥肠粉啦都是美味,食摊前围满了人。
“华灯入望众星高”。在湖波荡漾、山色旖旎的简阳三岔湖首次举办的“水上灯会”,桨声伴灯别样美。羊年正月初一,在连接了三岔湖的六个岛屿、三个半岛,水陆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灯会正式亮相。其观灯路线长达六公里,视野之开阔为今年四川灯会之冠,另有两百多艘各类旅游船灯随时待命。灯会上,目前国内独立灯组最高的《空中玫瑰》(八十米)让人仰首而视,叹为观止。
在诗仙李白故里的江油市太白公园,江油电力之光大型灯会正在上演。该灯会由一百五十多名自贡扎灯师设计制作,规模和数量创江油历年灯会之最。在川南宜宾的蜀南竹海,这个全国唯一一处以竹林景观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今年春节首次举办了大型灯会招徕游客。蜀南竹海灯会突出竹海特色,几乎所有的花灯都是用竹子制成,别具一格,其中“竹编东方龙”、“摇竹娘”等大型灯组更是一绝。万顷竹海在灯火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四川春节自驾游攻略,带你畅游美食和美景。四川是一个美食和美景并存的地方,春节期间来这里自驾游将让您留下美好的回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讨论四川春节自驾游攻略。
一、品尝四川的美食
四川被誉为中国的美食之都,拥有许多家喻户晓的美食,如火锅、串串香、麻辣烫等。春节期间,四川的美食文化更是达到巅峰。以下是一些在四川春节期间自驾游必吃的美食。
1.火锅:四川的火锅是当地人最爱的美食,春节期间是吃火锅的最佳时间。首选的火锅品牌包括老码头火锅和小龙坎火锅;
2.串串香:串串香在四川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多种口味任你挑选;
3.盐帮菜:盐帮菜是四川特色菜系之一,春节期间去德阳、南充尝尝盐帮菜,必定会有不一样的美食体验。
二、赏四川的美景起点排行榜
除了美食之外,四川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春节期间,四川的景点较少人流量,这是参观四川景点的最佳时间。以下是一些四川春节自驾游不可错过的美景。
1.九寨沟:九寨沟是四川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特别是冬季,景色尤其美丽。不过由于道路很长,最好提前计划行程;
2.四姑娘山:四姑娘山也是四川的著名景点之一,冬季的四姑娘山被覆盖着白雪,格外美丽;
3.康定:康定是中国传统藏区的重要城市,被称为“天府之门”。春节期间,赏花季节启动,康定的油菜花田也是一处好去处。
三、四川春节特色活动
四川的春节传统活动非常多样化,几乎每个市县都会有各自的习俗。以下是一些四川春节的特色活动。
1.庙会:四川的庙会以活跃、热闹、嘈杂著称。在乡村地区,庙会通常持续三至五天,有民间表演、烟火表演、集市等;
2.打挂子:四川的打挂子是一种传统习俗,是在鞭炮声中将极具象征意义的红色挂子砸碎,寓意“旧时代的东西已不再存在,欢迎新年新时代的到来”
3.民俗表演:四川的民俗表演在春节期间格外精彩,包括脸谱变脸、跳跳舞、打铃子等各种纯本土特色的演出。
四、四川春节自驾游的注意事项
1. 道路状况:冬季时期四川大部分地区都有降雪或道路湿滑现象,应尽量减速,驾车人应该注意车速;
2. 天气预报:四川春节期间气温较低,应带上毛衣、羽绒服等保暖装备,同时也需要关注当地气象预报;
3. 食品安全:四川美食众多,但因其辣度较高,初次品尝时要慢慢尝试,以免过度刺激胃口,同时也需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
五、总结
四川春节自驾游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旅游体验。在四川,你可以品尝美食、欣赏美景,参加各种特色活动,同时也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和健康等问题。希望这篇攻略能够帮助到您,让您的四川春节自驾游愉快而安全。
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经过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里,省份不断的发展和继承,有很多丰富的民俗文化互动,进而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当地文化特色。我整理了一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南充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又称“鼓乐神” ,是流行在川北一带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
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其表演十分接近生活,给人以诙谐通俗的感受,唱词质朴健康,没有固定的程式套子。
再加上川北灯戏舞蹈性很强,有“无跳不成灯”之说,因此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并且,灯戏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地灯是以歌舞为主,有的也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天灯则是以故事情节的戏为主。
这样的地方曲艺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完全可以体现出川北文化的特点,所以我认为,这种艺术形式也可以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川北大木偶
说起川北大木偶,也是值得南充人骄傲的一种传统文化。其实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但却很少有人听过京木偶。
川北大木偶之所以盛名,则是因为它与其他大木偶相比,更加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且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
今年六月初,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在南充大剧院开幕。南充大型木偶剧《丝路驼铃》闪亮登场,引起了国内外木偶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并获得一致好评。
2006年6月10日,川北大木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以川北大木偶为亮点、融合四川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编排的剧目,在省内各大旅游景点演出,成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
川北王皮影
川北王皮影是四川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民间艺术大师王文坤祖孙八代相传的雕刻艺术和表演艺术。王皮影的身高有1.5尺左右,雕刻精细,人物造型生动,色彩鲜亮协调,构图完整统一。每件皮影,都可谓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1988年川北王皮影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国际艺术交流表演赛,荣获“国际艺术金奖”,奥地利总统希斯莱辛格赞赏:“这才是真正的东方艺术”。
后来随着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皮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王皮影的接班人一直没有放弃,并且不断的更新观念,继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004年前后,川北王皮影开始常驻阆中古城商业演出,在接班人王彪的带领下不断更新戏剧内容,并编创了古典、现代、迪斯科等不同风格的皮影戏,开创了皮影风格的。
2008年王皮影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王彪正努力把川北王皮影推向世界。
川北剪纸
作为有形文化传承的川北剪纸,从形式、内容到用途,都有与全国各地剪纸不同特性和风格。它既不同于北方剪纸的“天真浑厚”,也不同于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而是粗中有细,细中见粗。
川北剪纸的题材广泛多样,飞禽走兽,五谷六畜,无不栩栩如生,令人遐思无穷。其花样可分为吉祥如意图、翎毛花卉图、古今人物图、现实生活图等五大类。
其技法和制作方法可分为阴阳套刻法、黑白贴刻法、暗刺排剪法、折叠剪纸法、双手撕法和火烧烫绘法六种。
蛴蟆节
“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目,流行于南充市几周边。历经演变,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是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蛴蟆瘟”袭击了当地村民,后来有一位高僧指点,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于是当地乡亲就用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着捆扎的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地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赶走“蛴蟆瘟”。
从此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便延续到了现在。
二、南充传统文化特色及习俗
南充民风淳朴,民俗优雅。生产习俗主要有送“春牛图”、开秧门、嫁毛虫、秧苗会、薅秧歌(除草唱歌)、拜师、行艺、赶场等。节日习俗甚为看重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月半、重阳、腊八等节日,多有相对固定的过节纪念风俗。在旧式婚姻缔结中,要经过说媒、相亲、合婚、订婚、过礼、请期、迎亲、婚礼、闹洞房、回门等诸多环节礼仪习俗。在生育习俗上,南充民间自古存在报喜、取名、洗三、满月、开荤、抓周、寄拜等。丧葬习俗上,南充民间自古存在准备后事、送终、入殓、报丧、停灵、成服、吊丧、点主、闭殓、出殡、服丧、烧七等。
南充数千年的建城历史和巴蜀民众的生活留存,一批独具特色的古镇古院如古人遗落下的珠宝散落在各地。其中古街院落主要有阆中古街、阆中老观镇、仪陇马鞍镇、高坪龙门古镇、阆中秦家大院、阆中杜家客栈、马鞍丁氏庄园等;古迹遗址主要有万卷楼、南充奎阁、南充白塔、川北道贡院、华光楼、滕王阁、醴峰观、禹迹山大佛、朱德故居、罗瑞卿故居、张澜故居、栖乐寺、清泉寺、天宫院、永安庙、巴巴寺、田坝会馆、顺泸起义遗址、川北行署旧址、淳祐古城等。
2024-01-10 19:52:13
2024-01-09 02:52:53
2024-01-08 10:19:16
2024-01-07 10:59:39
2024-01-26 16:32:39
2024-01-26 16: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