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13:37:42 | 起点排行榜
《心花怒放》这部电影带火了《去大理》这首歌:“人人都想去大理,”洱海畔的丽江古城一夜之间开起许多客栈,偏爱风光的人们,渴望一睹“风花雪月”的胜景。
慕名而来的游客熙熙攘攘。就是在这首歌发布的同一年——2014年,央美硕士毕业的林芳璐也走在这条去往云南的路上。
不过她的目的地和歌词有所区别,她并没有停在洱海边的丽江古城,而是继续前进,去往深处,抵达了一个叫做周城的边陲小镇上,一个原住民主要为白族的村落。
在这里,没有蜂拥而至的游客,没有商业化的街道小店,也没有任何商业化气息的存在,是一个完美的逃避城市繁杂生活的世外桃源。
当林芳璐一抵达村口时,看到的第一眼景象让她感到不悔此行:一眼望去,在民族风格十足的房檐下,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四处聚集,手工做着布艺扎花。
挂在房檐下的扎染布艺品连绵在一起,构成了她心中最美的那幅油画。这种原始、野生的扎染艺术之美深深震撼了她,林芳璐没有犹豫,选择停留在了这里。
扎染这门艺术,自古有之,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一种让织物在染色时就部分结扎起来,让织物不能完全着色的染色方法。
在我国云南、四川、江苏三地,都有着风格不尽相同的扎染工艺,其中林芳璐学习并且弘扬的这种扎染工艺就是属于云南白族地区特有的扎染工艺。
在当地这种工艺是由手工针缝扎,用对人体低刺激性的纯天然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的。所以制成的扎染不但摸上去手感舒适,闻起来还有着淡淡的草药清香。
其实,谈到林芳璐为何执意进行这趟云南之行的原因,这要和她曾在大学就读时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有关。
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时,她的导师就非常注重引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培养,要不断深入各种文化腹地,要去研究,去学习,去融合。
在此过程中,她曾去到景德镇学习烧制艺术,也曾去往浙江的工厂里边学习琉璃工艺,甚至还到过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学习大漆工艺……
对于大学生而言,毕设是不可绕开的话题,中国之大,应该没有一个大学生未对毕设操过心、出过力。
起因很简单,因为想完成一个优秀毕设作品,林芳璐走遍大江南北寻找着创作的灵感,越是深入一个地方,越能发现千年流转下的文化底蕴的巧妙。
在文化不断交融之下,林芳璐深感传统技艺的珍贵,能够流传至今的这些工艺,可以称得上是时间留给整个国家的财富。
扎染这门深埋于这个边陲小镇的技艺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一件扎染布艺品仅仅能在旅客那里卖得100来块钱,却是白族妇女们接连数日才能织成的产物。
但是,传统技艺的传承却并不乐观,像扎染,在当地多为上了年纪的妇人所做,对外地人而言,虽然看上去新奇,但因为此地深居边陲,价值并不高。
于是,调研了许久的林芳璐做出了一个能影响她整个艺术生涯的决定,去到云南潜心学习这门扎染,她想让这门手艺重焕生机,甚至还拜了当地的妇人为师。
最开始,当地人在看到这样一位年轻漂亮且有才的女硕士想要拜师学艺时,都以为她在开玩笑,这门在当地每家每户都会的手艺有什么吸引人的呢?
扎染做起来相当枯燥,需要耐得住寂寞,还得吃得了苦,毕竟连当地的年轻人都流失去外地了,一个从城市来的孩子又怎能呆住呢?
大家都觉得她仅仅是一时的兴起,应该不会支撑太久。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林芳璐却坚持下来了。
最开始,在她还尚不了解这门技艺之时,只得挨户走访,还与村中白族妇人们同吃同住,把制作流程记录、整理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对蓝染技艺展开了学习实践。
从种植原料(被用作染料的板蓝根)、到工艺流程中的扎花、煮布、染色、固色、拆线,再到最后的晾晒工作,她都不遗余力的去不断尝试。
在读研的那两年,也是她去大理最频繁的一段时间,基本上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那里。沉浸在彩云之南的风光之中,她收获了许多。
迎着苍山洱海的自然之境,随着当地民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的工坊在半山腰上,小旅店在苍山脚下,一天过去,常常累到瘫在床上。
在刚开始学扎花的时候,林芳璐有些手忙脚乱,手拿针线还略显笨拙,总是误伤自己,“工伤”不断,但林芳璐对于这段时间的感受就只有五个字:痛并快乐着。
一边虚心学习,一边大胆尝试,“学成出师”,林芳璐的野心也开始“膨胀”,在发掘出手下作品的艺术性之后,她开始琢磨着如何将其进行商业化。
虽然学了足足几年,但她手中的“作品”产出,和扎染多年、熟能生巧的白族妇女们的布艺放在一起,还是略显“不成熟”。
林芳璐的作品也经常受到“师傅们”的打趣,看过许多工艺品的阿姨们看到她的作品也不禁啼笑皆非地说:“你这样的拿到外面是卖不出去,需要返工的。”
所谓“扬长避短”,林芳璐的目标自然不是制造和村中阿姨一样的复制品,她想在扎染这项技艺上突破创新。
她有意地用自己多年所学的艺术审美来改造扎染,特地将花样染得不均匀、不规则,使其有着斑驳的肌理,充斥着野性之美。
相对传统、清晰的扎染花纹而言,林芳璐染制的花纹向着流行化去尝试,更具有现代风格,几何图形的印花图案显得有立体感,又透着几分随性和创新之意。
她慢慢开始了她的变现之路,回到北京想着商业化的林芳璐没有停止手中的创新,还在陆陆续续地继续着扎染作品的创作。
出于实用性,她从扎染的工艺品转为创作一些扎染制成的家居用品,像靠枕、手绢、床上四件套。
第一笔尝试林芳璐只决定售卖8件家纺用品,在售卖的页面,她也强调:这是一种来自于天然的工艺性,选材上都是最纯粹的用料,纯棉或纯麻、具有药用性的染料。
在准备开始售卖前,林芳璐怀揣着几分忐忑,扎染对大众而言是一门“崭新”的技术,只是在她看来,她的作品符合大众审美且有着独特风格,但万一大众就是不买账呢?
所幸,让她欣慰的是,这8件商品一经上架就一抢而空,也充分证明了扎染手工品确实是具有商业价值的。
第一单生意就做成了,林芳璐也渐渐安心,继续琢磨起来,不断上新,不断抢购一空,她的作品受到了许多人的期待,购买询问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这次大获成功,让她信心大涨的同时,也让之前根本不理解自己女儿的母亲心里宽慰不已。
看着自己女儿耗在这“无谓”的“艺术”之上好几年,却没能有任何进展,担心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匆匆逝去,为人母的心中总是心疼的。
林芳璐的母亲态度迎来了转变,从之前的不理解到在行动上给予支持,之后,她也和女儿一并前往云南,一起种植扎染的原料板蓝根,协助她完成之后的改进。
如何让扎染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使用?如何使其更受欢迎?如何发挥它更大的价值?林芳璐思考了许多。
为了能够使扎染的花色更加丰富,林芳璐独自钻研了很多种方法,怎样染会造成怎样的效果,林芳璐全部一一记下,整理成册。
同时,相较于白族传统只用于服装的扎染,林芳璐所呈现的扎染的用途更为广泛,她将这些经过扎染的成品布拓展到各个领域。
在家具,挂饰,装饰,服装等等各种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使用,也令人眼前一亮,在具备美观的同时还兼具实用性。
扎染作用到的棉布并非是常见用于衣服布料的白棉花,而是一种褶皱的原始棉,不那么雪白,也不那么平整软绵。在许多人看来,属于质量次一点的“淘汰品”。
可作用于穿着不那么优秀的原始棉并不意味着它无用,这在他人眼里的缺点在林芳璐眼里就成了独特的设计。她将这褶皱棉布与沙发、座椅、靠枕相结合。
传统的沙发座椅都是平整的,而林芳璐便在它们的四周加上了扎染的棉布。有的直接用未染的原色,有的则用了染过的扎染传统色——蓝色。
这样的外形添加使得原本普通的沙发有了立体的层次感。这些出自传统技艺灵感的沙发座椅因其独到的艺术感,在国内一经展出便受到了众多相关领域人士的好评。
如果作品中仅仅具有美感,那根本不会产生足够的吸引力,“灵魂”才是最主要的,而她的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也正是其具有着的独特生命力。
谁也想不到家居饰品能看上去如此生机勃勃,仿佛身处自然,在喧嚣的当下竟然有这样的艺术品横空出世,属实难得。
有人说,手工艺术品是创作者的寄托。浸染着创作者所想传达的东西。林芳璐为她潜心改造的作品起一个独特的名字,有一个椅子被她命名为“私奔狂想曲”。
这好听的称呼取义于它的特殊形状,像一条条蔓生的藤向外延伸,不断地拉长,伸展,支棱着,像狂舞的生命,有一种惊心动魄撕裂般的美感。
在融合当代艺术和传统工艺的路上,林芳璐一直在不断 探索 。除了家纺小件套的创作,她还致力于艺术的呈现。
西班牙奢侈品牌Loewe(罗意威)旗下基金会宣布,中国扎染艺术家林芳璐凭借作品《SHE》成为2021年罗意威工艺奖(Loewe Foundation’s Craft Prize 2021)的大奖得主。
墙体上的白色棉质面料她经过反复细致地打结、缝合、折叠和打褶,形成了外观像“云”一般的复杂的图案。
这是扎染工艺的另一种创新,因为这实际上没有进行到实际上的染色步骤,只是扎起来的扎花作品。
但林芳璐却想用这扎染工艺中的一个小环节,来致敬那些日复一日坚持扎染手艺的白族妇女,也是对于优秀传统技艺能传承至今的一种敬意。
她并没有忘记自己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当初的“拜师学艺”,掌声和鲜花同样也属于云南的那些“师傅们”,她们两边时常保持着一些联系。
“在北京完成的作品,有时我会拿回大理给在大理的阿姨看,她们会觉得很惊喜,很漂亮”林芳璐会与“师傅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而她们也会给予她反馈,会特别在意在哪个地方用了什么样的扎法,是马牙齿的,还是小梅花的,她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师徒关系。
可贵的是,哪怕是成名之后,林芳璐也保持着创作的初心,她并未只将蓝染看成自身创作的一种手段而已,还是会在每一次有新灵感的初期回到云南。
在她看来,扎染属于那片土地,也只有在那样的环境浸润下,创造力才得以自在地延展,与当地人、物、地理气候产生物理与 情感 的双重联结。
在林芳璐作品的带动下,扎染这种水墨画般洒脱、一气呵成、无二相同的中国传统工艺逐渐为外国市场所知晓所惊叹;也让世界看到了独特的“中国蓝”。
林芳璐没有被初步的成功干扰,即使她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仍然始终不忘自己对扎染艺术的初心。
她爱的是这项技艺带给她的思考与平静,所以即便到了小有成就的情况下她还是在工作室里一阵一阵地享受着扎染技艺最本质的快乐。
而随着林芳璐对扎染的创新,这种工艺是与居家布艺进行糅合的点缀,是大型艺术展览中的艺术品,甚至还是国际奢侈产品品牌的灵感缪斯。
她让扎染手艺“摇身一变”,从在游玩云南、四川可能就100来块就能买到的不起眼的“工艺品”到能被放在家里的展示柜中尘封起来的艺术。
历经千年沉淀的技艺再次熠熠生辉,经历了“身价”的转变,从屋檐小摊到展览T台,从不值几钱到涨价千倍,得以让世人看见它的璀璨。起点排行榜
与此同时,即便扎染的价格不断水涨船高,但是风靡程度依旧未减弱,现在更是已经走出国门,受到了很多的国际友人的好评。
无论是商业性还是艺术性,扎染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就连意大利,西班牙很多展馆都和林芳璐的工作室达成了合作的意愿。
其实,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璀璨的文化明珠,它们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但缺少的只是一双去发现、去融合的眼睛。
时光的独特性在于,正是因为其筛选出了精华,而借着传承了数千年的技艺,来兼容工艺美,这应该是我们在提高物质文明追求的同时可以做到的精神文明的提升。
去得胜家具城和雨龙家具城看看,得胜家具城的家具比雨龙家具城的家具高一个档次,买大件去得胜家具城,买小样(比如凳子、小茶几)去雨龙家具城。买沙发我建议你去得胜家具城,现代的、古典的款式等得胜比雨龙多
藤制沙发不仅环保,而且拥有着冬暖夏凉的特性,它不论是买来家用,还是放在商务场所等公共产地都相当合适,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藤制沙发的品牌繁多,那么藤制沙发哪个品牌比较好呢?藤制沙发有哪些选购要点?下面就来说说。
藤制沙发哪个品牌好
1.荷比先生:荷比先生是东莞中艺实业有限公司藤木家具的原创品牌。家具产品主要为中、高级藤木民用家具。
2.裕达家具:裕达家具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广东岭南藤乡,是一家藤制品专营企业。
3.藤王府藤家具:广东佛山市南豪家私有限公司,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4.藤中藤家具:司创始人刘静波先生在九十年代初进入家具行业,从学徒工到1997年的自产自售。
5.藤缘家具:深圳藤缘家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的深圳市龙岗镇,以研发、生产、销售藤制产品为主的专业厂家。
6.壹品堂藤业家具:壹品堂藤业家具有限公司在继承家族数十年家具产品生产制造经验。
7.藤御坊藤家具:山东淄博藤御坊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高中档藤木家具的企业。
8.景煌藤艺:景煌藤艺五金家具厂创于1989年,位于广东省的江门市,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一所具规模藤编工艺品、藤家_、藤家私的制造商。
9.杭州昌盛藤家具厂:杭州昌盛藤器厂是专业生产高档藤器家具和各种藤艺制品的企业。
10.上海艺园藤器厂:上海艺园藤器厂成立于1993年,专业生产高品质藤制家具,工厂历经从开始单纯的简单加工业务到如今创产品牌-。
藤制沙发选购要点
1、选择品牌产品由于藤制家具材质和工艺的特殊性,一些专业藤制家具制造厂都选用质地较好的进口材料进行加工处理,质量上有所保证,所以最好选择名厂名店购买藤制家具。藤制家具选购技巧:
2、看断口辨材质有些藤家具,其实是用塑料等材质仿制的,观察家具上那些藤的断口处,如果是塑料等制品,断得会特别整齐,而藤的断口会是毛躁的。藤制家具选购技巧:
3、检查藤韧性藤的韧性是最为重要的,建议在家具背面找出那些小段伸出的部位,用手拧一下,劣质藤会很容易断裂掉渣,好的藤一般不会断。藤器除手工编制技艺精细、造型新颖美观外,最主要的是审视藤器材质是否优良。如藤材表面起皱纹,说明该家具是用幼嫩的藤加工而成,韧性差、强度低,容易折断和腐蚀。藤艺家具用材讲究,除用云南的藤以外,好多藤材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这些藤质地坚硬,首尾粗细一致。
4、检查外观看看家具表面的光泽是不是均匀、粗细是不是均匀,检验藤制家具整体颜色是否一致、黏合部位是否稳固、外观是否端正,是否有斑点、异色和虫蛀的痕迹,还要用手掌在家具表面拂拭一遍,如果很光滑,没有扎手的感觉就对了。藤制家具选购技巧:
5、检查稳固度选好藤制家具后,双手抓住藤家具边缘,轻轻摇一下,感觉一下框架是不是稳固,最好亲自坐上去试试,看是否有摇动或因为受力过重有嘎吱的声音,如果发出吱吱声音,其原料可能就是假冒藤。藤制家具选购技巧:
6、配垫检查对配有坐垫的藤椅,还需要仔细观察坐垫的弧位与家具弧位是否吻合,牙线是否圆滑挺直,布面料图案拼接是否整齐。
上述推送的藤制沙发的品牌,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你正在选购的话,不妨多关注下上述品牌的产品。除了关注产品的品牌之外,为了能够更顺利的买到好的产品,对于藤制沙发的选购要点也是相当有必要知道的。
2023-10-15 01:43:17
2024-05-13 02:40:47
2024-05-29 13:33:49
2024-05-07 17:38:38
2024-03-23 10:30:30
2024-05-11 09: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