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0 18:04:42 | 起点排行榜
军刀以前有的,现在基本退休了,只是作为仪仗队的装备出现,就像骑兵一样。
再说,现在的瑞士军刀和日本军刀不是一回事。瑞士军刀是指那种很小的包括很多工具在内的一种多功能工具:刀片,剪刀,螺丝刀,罐头起子,甚至还有圆珠笔和掏耳勺等等的组合工具。
日本军刀就是指当年砍中国人脑袋的刀了。
现在中国能称得上军刀的大概只有匕首和刺刀了。
我国军刀基本国产,不依靠外国技术。
希望你对这个答案满意。
谁说中国没有好刀,盘点国产七种军用刺刀
53式四棱刺:
1949年建国后,我军成建制地装备的第一款军刺,就是随着53式步骑枪列装的折叠、棱型枪刺。对于这种枪刺,许多抗战时期的老八路对此并不陌生,在延安时期八路军的无名氏马步枪、八一式马步枪也采用了类似设计。
折叠式刺刀是将刺刀铰接在枪口下方或枪管一侧,平时随枪携带,使用时打开,向前伸出并固定;用后向后折回、收起。不同在于53式的枪刺是向右折叠,而八一是向下折叠的。折叠、棱型枪刺虽然刚度好、携带时不会丢失,但功能单一,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派不上用场。
国产56式剑型刺刀:
56式剑型刺刀,俗称“56式扁刺”此刀和56式三棱刺刀通用,可用于56式半自动步枪。刀身两侧开有宽血槽,刀身经过去光处理,呈灰白色。不反光。刀后端带有枪环和底座。
此刀是目前所有现役56式半自动步枪正在装备着的现役刺刀。我国除三军仪仗队和国旗班外几乎每个城市的武警都装备着这款刺刀。
56式可卸式刺刀:
这款刀是我国解放军早期装备的刺刀,自从仿造了苏联的AK-47以后,这款刺刀也是照搬了AK-47的刺刀原样制作的!刀身为磷化处理,不反光。
硬度高,刃口比其他刺刀要锋利!刺刀可以安装在众多的枪上,只要是AK-47一样的枪,无论哪个国家生产的,此刀都可以装上。平时可以卸下做匕首用,拼刺刀时可以安装在枪上,不过安装过程比较繁琐。
56式冲锋枪三棱刺:
用于56式冲锋枪和56-1型折叠托步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刺刀。
刀身磷化处理三棱型,尖端呈平口螺丝刀的形状,短小强悍。可以和63式步枪枪刺通用。
56式三棱刺:
1965年以前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原产SKS一样,采用剑形、双刃刺刀,两面均开有血槽,为防止反光,其表面镀有乳白色铬。
部队用后发现这种刺刀存在刚度不足等缺点,加上当时作战思想上强调“刺刀见红”所以后期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一律改用56式三棱刺,长度也由原来的312mm增加到380mm,其优点是刚度好、穿刺力大、杀伤力强。
56式三棱刺同后来63式自动步枪的对称式三棱刺不同,与53式步骑枪的四棱刺也不相同而是一种变截面刺刀,前端截面类似倒“T”字形,后端则近似圆柱形,尖端则接近平口螺丝刀形状,整体热轧成型,血槽是直接轧制出来的,材料利用率高,机械性能好。
56式三棱军刺用合金钢锻压打造而成,整刀经过热处理,钢材的硬度在60HRC以上。刀身带有枪环和底座,上于56式半自动步枪上。三棱军刺呈棱型,三面血槽。
表面经过抛光处理,呈惨灰白色,不反光,也就不易暴露目标。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它直接安装在枪上,可以折叠收起但一般是不会拆下来使用的。军刺本身没有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因此一般被称为“刺”而不是“刀”。
56式三棱军刺因实用性欠佳,除了捅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切割作用基本没有,开发其他功能也较为困难,加之现代战场战斗中拼刺作战几乎没有,所以已被淘汰。
63式三棱刺:
装于63式步枪上,采用了回折叠枪刺新式刺刀。
首创了三棱刮式刺刀,大大提高了枪刺的强度、刚度和刺入深度,是我国最后一次使用的一款三棱刺。
56S式刺刀(红):
装配在56S步枪上,在随后根据56冲开发的一系列变型枪、外贸枪中,所配备的刺刀,都或多或少地带有AK的味道。
如86无托的刺刀固定结构就很像AK74的,这款刺刀几乎是照抄,只是去掉了剪切驻笋的插孔而已,当然,玻璃钢刀鞘上的多功能镶嵌件也没了。与之同样式的还有一款黑色的装配于北方公司出口北美使用SS109弹的84S5.56mm半自动步枪上。
81式刺刀:
配装于81式和81-1式步枪上。81式在研制初期,对于刺刀是否从枪上拿下来还经过一番争论。主张发扬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的人反对拿下来,另一些人则主张拿下来。
因为现代战争中拼刺的机会很少,但不是没有,所以刺刀仍然需要,但要具有多种功能。最后定下的结论是:刺刀就是杀伤,装到枪上是刺刀,卸下来当匕首就行了。所以81式的刺刀兼作匕首使用,但不具备其他功能。
81式刺刀作为一个独立部件,由刺刀、刀鞘、挂带组成。刀刃部分为剑形,不开刃口。它的刀板比较厚而且呈十字形,刀身除了继续延用了56式三棱刺刀的棱型刺体。
另外改进成为匕首式刺刀,可以卸下作为格斗匕首使用。在刀身两侧直接压制有一道纵向加强突筋,突筋两边呈凹形血槽,表面镀乳白铬。起点排行榜
刀柄为褐色塑料柄。刀鞘为军绿色塑料壳重量0.072kg。该刀的钢度极好,虽说原设计不是多功能刺刀,但前线部队经常把该刺刀用于挖、刨、攀登,撬开罐头等。
在同类型的单一功能刺刀中81式的杀伤性能要优于美国的M7和前苏联AK47刺刀,但是仅有匕首功能的刺刀是不能满足现代战场的作战要求的。随着95枪族列装部队,新型的QNL95刺刀也随之装备。81枪族也将逐步退役。
81式D91多用途刺刀:
为了改变81式7.62mm自动步枪匕首式刺刀的不足,我国参照美军M9,为81式步枪试制了D91多用途刺刀。
它集匕首、铁丝剪、钢锯、起子等多功能于一体,不仅是一件锋利的武器,也是一把多用途的战场工具。但因其体积质量较大,圆柱形握把不顺手等原因,未能批量装备。
87式多用途刺刀:
装备我国87式步枪的刺刀,该刀除具有刺刀功能外还有匕首、钢锯、钢丝剪、螺钉起子、罐头刀等功能,由于87式自动步枪装备量稀少所以87式刺刀十分罕见。
1987年生产的这款步枪的刺刀成为中国刺刀由单功能转为多功能的一个转折点,之前的81式等刺刀都是单功能的刺刀和匕首,87式刺刀以后都是多功能的。
刺刀刀尖为双刃,非常尖利,比M9式刺刀穿刺力要强很多。剪铁丝的孔开在近刀身中间部位,可以最大限度的不影响刀身强度。
刀鞘挂皮带部位采用搭扣式,不需要解下腰带就可以挂在腰带上。刀鞘材质为金属鞘,非常坚硬,汽车压过也不会变形。
刀身的锯齿也很实用,可锯可挫。刀身采用特种高碳钢制作,硬度要比合金钢高,可以达到60HRC以上。
95式多用途刺刀:
装配于95式和03式突击步枪上的多用途刺刀的设计,是参照美国的M9刺刀,除基本需求的刺刀功能外还可当成格斗匕首与野外求生刀。
针对传统刺刀功能单一,而未来将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战争局面,刺刀不仅要帮助士兵战斗,而且要协助士兵生存。1992年5月,新5.8mm班用枪族总师系统向军方提出“研制以协助士兵战场生存为主,拼刺为辅的多用途刺刀”,并请军方单独对多用途刺刀拟出战技指标。
这样,多用途刺刀的战技指标论证和刺刀的研制并行开始运作。经过多次选型,国内某厂按选定的刀型进入设计和试制。
1994年3月军方提出多用途刺刀战技指标,随后,95式多用途刺刀的样刀随枪进国家试验基地征求意见,又随枪族一同进行设计定型试验部队使用试验等考核。
1995年,多用途刺刀随95式5.8mm班用枪族一起通过枪族系统设计定型。95式多用途刺刀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功能要求高,因此在结构、选材、工艺处理等几方面进行了多次技术攻关,才得以顺利通过设计定型。
时至今日以刺刀见红著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刺刀虽然在今日实战上的重要性日益减小,但是仍是训练部队的一个重要科目,对培养体能,士兵的集体意识和杀气,有很大的助益;就如同齐步走,踢正步一样,永远不会从部队完全消失。
国外的菜刀,首推德国、日本的刀。但也比较贵,国产刀足以应付商用、家用的各种使用需求。
经过笔者用刀15年的经验,结合网络上的各种帖子,综合盘点如下:(先说国产的,再说国外的,支持国货没错~)
六大菜刀品牌:
一、国货性价比之光,重庆大足龙水刀,重庆邓家刀,百年老品牌,源自1898年,特点:手工锻打。
“炉火熊熊叮当响,家家户户打刀忙”。公元882年开始,巴蜀大地一场持续20多年的“三川之战”,催生了龙水冷兵器制造勃兴,成就了大足锻打刀具炉火纯青,故有“大足刀具大唐来”之说。其技艺在父传子、师带徒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另一方面,从两蜀到两宋,大足石刻鼎盛时期,僧侣云集,凿石用铁器很多,也推动了龙水铁器的兴盛。北塔宋刻第60号龛造像记:“大足县玉溪井住铁匠刘杰,施铁索一条重三十斤,并劝化另一‘铁作户’施舍铁索三条。”表明大足石刻所用铁具,一部分是来自铁匠们的捐赠。
承袭自千年“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的“邓家刀”锻打技艺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历经百年的“父传子”中延续,至今已达六代人。2007年成立重庆邓氏厨具制造有限公司,保留锻打技艺的精髓,结合现代化工艺技术。
其刀具有背厚、膛空、口薄、锋利、省力、易磨的特点。性价比是真的高。
二、十八子作。
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代族谱》载:“......冯大将军生平所用八十二斤峨眉宣锦大刀纳于家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的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葬于阳江北山。这“峨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清初,阳江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坊,其生产地点即如今的江城区打铁巷。这个时候的代表作是何传利铁匠制作的“文武刀”,当时国内著名酒楼都在何传利作坊制菜刀。城郊那洛村村民开始制造小刀。二十世纪30年代,县城昌记是生产和销售小刀的专业店,同一时期,梁季芙创制独具一格的“季芙小刀”同这种小刀锋利、耐用、美观,可刮胡须,此在全国小刀评比中获奖,并送世界博览会参展。从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建国前,阳江从事小刀生产的有300多人。
阳江十八子刀具,是指广东省阳江市的一家制刀企业——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刀具。该企业成立于1983年,创始人姓李,名良辉,十、八、子取自拆分后的“李”字,其商标名称为“十八子作”。阳江十八子主要产品有小刀、怀剪、民用剪及餐具,远销海内外。阳江十八子刀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阳江制刀历史可溯至1400多年前。
三、张小泉
百年企业张小泉创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至今已有350年历史。是中国手工业的传统名牌,其传统锻造技艺被国务院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内刀剪行业的龙头企业。张小泉刀的关键技术是镶钢锻造,它以镶钢均匀、打磨精细、设计精美、雕刻新颖、经久耐用、质优价廉而闻名于世。但目前该企业强于营销,产品生产主要为贴*牌,慎入。
四、王麻子
王麻子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数百年来,其刀剪产品以刃口锋利、经久耐用而享誉民间。1956年,在公私合营的背景下,北京王麻子剪刀厂设立,成为昌平区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王麻子的刀剪依然是百姓家中的抢手货,最红火时,一个月可以卖出7万把菜刀、40万把剪子。1985年,王麻子剪刀厂还被当时的国家内贸部批准为中华老字号。
2006年,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基本完成对下属生产厂的调整,蓄势待发,加快发展。
2020年,王麻子作为“出口免验企业”,累计生产超50亿把刀具,产品畅销全球48国。王麻子在传承非遗锻造工艺的同时,融入了当代领先的制刀技术。未来,王麻子将继续传承百年文化以弘国粹,再创百年厨刀专家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传统工艺结合领先技术,铸就王麻子,再续百年厨刀辉煌。同年12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王麻子品牌“中国厨刀专家”荣誉称号。2022年,王麻子成为中国集成厨电峰会独家礼品供应商。
五、日本京瓷
京瓷是一个品牌,隶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成立于1959年4月1日,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竹田鸟羽殿町6番地,企业创建者兼名誉会长是稻盛和夫 。现任代表取缔役会长(董事会主席)是山口悟郎,现任代表取缔役社长(董事长兼总经理)是谷本秀夫。
京瓷旗下主要产品有:陶瓷刀具、陶瓷文具、珠宝首饰、手机、精密陶瓷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京瓷集团在全球的业务领域还涉及原料、零件、设备、机器,以及服务、网络等各个领域。
京瓷的刀具因为锋利精美而闻名。京瓷刀具采用陶瓷为制作主体,陶瓷用于切削刀具的时间比硬质合金早,但由于其脆性,发展很慢。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还是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陶瓷刀具材料主要有两大系,即氧化铝系和氮化硅系。陶瓷作为刀具,具有成本低、硬度高、耐高温性能好等优点,有很好的前景。陶瓷刀具比起不锈钢刀具要卫生环保许多。
六、双立人
双立人(ZWILLING)品牌是Peter Henckels(彼得·亨克斯先生)以双子座作为最初的构想,在德国美丽的莱茵河畔小镇索林根创立的品牌。同时也揭开了这一人类现存最古老商标之一不老传说的序幕。他的后代约翰·阿布雷汉姆·亨克斯将公司名称改成Zwilling J.A.Henckels。 双立人拥有超过2000种的不锈钢刀剪餐具、锅具、厨房炊具和个人护理用品,开创了摩登厨房理念,让烹饪成为一种享受,带给人们看得见的完美品质和生活情趣。
综上,笔者建议选择专门生产刀具的企业生产的刀比较好的。专注,带来的结果会比较好。
2023-11-16 16:24:38
2023-10-14 21:04:56
2023-10-26 00:04:29
2023-10-15 01:43:17
2023-10-01 02:41:18
2023-09-29 16: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