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 22:58:18 | 起点排行榜
问题一:尿里有蛋白是什么问题 尿蛋白
以蛋白量判定肾脏泌尿道的异常。
正常值 [定性检查]呈阴性(―)、[定量检查]每日100毫克以下呈现异常值时的主要疾病 肾炎、肾病变症候群、肾硬化症、泌尿道感染症等泌尿系统的异常
何种检查
○何谓尿蛋白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本检查所能了解的事项
尿蛋白的检查方法有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二种。定性检查是在尿液中放进试药或试纸,依其变色的程度来检查是否出现蛋白尿,定量检查则是调查一日份尿液中所含的蛋白量。从这些检查能了解肾机能是否有障碍。
正常值与其变动
○健康的人也会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龚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一)就属正常。
此外,定量检查尿蛋白量,了日在100毫克以下时皆属正常的范围。
另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激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
被怀疑为异常值的疾病
○疑阳性及阳性就是异常
定性检查呈疑阳性(+ -)、或阳性(+)时就被认为是异常值。
此外,定量检查时,一日数值超过100毫克就是异常值。
尿蛋白显示异常值时的疾病,有的是肾脏本身的疾病,有的则是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 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淤血肾] 心脏衰竭等肾静脉淤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肾炎]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肾变病症候群] 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肾硬化症] 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出现异常值时该怎么办
○不能以一次检查就下诊断
第一次检查出现尿蛋白时,必须再做检查。再检查仍出现异常时,就要接受尿沉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等的检查,也要实施肾脏与泌尿道的精密检查,然后综合全身症状来诊断是否有肾脏疾病或是其他疾病。有肾脏疾病时,还要做其他肾功能检查,再做综合的诊断。
○治疗的基本在于饮食疗法
诊断为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道感染症、肾炎、肾病变时,必须保持平静,服用医师所指示的药物。
诊断为肾炎、肾病变时,必须接受肾机能检查。其检查结果不良时,就要限制运动,并实施饮食疗法。肾障碍的治疗基本在于饮食疗法,由此可知饮食疗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须遵守医师指示,控制一日内食盐与蛋白质的摄取量。...>>
问题二:尿里有蛋白怎么回事 主要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人在检查出尿里有蛋白,因为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常常会忽视掉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使得肾病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身边,危害患者们的健康身体,那么尿里有蛋白怎么回事?主要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尿中如有蛋白质,可通过酸化尿液加热后变混浊而检出,称为蛋白尿。人体肾脏就像一个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似筛子。正常情况下,它可筛过小分子蛋白质,其中98%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体内,剩余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它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粘蛋白一起排出。 所以,健康成人尿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24小时尿中含量约40毫克-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青少年可略高,但24小时应少于300毫克。由于尿中含有蛋白质量少,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称正常尿无蛋白质。如果超过正常尿蛋白质的上限(即大于150毫克/日)时,用常规定性检查可测出来就称为蛋白尿。 根据蛋白尿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暂时性蛋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暂时性蛋白尿一般属于良性蛋白尿。如发热、心力衰竭、脱水或剧烈运动后场会出现尿蛋白升高,但通常只会持续数小时,原发诱因去除后,尿中蛋白就会转为阴性;蛋白尿高是怎么回事?持续性蛋白尿是经多次检查均呈阳性,它是属于病理性的。它有可能是肾实质损害引起的蛋白尿,也有可能是肾血循环因素引起的蛋白尿。 “双向免疫复肾治疗体系”是在肾脏病全球促进委员会(KDIGO)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肾病医院、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领衔的医学机构专家团队合作共同研发,以《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为基础,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西医诊断方式和生物治疗技术,融合国内中医研究成果,对肾病患者采取“分型、对因、对症、综合”施治,是一套完整的肾脏病预防、治疗、康复的一体化综合方案。 该疗法从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微量元素缺乏和营养不良、新陈代谢障碍、药物致病因素、精神因素、肾脏微循环障碍与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因入手,从肾脏病的各自发病病因和机理出发,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多靶点、多途径的进行肾脏病的康复治疗。 尿里有蛋白怎么回事?主要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尿里有蛋白是肾疾病的症状表现,如果错过了治疗肾病的最佳时机,那么只会让患者的病情加重,使患者的身体受到更多的伤害。而且引起肾病发作与人们的平时生活习惯也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所以,一定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北京生殖器疱疹医院、北京那个男性医院好
问题三:尿中有蛋白是怎么回事 尿中出现蛋白提示肾小单位功能可能有问题,关键要看尿中蛋白的量大还是小,建议去医院咨询肾科医生,正常人出现微量蛋白尿的情况也是有的,如发热、进食储蛋白饮食等情况。
问题四:肾功能正常,尿中有蛋白啥病 第一、生理性的尿蛋白。青春期有可能出现短暂性尿蛋白。直立时存在,坐或躺没有。
第二、肾功能正常,不代表没有肾抚。患病初期肾功能是不受影响的。但是蛋白、潜血都出现了异常。
有没有化验单数据。可以分析。
问题五:尿液中有尿蛋白是怎么回事啊 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定性 阴性。定量 10-150mg/24h尿。1.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 *** 变化( *** 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 *** ,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2.病理性增多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如果你有不适症状,即使到医院查明,以免过于担心! 尿蛋白 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的,称为蛋白尿。尿液中正常尿蛋白来自血浆。因肾小球滤过膜有对蛋白质的控制装置,肾小管对蛋白又有选择性重吸收作用,比白蛋白分子量大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限制,比白蛋白的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虽易通过,但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多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尿蛋白中来自血浆蛋白的以白蛋白为主。定性 阴性。定量 10-150mg/24h尿。1.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指在无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在某种生理状态下出现暂时蛋白尿增多。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 *** 变化( *** 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 *** ,或人的情绪激动等。因在这些情况下,肾小球内皮细胞收缩或充血,使肾小球通透性增高。这类生理性蛋白定量测定不能过高。2.病理性增多病理性蛋白尿,临床常见病有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
尿蛋白是肾病最“难缠”的症状之一,且发症时间早,从肾病初始阶段就存在,意味着对肾功能的影响非常大。蛋白尿漏出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因此将蛋白尿控制得越低对肾功能的影响自然越小,尿毒症风险也会越低。
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会遭遇“顽固性”蛋白尿,如上面给我留言的那位病友,长期用药不理想。
尿蛋白迟迟降不下来,最常见的有4种原因,不少人第一条就“中招”了!
盲目拒绝肾穿刺,只顾用药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肾病综合征类的肾病患者身上。这类病友大多症状相似,有大量蛋白尿、 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等,没有其他什么区别。但实际上不同病理的肾病,受损部位不同,针对药物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即使都用激素,药物类型、使用剂量等也会有差异。
确诊病理类型,首选的是肾穿刺,是较方便快捷安全的明确病理的检查手段之一。
但有些病友害怕肾穿,担心留下后遗症、会伤肾,就不愿意做。导致发病3、4年了依然不知道病理情况,药没少吃,但却不对症。
肾穿刺并没大家想的那么可怕,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做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不会对肾脏造成太大损伤。如果因为胆小,导致耽误病情治疗,就得不偿失了。
当然不是所有类型肾病都需要肾穿刺,之外讲过哪些适合肾穿的病理类型,可以对照看看。
血压忽高忽低,搞事情
肾病的发展具有系统性,肾功能的变化会影响到全身的症状,而不同症状之间也有牵连。
肾性血压升高与肾小球滤过功能失衡有关系,持续升高会加速肾脏动脉硬化,受小球受损严重,继而影响到蛋白尿的稳定。
血压越高,自然降蛋白的难度也会越大,一般要求病友们血压维持在130/80以下,与普通人的标准一样。
如果蛋白尿超过1g,血压低点更有好处,125/75左右较适宜。
对于处于透析、年龄大的病友,可适当放宽要求,但最高不能超过140/90。
换药换太快,太着急
肾病综合征类的肾病,常常伴有大量蛋白尿,有些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初期蛋白尿就达十几克,后期更是有数十克的情况。一般早期足量激素冲击后会有所改善,但每位病友对激素的反应程度不同,蛋白尿下降转阴的时间也会有差异。
以膜性肾病为例,
服用激素4周后是个转折点,但有些人敏感的患者2周就会见效,但不敏感的患者可能需要6周甚至更长时间,降得比较慢。
如果一看见效果不很明显就着急换药,之前服的药白费了不说,还需要从头治疗,也是导致蛋白尿反复,难降下来的主要原因。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换药上了。
其实不论是中药还是西医,要发挥多注意都需要一定时间,药物要适应症状,你也要适应药物,才能达到药效最大化,治疗效果最优化。
护理不到位,吃药都白费
有患者说:我一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但蛋白尿怎么还是反反复复,真是愁死了!
药物治疗是一方面,日常护理做得好同样重要。比如严格管理饮食,坚持优质低蛋白、低盐饮食的习惯,不熬夜,不过度劳累、注意预防感染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确实影响蛋白尿稳定的重要因素。别偷懒不在乎。
如果你中招了,就赶紧改正,现在还不晚,别等到肾衰竭了在后悔莫及。
引言:尿蛋白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疾病,对于这类简历给患者肾脏签到带来十分不利影响,那么尿蛋白发生原因是什么?在你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收集相关尿蛋白资料,感兴趣可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起点排行榜
一、原因介绍
如果肾脏出现问题,会导致尿蛋白高现象出现,有很多疾病,还会导致蛋白尿发生,比如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除了跟这有关之外,和患者平常过度劳累,也有一定关系。一般人在站立和行走的时候,尿中蛋白质会比较多,而躺下休息时,尿液中蛋白质会减少。主要和剧烈运动获得在高温寒冷情况下有关,当这些因素消失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
二、注意事项
患者应根据病情不同,采取不同标准蛋白质饮食,在医生生活中应该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比如蛋类,鱼类等。
三、自我检测
患者可以到药房购买尿蛋白试纸,再检测前需要注意,晚饭后不要摄入太多水,第二天吸收好尿液,这时候患者可以在排尿针清洁外阴,避免白带污染,蛋白尿自我检测过程是请一个大试管把尿液放入试管中,取管下端,再把尿液进行加热加热点,在尿泼上端检测结果,如果浑浊度消失,蛋白质正常。如果浑浊不消失,就会有蛋白质,虽然这种尿蛋白之测方法比较成就,但是准确度非常高。在临床方面,最准确检验方式是尿常规,尿中出现泡沫时,大部分是尿蛋白正常尿液中是没有蛋白质的,这时候患者应该进行治疗,找出蛋白质来源。不管是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要进行综合判断,当患者有大量蛋白尿时应该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原因。
2023-08-15 14:09:46
2023-11-12 11:07:22
2023-08-06 10:13:33
2023-07-30 19:32:20
2023-11-04 14:12:32
2023-12-14 09: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