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10:04:13 | 起点排行榜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看川剧、吃团圆饭、放鞭炮、杀年猪、走亲戚等。吃团圆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放鞭炮: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在四川也很不例外,放鞭炮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杀年猪: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可能杀猪,但是四川的其它地方相比,可能有区别一些,比如说四川的年猪杀了后会熏起来做成腊肉,还会灌成香肠,让来年都不缺肉吃,其它地方的猪肉可能会买来吃,因为外地都没有年猪的习惯。起点排行榜
走亲戚: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1、成都人元旦不吃饭
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2、四川人过年爱观“灯”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因此之故,四川灯会历史悠久,水平高,被誉为“天下第一灯”、“中国灯会之首”。
3、贴门神
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
4、举行大型庆典活动
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5、杀年猪
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农村到处肥猪悲声嘶叫,城里也常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
一、“祭灶”和“打扬尘”
在四川,广义上的“过年”,从
腊月二十三
就开始了。在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小年”的说法。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
但四川却是个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过小年”的概念的——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称为“小年夜”,把元宵夜称为“
大年夜
”。
二、准备年货
腊肉、卤肉,最常见的是猪肉,除了正常的肉以外,还包括猪身上的各种部位,比如
猪耳朵
、猪舌头、猪蹄子、
猪尾巴
、猪心猪肝,品种越丰富越好。此外还有腊鸡腊鸭腊鱼腊兔等等,牛羊肉相对比较少。
三、“团年”和“
守岁
”
在四川人看来,虽然从腊月二十三直到元宵节,都是广义的“过年”,但最重要的,无疑还是除夕和初一这两天。除夕,最重要的是“团年”和“守岁”。
四、“走人户”
“走人户”是贯穿初二到十五的活动,四川人所说的“走人户”就是走亲戚、串门。大家都会穿戴一新,然后依次到亲戚家里拜年,并带上
糕点
、水果作为礼物。
五、初二到十四,各有各的主题
在四川,初一到十四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主题,也就是每天都是一种动物的“过年日”。比较常见的版本是: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九龙十虎,十一猫儿十二鼠,十三是虼蚤(
跳蚤
),十四又是人过年。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