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16:41:25 | 起点排行榜
小寒的习俗喝腊八粥。小寒节气正值农历腊月(十二月),腊月初八又被称为"腊八"。腊八多在小寒与大寒之间,过了腊八,就意味着快要过大年了。我国不少地方流行腊八喝"腊八粥"的风俗,其源起于印度的佛教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六年苦行,释迦牟尼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充饥。成佛时,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便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示纪念。这个风俗后来也传到中国民间,并一直延续至今。
祭祖先、祭百神。腊八节也成为年终的祭祀性节日,古人有祭祀祖先、合祀众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腊八节祭祀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而且兼祭百神,酬谢他们一年之中为农业所做出的种种功劳。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公历的1月5日左右。在小寒节气中,人们会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和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寒习俗:
吃腊八粥: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用多种食材制作而成,这些食材大多都有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可以御寒保暖。
吃黄芽菜:在天津地区,小寒时节有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人们相信吃黄芽菜可以驱寒保暖。
穿红内衣:有些地方认为小寒是冬季的分水岭,穿红色内衣可以辟邪驱灾,保平安。起点排行榜
祭祀祖先:小寒也是祭祀祖先的时候,人们会前往祖坟或家中的祖先牌位,烧香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
这些习俗和活动都是人们在小寒节气中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祈求健康、平安和丰收而进行的。当然,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1、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2、习俗:
(1)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2)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