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11:23:55 | 起点排行榜
1、大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户户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兜),叫“年财佬”。到了大年初一,家家于鸡鸣时分即起,男女老幼换上新衣,由辈分最高的男主人燃香开大门,鸣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说开财门。
2、湘西土家人每年要过三次年,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十月初一过“十月年”。
3、张家界市区域内的白族人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有举行火把节的传统风俗。
4、过小年,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举家休息聚餐,称“小孩子过年”。家家筹备年货,作豆腐,杀年猪,送年节,备点心,炒旱茶,写春联,扎灯笼,忙得不亦乐乎。
5、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湖南的春节习俗有点不太一样哦!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无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以 24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23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12月23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23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揖邦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整个祭祀活动才算完成,所以说这也是湖南的春节习俗中一大特色呢!
在湖南的春节习俗中,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称为“拜年无大小”。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长沙俗称过年。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常年在外的朋友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吃节。团圆饭。那天,晚辈向长辈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长辈们给小孩子发红包,祝愿新的一年新气象,红红火火。所有人凌晨12点燃炮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在湖南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湖南长沙春节习俗是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开门炮是湖南的春节习俗中最热闹的,是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各地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在湖南的春节习俗中,株洲人在春节拜祖的时候最有讲究,首先在神位的供桌中间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就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
湖南岳阳地区俗称“过年”,风俗大体同祖国各地相同,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十分丰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鱼这个菜,显示吉祥有余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区鱼较少,为了有"百里鱼"这个菜,用木头雕刻一个“百里鱼”,放在盆中,撒上葱花,象真鱼一般。人们极重视团年饭,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里赶,家里人等了又等。吃团年饭,要关着门,意在不让财宝跑了。饭后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
1、舞龙灯
在湖南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
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2、拜年
长沙过年有这样的讲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
说的是大年初一是做儿子的应去父母家拜年,初二做女婿的应随堂客去岳父母家拜年,初三初四就是亲朋戚友互相拜年了。
3、送槟榔
在长沙有客人前来拜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迎接。客人入座以后,还要送上两枚槟榔。这槟榔被誉为元宝,有祝福发财的意味。起点排行榜
4、出天行
大年初一,长沙家家鸡鸣时分即起,男女老幼换上新衣,由辈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开大门,鸣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说开财门。
然后入厅堂,秉烛敬拜祖宗,再向外拜天地神明,祈求新年方方得利。
5、坐岁
衡阳地区在春节有其独特的习俗,三十日名曰“除夕”。本日午餐,极其丰盛,入夜接回灶神司命后即关上大门,叫“关财门”。
随后全家围炉团坐,边吃边谈,直至深夜入睡,有的彻夜不眠,名为“坐岁”。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割年肉,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2、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3、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过年的习俗有:扫尘、办年货、团圆饭、守岁、压岁钱、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2、过年不是一天,除了除夕夜,还包括年前的准备。比如腊月二十四就要扫尘,就是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旧的东西都清理了,晦气扫出门,迎接新年新气象。3、腊月二十六左右就要置办年货,这可是个大工程,基本上年前的年货准备都要好几次才能完成。鸡鸭鱼肉,瓜果
宜兴有哪些风俗特产?和桥豆腐干、宜兴的碧螺春、张渚有很多野味(个人推荐吃野味去横山水库)、竹笋(春天的时候有新鲜的、夏天秋天去可以买晒干的笋干、冬天的冬笋也不错)、宜兴紫砂壶、如果靠在太湖近的话不妨尝尝太湖三白(别的地方可尝不到哦)。。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吼吼~无锡有哪些特产,无锡特产小吃可携带的无锡的特产有阳山水蜜桃、湖父杨梅、宜兴阳羡茶、宜兴百合、马山芋头
湖南辣条十大品牌湖南辣条十大品牌分别是:卫龙、思乡山、飞旺、麻辣王子、邬辣妈、君仔、宇仔、渝美滋、翻天娃、周再德。1、卫龙卫龙是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品牌,卫龙面向人群定位主要是10到30岁的年龄层。卫龙产品行销三十多个省、市、区,开辟了流通、休闲、电商三大销售渠道,目前已建有漯河、亲嘴、驻马店、卫来四大生产基地,拥有员工2000多人。2、思乡山思乡山
宜宾的春节习俗过年要做猪儿粑(有的地方称为鸭儿粑)、一般是大年三十中午团年(必须要的菜品中包含鱼、鸡肉而且是公鸡肉)、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面条、汤圆、抄手等表示顺顺溜溜的东西(表示新年的第一天顺利,这一年也就顺顺利利)、每年都要提前做腊肉腊肠等、一般农村家庭还会做醪糟(俗称米酒),一般正月的早上都吃醪糟蛋等、做粑丝丝、花生糖(不过现在大家都懒了,不自己做,一般都买)、炒花生。另外节前几天要对
南京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南京有过小年的风俗,好像在初二,将放一夜炮,市区也不例外。还有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千百年来,传统风俗习惯代代相传,不少习俗至今仍然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物质文明的提高,南京人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正月十六爬城头,也是有的,而今多是爬中
诏安有什么民风民俗唐代开漳,南诏地方有中原汉族移民,以后又有客家迁入,饮食、起居等习俗与当地土著居民有所不同,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交融,加之诏安毗邻广东省潮汕平原,民众婚媾往来,关系密切,使民俗既具闽南泉、漳共同点,也融合山区客家和粤东的一些特色。民风有淳朴典雅的一面,但也夹杂一些封建、迷信、落后的色彩。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新制度的建立,文化、科技知识的传播,文明健康的新风尚逐步替代一些陋
湖南的酒有哪些品牌名酒湖南的酒有以下品牌名酒:浏阳小曲、武陵酒、湘泉酒、白沙液、酒鬼酒。1、浏阳小曲浏阳小曲是湖南地区一个以浏阳河水域而闻名的酒品牌,因为浏阳小曲的口感清甜、醇厚,非常适合南方人的口味。2、武陵酒武陵酒是湖南地区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酒类产品,是湖南唯一的国家级名酒。它产自常德市,是酱香型白酒中的一款,酒色淡雅,酱汁香气突出,口感细腻。武陵酒具有酱香
2024-01-10 19:52:13
2024-01-07 10:59:39
2024-01-18 11:27:21
2024-01-18 11:23:55
2024-01-18 10:56:51
2024-01-18 10: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