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12:17:38 | 起点排行榜
厦门的春节元宵习俗有:拜年、贴春联、守岁、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守岁: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关于厦门的春节有这么些民谚,“正月初一贺新正,会友探亲情;正月初二请女婿;初三犯忌无客来;初五过开;初六养肥”,“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其中都谈及厦门特殊的习俗:正月初三既不出去拜年又忌讳他人来拜访。
据熟识本地文化的厦门岛内老人讲述,这样的习俗源于明朝时期的倭乱或者是清军的屠城,某年正月,城内百姓正欢庆春节,未作戒备,倭寇或清军突然涌入厦门城内,大开杀戒,直到正月初二才退去。正月初三这天全城百姓忙于收拾尸骨、埋葬遇难亲人,故城中悲悲戚戚。以后每年的初三因多数人家忙于遇难亲人的忌日,久而久之便成了今日正月初三“犯忌无客来”的习俗。厦门老人往往认为这样的往事发生在厦门城内,其实不然,当年厦门只是个人烟稀少的小岛,这应该是同安县城的悲痛旧事。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厦门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农历春节、
上元节起点排行榜
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
闽南地区
的扫墓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慎终追远的文化心理),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饼。
厦门地处闽南,闽南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的习俗,逢年过节时这些传统习俗便体现得尤为浓烈。除了农历春节、上元节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闽南地区的扫墓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慎终追远的文化心理),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饼。
上元节又称“ 灯节 ”或“元宵节”,是
紫微大帝
的生日。这一天,厦门的百姓都要向
天宫
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并且占卦,预测一年的福祸,祭酒之后烧金纸,而后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
这时的大街小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
中山公园
、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厦门一带的端午节既有和我国其它地方共同的内容,如吃粽子、划龙舟,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抓鸭子、抓猪等竞技活动。
龙舟竞渡
一般在
集美
的龙舟池举行,如果你刚好在端午前期间 去厦门 ,不妨去那里看看。 抓鸭子是一种考验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木柱去打开一只盛鸭子的木箱,然后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场面火爆,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中秋节中秋佳节,
花好月圆
,是人们阖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
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许多旅居海外的乡亲以及港、澳、台同胞,届时都纷纷踏上归途,与家人好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畅叙别后情谊。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
2024-03-13 0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