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1 02:18:19 | 起点排行榜
近几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了上半年的财报。
蔚来 :我亏109亿
小鹏 :我亏51.4亿
零跑:我亏22.7亿
赛力斯:我亏17.3亿
深蓝:我亏10.6亿
似乎半年不亏个几十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也挺不住了,纷纷被拉下水,利润开始跳水。
整个汽车行业,似乎已经没有了赢家。这一波的新造车,究竟会走向何方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沈晖“预言”破碎,但新造车仍不乐观
在威马彻底被边缘化之前,CEO沈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新造车销量排行榜,其实就是“亏损排行榜”,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到了2023年上半年,沈晖的“预言”终于破碎。作为新造车头名的 埃安 已经连续三个月实现盈利,“老二”理想第二季度净利润也达到了23.1亿元。这说明真卖得好还是有钱赚的,但对于其他新造车来说,情况仍旧不乐观。
虽然埃安和理想已经证明,只要销量能做上去,新造车也一样能够盈利。但在真正通往盈利之前,新造车们依然要经历非常多的痛苦。
蔚来依然是那个“亏损王中王”,原因倒也不复杂,车型繁多,销量却没有跟上。作为一家卖车不到五年的新造车,蔚来如今旗下已经有了ET5、ET7、ES6、EC6、ES7、EC7、ES8足足7款车型,5月份最惨的时候销量只有6155辆,想想都是不可能“保本”的。更何况蔚来还试图以一家之力推广换电体系,那更是一个无底洞,这些都导致了蔚来的亏损越来越大。
小鹏与蔚来的情况类似,不过车型数量要少一些,布局快充也比换电的成本要低,问题倒没有那么尖锐。零跑在今年发起了转型,大幅提高了C系列的销量占比,不再是靠T03这种入门小车走量。但即便是C系列,也不过是立足15万价位,以零跑的溢价能力,这离盈利依然遥远。
极氪 和深蓝倒是亏损得较少,但这也只是比较而言。实际上一家亏10亿,一家亏8亿,这得卖多少家用车才能赚回来。但它们也在证实一点,那就是除非做到理想和埃安那样的体量,要不然也是很难盈利的。
极氪在平均成交价格上与蔚来和理想相近,每月1万多台的销量其实也不算差,旗下的车型也不算多。考虑到像 雷克萨斯 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月销量其实也就是1万多台。而对于高端新能源品牌来说,却还没能达到盈利点。深蓝8月份销量已经接近1.5万台,却也依然在继续亏损。
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这两家或许很快就会实现盈利,毕竟它们的成本控制能力还是不错的。但也能看到新造车们的前景,那就是除非销量暴涨,要不然盈利绝对是遥遥无期。
(2)传统车企利润跳水,都让谁赚了?
前面我们列举的,7大新造车一举“亏掉”了238.89亿元。还有一堆没有财报的新造车,私底下亏的只会更多。
那传统车企的情况怎么样呢?答案是总共盈利了330.05亿元。偌大一个汽车行业,其实也就将将实现了“收支相抵”。
从营收规模来看, 上汽集团 依旧是规模最大的车企,毕竟板块足够庞大。不过从盈利能力来看, 比亚迪 已经成为“新王”。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早早布局的比亚迪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上半年销量达到了125.56万辆,依然维持着近乎翻倍的增长。上汽凭借着“厚实”的家底,尤其是几家合资企业的稳健,也取得了超过70.85亿元的利润。
长安 的表现则有些古怪,第一季度创纪录实现了69.7亿的净利润,结果上半年“收盘”则只有76.53亿元,也就是说第二季度只赚到了7个亿不到。原因倒也不复杂,长安在第二季度将 深蓝汽车 并入了整体的统计中,再加上价格战的影响,结果就是利润大幅缩水。
广汽的传统板块也受到了冲击,但得益于埃安的强势,新能源板块不仅不亏钱,反而能赚钱。这让它在新能源时代实现了“弯道超车”。
至于其余的几家,基本都处于转型的阵痛中。吉利15.7亿元的净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技术授权,卖车本身几乎不像以前那么赚钱; 长城 也在加速转型,曾经一款H6坐稳国内利润第一的时代已经远去; 东风 在今年3月份掀起了价格战,竭力挽救了一波本土企业,但整个市场表现依然处于恢复阶段。
看得出来,哪怕是传统车企,除了前面的几家,其实大多数的经营压力也非常大。
(3)还有一堆“待入场”,新造车如何收场?
按照目前的趋势,新造车们只有卷这一条路走。销量做上去尚有一线生机,如果连销量都没有,那威马、 爱驰 这些就是下场。而传统车企已经被迫卷进来,除了早早转型成功的,大部分都有生存忧患。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大波造车新造车正等着入场。
首当其冲的就是 小米汽车 ,作为雷军创业生涯的最后一战,小米汽车已经酝酿了好几年的时代,它会如何颠覆商业模式,能否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打下来,这都是消费者相当期待的。老对手华为虽然进入了汽车领域,但目前基本是以供应商的身份出现。华为究竟会不会造车,或者说什么时候开始造车,也同样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
再就是百度,在浸淫了多年自动驾驶技术后,百度也终于要入场了。作为“代工之王”的富士康,也确定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
这四家都是大资本在背后支持,一旦入场,必定会搅动一番风波。
那结局会是什么样呢?个人觉得无外乎是三种。
一种是卷掉落后产能,最强的几家胜出,然后赢家通吃。如同当年的京东和淘宝,就是打败了卓越、当当、易迅这些;一种是最后惨胜加整合,然后艰难地继续下去,如同当年“百团大战”剩下了的美团,以及 滴滴 与快递“补贴大战”剩下来的滴滴;剩下的一种,就是没有胜者,如同共享单车们,最终打了个寂寞,头部的几家退出,新的品牌进来接管。
目前来看,第一种情况可能是最乐观的,但也是最不容易出现的。在玩透了互联网的规则后,想让其中一方退出太难了,很可能战线会拉得无比长,过程会非常非常痛苦。至于其他的两种情况,可能都不会太平和地收场,尤其考虑到汽车产业的巨大影响力和辐射力,很可能整个社会都会出现波动,实在不太想看到这么一天。
(4)功夫拍案
新造车发展到如今,取得的成果还是非常显赫的。曾经国产车卖到15万都不容易,如今已经有不少能在20万、30万甚至40万级别站稳脚跟,也确实从国际巨头们手上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新造车带来了更多的高薪岗位,也提升了大家对于国产车的认可度。
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能够实现盈利的车企极少,还连带着把一众传统车企也拉入了泥淖。但事已至此,不管是已经在场的,还是即将入场的,都已经没了退路。如今整个汽车行业都已经岌岌可危,只希望在真正变成一地鸡毛之前,车企们能多想一想如何善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功夫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0月26日,就在市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晨汽车")债券兑付翘首以盼时,华晨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尚未向中证登上海分公司支付2017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债券简称:17华汽05)兑付款。公司仍然在努力筹集资金,与投资者协商解决。
当日,华晨汽车回应媒体称,"当前资金确实出现暂时困难,所以未能按期兑付到期债券,集团正在积极努力研究解决办法,相信华晨一定会积极妥善解决债券问题。"10月21日至今,华晨汽车债务违约已经5天。在这5天时间内,市场各方对此热议不断。
一位从事不良资产的业务人员表示,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华晨汽车的债务危机就已显现,有关华晨汽车的不良资产组合已经开始打折出售,有的折扣力度还非常大,那时候金融机构就对华晨汽车的债务问题持谨慎态度了。
除了上面违约的债券之外,目前华晨集团仍有14只债券尚未偿还,总余额共计172亿元,债券状态均显示为正常。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华晨汽车集团到期及回售压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涉及债券分别为4只、8只。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涉及债券分别为4只、8只。
此外,华晨集团还出现了信托等方面的违约。
根据大公国际的公告,华晨集团应于2020年9月21日划拨季度应付利息。截至2020年10月14日,华晨集团仍未将应付季度利息划拨至债权投资计划托管人账户。
江苏信托所也显示,截至10月15日,华晨集团也未能按时兑付贷款本金10.01亿元、利息2000万元、罚息668.38万元,而这些资金原本应于10月12日兑付。
事实上,早在"17华汽05"兑付之前,华晨集团就已深陷资产遭到冻结、出售股权、员工长期休假的舆论漩涡中。
据了解,目前华晨集团有着超过千亿的巨额债务。华晨集团2020年债券半年报显示,集团总负债1328.44亿元,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资产负债率为71.4%。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6.77亿元。
而且自8月份以来,华晨集团累计新增17条被执行人信息,其中多笔执行标的金额超过1亿元。
……
在此情况之下,此次违约有可能会引起债券违约的连锁反应,华晨未来渺茫。
相关人士分析,"华晨汽车集团违约属于典型的一类国企违约事件,剥离了华晨宝马之后,华晨汽车集团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弱且资产质量较差,政府放弃了救援,最后资金链断裂导致违约。而华晨汽车集团违约之后,可能与债权人协商展期,也可能面临重整。以东北特钢和沈机股份重整为例,通常采用现金清偿和债转股方式,并且对金融债权和非金融债权采用差异性方案。"
曾经的华晨汽车,是让其他国内车企羡慕的老大哥。
1987年的沈阳,已经有了两个汽车制造厂,当地觉得效益不错,让原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副局长赵希友来创办第三个汽车制造厂,赵希友很快就合并了沈阳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合组成了金杯汽车。
他们打算发布1亿元股票。当时这是个新鲜事,但看得人多出钱的人少,整了一年多,响应者寥寥无几,募集了不到3万元,这个数字实在是令人失望。这时候仰融就登台了。
在仰融的策划下,华晨系在美国、香港、上海全都上了市。钱有了,华晨汽车一夜之间进入快车道。从研发、扩产、销售宣传,都有强大资金做支持。海狮一上来就大卖,击败了当时长春一汽的"解放牌"面包车,华晨汽车成为国内最被看好的国产品牌之一。
自1996年起,金杯客车每年的销售以50%速率增长,从1995年的9150辆迅猛增长到2000年的6万辆,连续多年占据轻客市场销量第一,2000年,金杯客车销售额达70亿元人民币,利润仅次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
2001年,一向低调且神秘的仰融,被沈阳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这年底,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仰融排名第三。
踌躇满志的仰融表示,将要继续增加对金杯的投资,使金杯的汽车产量在2005年达到50万辆,在2020年达到百万辆。 起点排行榜
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仰融出走。
仰融走后的华晨,先是从美股退了市,但是几年走下来,除了宝马项目,其他的几个产品线都不达预期,产品体系混乱、缺少支柱车型、渠道建设迟缓,品牌也越来越弱,从2011年开始,华晨汽车每年的收入超过90%全靠宝马,金杯和中华越来越边缘化。
到了2018年10月,华晨宝马开了提高合资股比的先例,外资当然知道这是赚钱的生意,以290亿的价格增持股份至75%,至2022年末,华晨汽车集团将获得股权转让款本息约368亿元。
但这更像是竭泽而渔!届时华晨中国从华晨宝马获取的利润将腰斩,将会走上和力帆一样的道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能源车前十名排行榜都有谁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车排名前十名品牌: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极氪、AITO问界、广汽埃安、零跑汽车、哪吒汽车。
1、比亚迪。 比亚迪最早为电池制造商,后加入车企大军,2022年由传统车企变身新能源车企,通过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e3.0平台等建立起了自身优势。零部件自产率非常高,包括车规级芯片也能实现部分自供。目前旗下车型众多,包括知名度很高的王朝系列、以及后推出的海洋系列。比亚迪2022年共计交付超186辆,摘得国内汽车厂商年度销冠。
2、特斯拉。 美国汽车品牌,榜单内唯一非国产汽车品牌,因为是电动汽车的先行者,因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整车制造的成本“杀手”,通过一体化压铸制造、自建零部件配套体系等一系列手段,大幅降低了整车成本,是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
3、蔚来汽车。 入门门槛较高,同为造车新势力,与小鹏汽车不同,蔚来的核心是用户运营,通过提供极致的服务,从而获得用户极高的忠诚度,让每个车主都成为蔚来汽车的代言人,特别是发展初期,蔚来的很多新用户都是老车主介绍的。
4、理想汽车。 入门门槛同蔚来一样,理想的核心是产品力,创始人李想在汽车媒体行业深耕多年,对用户需求洞察较为深刻,汽车功能设计也更贴近用户需求,因此获得一大批用户的青睐。
5、小鹏汽车。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重研发,以科技感著称,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等都较为先进。旗下车型搭载了众多先进的科技硬件,并具有不错的性价比,让追求科技感的人一见倾心,一直追逐于科技的小鹏,也推出了自己的飞行汽车。鹏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达12万辆电车。
6、吉利极氪。 一线自主民营车企——吉利旗下纯电汽车品牌,虽然吉利早已推出了几何汽车,但极氪汽车的定位显然更高,是吉利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关键。极氪首款车型极氪001,凭借吸睛的外观,不错的动态性能表现,以及丰富的配置,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背靠吉利集团的强大资源优势,极氪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7、AITO。 AITO是赛力斯和华为深度合作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硬件制造+科技赋能让AITO品牌推出不久,便获得了极大的市场关注度,旗下车型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鸿蒙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等华为高科技产品,是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后起之秀。
8、广汽埃安 。该车是传统国企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还推出了自己的动力电池——弹匣电池,该品牌虽然销量表现不错,但网约车形象深入人心,例如主销车型AIONY就十分依赖B端市场,不过目前埃安也在不断努力推出新的车型,来获取C端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已有多款在售车型。广汽埃安2022年累计交付27万辆。
9、零跑汽车。 国产造车新势力中,背靠安防龙头大华股份,继承了大华股份的技术基因,与比亚迪、小鹏汽车等车企一样,重视技术研发。虽然此前一直叫默默无闻,但从2021年开始,销量开始快速爬升,销量一度力压“蔚小理”。零跑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超11万辆。
10、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是国产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一直让人吐槽取错了名字,品牌负责人解释是为了省广告费。前期哪吒汽车一直依赖B端市场,受挫后才全力进攻C端市场,简单来说,哪吒汽车能够突破重围,靠的是两个字“便宜”,哪吒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超15万辆。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造车越亏越多,传统车企利润跳水,这一波造车会如何收场?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起点排行榜:www.dressupstart.com2024-09-16 06:36:16
2024-10-15 07:33:30
2024-07-03 17:02:53
2025-02-09 16:01:22
2024-04-08 08:56:28
2024-03-15 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