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正文

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

2024-01-24 16:23:59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

谁了解中国古代军戎.铠甲

在军事论坛看的一个关于唐甲的介绍。。唐朝比较著名的明光铠。

唐朝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盔甲技术方面也是如此。

1. 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通典》和《太白阴经》卷四《军械篇》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唐军在开元年间的数额是54万,若足额装备,需要盔甲32.4万副。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说明了生产力的发达。时代相近的世界上只有最盛时的东罗马军队比唐朝军队人数多,而它们的装备大体上是一样好的。

2.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文山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从上面的盔甲种类可以看出:1.明光铠被认为是最好的盔甲,唐朝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2.即使是盛唐时期,很多盔甲也不是铁质的。这有战术需要的原因,也有生产能力制约的原因。关于盔甲的生产过程,我下面还要详细提到。3。锁子甲似乎已经实现国产化了。但对它的评价并不很高。从锁子甲的性能来看,它得到这样的待遇也是应该的。

久负盛名的明光铠在唐朝达到其全盛时期。

唐朝明光铠按年代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五型。

第1型:以龙门石窟潜溪寺的天王雕像为代表。该雕像完成于650年以前,穿着铠甲的形制是甲带十字形在胸前打结,左右各有一个大型圆甲板,有披膊。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用以保护大腿,小腿上也有保护层,术语称为“吊腿”。

第2型:以鳞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为代表。头戴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我认为这个陶俑是很美观的。唐朝二型明光铠跟第三型并存了一段时间。

第3型:以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其中一件99.5厘米高的贴金彩绘俑,所戴头盔左右护耳外沿向上翻卷,身甲向上伸出护颈。披膊呈龙首状。胸甲从中分成左右两部分,上面有凸起的圆形花饰,在上缘用带向后与背甲扣联。自颌下纵束甲带到胸甲处经一圆环与横带相交,腰带上半露出圆形的护腹,腹甲绘成山纹状,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标本,腹甲绘成鱼鳞状。腰带下左右各垂一片膝裙,小腿缚扎吊腿。神龙三年(707年)任氏墓出土的陶俑,也属于第三型。不过在同期咸阳苏君墓中也出土了两件着第二型盔甲的陶俑,说明两种铠甲的并存。

第4型:以长安三年(703年)独孤君妻元氏墓出土的彩釉陶俑为代表。头盔护耳上翻,顶竖长缨。护颈以下纵束甲带,到胸前横束至背后,胸甲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块圆形甲板。腰带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披膊作龙首状。这种盔甲形态在唐朝出现得很多。莫高窟唐窟中也常见这一型盔甲。我认为四型盔甲也很美观。

第5型:以敦煌第194窟的神王雕像为典型标本,敦煌文物研究所将它定为中唐(763-820年)的作品。头盔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个整体,背甲和胸甲相联的带子,经双肩前扣,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腰带上方露出圆形腹甲。披膊作虎头状,腿缚吊腿。同样的标本有榆林窟第25窟内壁画的南方天王像。五型盔甲是明光铠的最后一种形制。请注意它的护耳向上翻卷的头盔,已经类似于五代的头盔形制。

当然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从唐朝盔甲种类介绍中,可以发现很多用丝绸或者布料制作的盔甲。专家认为这种盔甲是礼仪性质的,而不是实战装备。

盔甲,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军事威力的重要保证,所以严禁人民拥有。唐律规定:“诸私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唐律疏议》记载:“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各加一等”。 下有注:“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造未成者,减二等。即私有甲、弩,非全成者,杖一百。”也就是私自制造盔甲的,无论是否制成都要处罚。

唐朝盔甲技术中有一则类似逸闻的材料。《新唐书·徐商传》记载徐商在山东宽乡征集兵员的时候曾经“襞纸为甲”。尽管记载这种“盔甲”也可以防御弓箭,但专家一般认为它对防御武器的伤害毫无用处,它唯一的用处大概是愚弄士兵。

唐朝负责制造盔甲的部门是贞观六年(632年)设置的“甲坊署”,据《六典》,甲坊署长官为令一人,品级正八品下。该部门其他官员有丞一人,品级正九品下;监作二人,从九品下。同时,在北都军器监,也制造盔甲,成品存入武库。

作为主要的护体用品,铁甲的制造是相当耗费工时的。工序如下: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左边应为“禾”)、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根据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四十九《兵库寮》,制造一副铁甲,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根据《唐书·马燧传》,唐朝的盔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尺寸规格,按体形发给。因为铁甲重量很大,所以在选择兵员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胜举衣甲”,一个穿了盔甲就无法行动的人,当然是不适合当兵的。

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

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

古罗马骑士盔甲吗?罗马最出名的盔甲就是板甲,由铁片围成的罐头,造型非常酷。但是重量也是非常重的,你买来是要能穿的,还是只是观赏用?

板甲非常沉重,一套轻型的全套板甲至少要30公斤。光胸甲就够重的了。如果你观赏,罗马盔甲的确好看。穿起来,走不了几步路你就被累趴下。

要是穿的话还是日本盔甲好。但是重量最少也得20公斤。日本的盔甲技术传承于中国唐朝武士盔甲。唐代制甲技术早就失传了,在邻国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到今天为止,在日本各处神社、博物馆,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丰富的古代各个时期的铠甲和武器,其数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因为日本文化多数来自国外(尤其是中国)。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到中国,获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识,因为来之不易,从而逐渐转化为日本人对各种敝帚的极度自珍。不仅仅体现在武具上面,中国古代相当多亡轶的书籍,都可以在日本找到。

所以喜欢盔甲,而且消费得起的话。还是买日本盔甲吧。日本有专门定做的,国内当然也有,但是在盔甲的制作工艺和用料方面可能就差得远了。国产的价格大概6000-15000元人民币这样吧,视质量。日本的价格肯定高,但是人家卖的是文化和传承,中国卖的是商品。起点排行榜

打这么多字,累。

兄弟,我说了那么多你都没听进去。故罗马板甲多是骑士穿的,也就是骑在马上战斗,拿长矛。轻骑兵的板甲要40多公斤。机动性差不说,你想下地走路?简直是开玩笑。跟个肉罐头似的。站着费尽,弯腰、坐下更不可能。头盔上的红毛是分辨敌军和友军的重要标志,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还有讨论盔甲和爱不爱国有什么关系?人家日本人拿我们的唐朝盔甲和唐刀是不是也算不爱国了???

你对盔甲根本不了解。

PS:古罗马的重步兵是穿锁甲的,不是穿板甲。所谓重步兵机动性自然差,只能走的,不能跑。小跑也跑不动。头盔护脸部分是一体的。

日本盔甲头盔和护脸是分开的,护脸部分保护到整个面部,露出鼻梁以上部分的眼睛,留有嘴巴。战场上不用褪掉头盔和护脸也能进食。

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

西方古代将士作战时穿的铠甲是什么样式的?

欧洲铠甲巅峰代表作应高是米兰盔甲和哥特盔甲。出现于14世纪,在当时所有的铠甲中,大致来分的话就是这两种最为流行。米兰式的特点是线条圆润、贴身,优美,造型漂亮;而哥特式则简洁、充满机能美,多棱角,运动性好。——从这时开始,铠甲所出现的大量的棱角状设计,可以极大地改变箭石和弹丸的弹道,避免直接的撞击,也可以偏转分散近战的力度。就象坦克装甲的倾斜角度一样,即使在厚度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防御能力。

你在百度中搜索这两类盔甲,能找到不少资料。

米兰式

哥特式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哪里有古罗马盔甲卖呀?”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