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正文

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

2024-04-10 18:18:36 | 起点排行榜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

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

1、红色固体单质,铜或红磷,化合物,氧化铁。

2、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点1083.4±0.2℃,沸点2567℃。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3、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4、红磷是巨型共价分子,无定型结构。外观与性状: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在暗处不发磷光,无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二硫化碳以及乙醇等有机溶剂。

5、氧化铁易溶于强酸,中强酸,外观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作炼铁原料。

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

电厂化学水处理药剂都有哪些?

目录

1.硫酸

2.盐酸

3.氢氧化钠

4.碳酸氢钠

5.磷酸二氢钠

6.磷酸氢二钠

7.次氯酸钠

8.异噻唑啉酮

9.柠檬酸

10.EDTA

11.聚合氯化铝

12.磷酸三钠

13.无水肼 联氨

14.水合肼 联氨

15.亚硫酸氢钠

16.阻缓剂(连云港)

17.杀菌灭藻剂(连云港)

18.阻垢剂MAS208

1硫酸2

【分子式】H2SO4;H2SO4.H2O(一水物),H2SO4.2H2O(二水物)

【结构式】

O

H-O S O-H

O

【性状】纯硫酸为无色透明的 状液体,相对密度(20℃)1.8318,熔点10.38℃,沸点280℃,折射率1.4297,加热时它会发出SO3,直至酸的浓度降低到98.3%为止,而成为恒沸溶液,沸点338℃硫酸一水物相对密度1.438,二水物相对密度1.650,熔点 -39.47℃,沸点167℃,折射率1.405.他们的热力学常数见表1-1

硫酸能与水和乙醇以任何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外观通常因纯度之不同而呈现无色至红棕色。硫酸为最活泼的无机酸之一,腐蚀性极强。不纯的硫酸能溶解所有的金属。65%浓度的硫酸在冷态时即能溶解铁、铝、铜、铅;热态时的作用更强。95%浓度以上的冷态浓硫酸不和铁、铝等金属反应,因为铁、铝在冷浓硫酸中被钝化,浓硫酸是一中氧化性酸,加热后的氧化性能更强。稀酸能溶解铝、铬、钴、钙、镍、锌等金属,热态时的溶解能力增强。但是,稀酸不能溶解铅和汞,也极难与高硅铁反应。浓硫酸有极强的吸水性,能使木材、棉布、纸张等碳水化合物脱水炭化,故接触人体能引起严重烧伤。

硫酸几乎与所有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反应而生成硫酸盐(包括正盐和酸式盐)。

硫酸的浓度与其熔点的高低呈反比关系。常见浓度的熔点如表1-2所示。

含有20%以上的游离SO3 的浓硫酸称为发烟硫酸。发烟硫酸为无色或棕色油状稠厚的发烟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吸水性强。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放出大量热并可能引起爆炸。其腐蚀性及氧化性比普通硫酸更大。

常见浓度的硫酸熔点

浓度/%

熔点/℃

98

-3

93

-32

78

-38

74

-44

65

-64

【质量标准】

(1)国内标准

国家标准GB534-89(工业硫酸)

【危害与对策】 硫酸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吸水性,能严重烧伤人体,故接触和使用硫酸时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由于硫酸在溶于水时能产生大量的热,存放应特别注意;在配制硫酸水溶液时,一定要将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随时搅拌;千万不要将水倒入硫酸中!以防发生喷酸事故而造成人身伤害。这种规定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均需严格遵守。

浓度低于76%的硫酸与金属反应时会放出氢气。当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达到4%-75%时,便具有爆炸危险,故应加强通风。

失火时,应使用水雾浇灭,或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可使用高压水柱,以防硫酸飞溅。

-------------------------------------------------

2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46

【结构式】H-CL

【性状】盐酸是氧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有刺激性液体,工业品因含有铁、氯等杂质而微带黄色。相对密度1.187(-85℃),水合物的相对密度:HCL-H2O1.48;HCL.2H2O1.46(18℃),熔点:HCL-114.8℃;HCL-H2O15.35℃;

HCL 2H2O-17.7℃;HCL 3H2O-24.9℃.沸点(HCL)-85℃.盐酸属于无机强酸,有酸味,腐蚀性极强。极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浓盐酸(一般为36%,试剂可达38%)在空气中发烟,遇到氨蒸汽则生成白色烟雾。能与许多金属或其他氧化物、碱类盐类等发生化学反应。常用盐酸浓度在31%左右。

盐酸的热力学常数: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67.27;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为-131.34;标准摩尔熵为56.52;标准摩尔定压热熔为-136.49.

【质量标准】国家质量标准GB320-93(代替GB320-83)

【危害和对策】 盐酸有毒,腐蚀性极强。浓盐酸接触人体能导致严重烧伤,溅入眼内会导致永远失明。接触皮肤会产生皮炎和过敏作用。吸入盐酸蒸汽会引起咳嗽、窒息、导致呼吸道溃疡。误服会引起粘膜、食管和胃烧伤、咽下困难恶心、呕吐、极度口渴、腹泻、及至发生循环性虚脱甚至死亡。

接触和使用盐酸,特别是浓盐酸时,应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保护眼睛和皮肤。应采取措施,防止氯化氢气体溢出而污染大气和进入体内。

-----------------------------------------------------

3氢氧化钠

【别名】烧碱;火碱;固碱;苛性钠;苛性苏打;固体氢氧化钠;液体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39.997

【结构式】Na-OH

【性状】氢氧化钠纯品为无色透明的结晶,有块状、片状、粉状。相对密度2.130,熔点322℃(318℃).沸点1390℃。工业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而使外观呈白色不透明的固体。具有很强的吸湿性,长时间暴露在湿空气中会完全潮解成稠状液体。极易溶于水并发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成强碱性,且有滑腻感。易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乙醚和丙酮。腐蚀性极强能侵蚀、破坏纤维和有机物。高温下对碳钢也有腐蚀作用。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氢钠。与酸类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钠盐。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209-93(工业氢氧化钠)

【危害与对策】氢氧化钠对一切生物细胞和纤维组织均严重伤害性,进入体内能引起呕吐、虚脱;吸入混有烧碱的灰尘可能伤害呼吸道,要注意,千万不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洗胃。

接触和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带防护眼睛、橡胶手套和橡胶靴,防止烧碱触及皮肤和眼睛。清扫工作现场时要带口罩,以防含有烧碱微粒的尘土进入体内。

如不慎被烧碱沾染了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工作场地应随时有硼酸和稀醋酸溶液(2%)和水管备用。

-------------------------------------------------

4碳酸氢钠

【别名】小苏打;酸式碳酸钠;重碳酸钠;倍碱;重碱。

【分子式】NaHCO3

【性状】碳酸氢钠为白色单斜晶系菱柱结晶粉末或颗粒。相对密度2.20,无臭味碱。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因水解呈微碱性。不溶于乙醇。65℃时开始分解,,至270℃时全部放出CO2而转化成碳酸钠,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则缓慢分解,25℃时新配置的浓度为0.1MOL的水溶液之ph=8.3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1506.0-86(工业碳酸氢钠)

-----------------------------------------------------

5磷酸二氢钠

【分子式】无水物NaH2PO4

一水物NaH2PO4·H2O

二水物NaH2PO4·2H2O

【相对分子质量】无水物119.978

一水物137.99

二水物156.008

【性状】磷酸二氢钠有无水物,一水物,二水物三种形式,无水物为白色结晶粉末。57.40℃时开始从溶液中析出固相。熔点190℃。稍有吸湿性,极易溶于水。加热至225-250℃时分解成酸性焦磷酸钠,热至350-400℃时生成偏磷酸钠

一水物为无色正交系结晶。相对密度2.040.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不溶于醇,微溶于氯仿。100℃时脱去结晶水。200℃时分解。

二水物为无色、无臭、稍有潮湿的斜方晶体系结晶,

相对密度1.915,熔点60℃,95℃时脱水成无水物。190-204℃时转化为酸式焦磷酸钠,204-244℃时变为偏磷酸钠,点燃后可直接转化成偏磷酸钠。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25℃下0.1MOL/L的水溶液之ph,不溶于醇,在水中溶解时几乎不分解。目前,工业产品主要是二水物。

【使用方法】要将炉水ph控制在最佳范围,应将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三钠或磷酸二氢钠协调使用,同时应投加适量的分散剂以控制可能产生的沉积物,锅炉的补充水应保证纯度高水量足!

6磷酸氢二钠

【别名】磷酸二钠

【分子式】无水物Na2HPO4;二水物Na2HPO4·2H2O;七水物Na2HPO4·7H2O;十二水物Na2HPO4·12H2O

【相对分子质量】无水物141.96;二水物177.99;七水物268.07;十二水物358.14.

【性状】磷酸氢二钠无水物为白色吸湿性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以空气湿度和温度不可能吸收2-7个分子的水。极易溶于水随着水温的升高溶解度明显增入。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之ph值(25℃)-9.1.不溶于乙醇。

二水物为白色粉末,相对密度(15℃)2.066可将十二水物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干燥制的。

七水物为无色单斜晶成粒状粉末,在空气中稳定,相对密度1.679(约1.7).易溶于水,更易溶于沸水,水溶液成碱性(ph-9.5)基本不溶于乙醇。

十二水物为半透明的单斜晶系结晶或颗粒,常温下露置于空气中(特别在30℃以上的温度下)易失去五个分子的水而成为七水物,熔点34.6℃.相对密度1.5235.不溶于乙醇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为无水物,250℃时分解为焦磷酸钠。

7次氯酸钠

【别名】次亚氯酸钠;安替福明(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漂白水。

【分子式】Naclo(无水物);Naclo·5H2O(五水合物)。

【性状】次氯酸钠(无水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其不稳定,受热后迅速分解,但在碱性状态时比较稳定。易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解,工业品次氯酸钠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有效氯为100-140g/L,易溶于水而生成烧碱和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而生成氯化氢和初生态氧,因为初生态氧氧化能力强,所以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在加热和有氨或铵盐存在时,可保存10-15日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无水次氯酸钠极易爆炸,系在真空下用浓硫酸低温干燥制的。

【危害与对策】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皮肤接触会引起烧伤。进入体内会导致粘膜腐蚀、食管或气管穿孔、肺部水肿。吸入肺内会引起支气管严重灼伤和肺内水肿。

接触和使用次氯酸钠的工作人员应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防止次氯酸钠溶液触及皮肤或进入体内。如不慎触及皮肤或进入体内,应立即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或漱洗之。

【使用方法】将次氯酸钠配制成有效氯浓液为15%的标准溶液或用水稀释后使用。使用时直接直接用耐蚀泵加入水系统。由于次氯酸钠在较高ph值的条件下,多余OCL-离子形式存在,其杀生效果很差,而在较低ph值的条件下成分子形式存在时的杀生效果最好,故在使用时宜将水系统的ph控制在6.0以下。一般的使用量在100mg/L。次氯酸钠投加时,余氯很快消失,持续时间短。次氯酸钠常用于耗氯量较少的水系统。

高浓度的次氯酸钠对粘泥有良好的剥离作用,但是,因其有腐蚀性,故需与铬酸盐或聚磷酸盐之类的缓蚀剂复配使用(用量100mg/L)。此前最好先加其它非氧化性杀菌剂(如洁尔灭100mg/L)进行杀菌处理。次氯酸钠的加量视粘泥量而定。

8异噻唑啉酮

【分子式】C4H4CINOS,C4H5NOS

【性状】外观为琥珀金黄色或淡绿到蓝色透明或者微浑浊液体。没有气味或略有气味。相对密度(20℃/4℃)1.02-1.32,ph值2.0-4.4,粘度(mpa.3)15℃为19.025℃为16.0,35℃为14.5.溶于水和低碳醇以及亲水性有机溶剂。在环境为温度下能稳定储存一年。于水处理系统中,在一般使用浓度下能与氯及大多数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相混容,如如在于1mg/L余氯水中,加入10mg/L该混合物经96h后,仍有9.1mg/L保留在水中。低于使用浓度时容易生物降解。它可与微酸性的焦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溶液作用使之成为无毒物质。其分子组成决定了它对真菌(如霉菌)、细菌、藻以及软体动物均显示较强的生物活性。

【危害与对策】本品有腐蚀性,能损害眼睛,刺激皮肤,还可能有过敏反应吸入人体有害,吞噬或通过皮肤可能致命。接触时,一定要带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吸入粉尘或蒸汽。对鱼类有毒,不可倒入湖泊、河流、池塘或其他公共水域。

如不慎弄到皮肤上,应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已污染的衣服要及时换掉,洗后方可再穿,如不慎进入眼睛,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后请医生检查处理。不慎吞入,应迅速喝大量牛奶、蛋清、胶质物。如果这些做法没有起到作用,可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难时则通氧气并立即请医生。

9柠檬酸

【别名】枸橼酸;2-羟基丙三羟酸

【分子式】C6H8O7

【相对分子质量】210.14(无水物192.13)

【性状】无水柠檬酸是从热浓溶液中析出的无色半透明结晶,属单斜晶系的全对称晶族,熔点153℃,密度1.665g/cm3,无光学活性和压电效应。从冷的水溶液中结晶的柠檬酸含一份子结晶水。从一水物到无水柠檬酸的平均转变温度是36.6℃。一水物是无色、无臭、斜方晶系的二棱晶体,带一分子结晶水。熔点约100℃,一水物通常是稳定的,但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在和缓加热时,一水物在70-75℃软化失水,最后在135-152℃范围内完全熔融。在快速加热时结晶在100℃熔融,由子转化为无水物固化,并在153℃溶化成相对密度为1542的液体。

柠檬酸溶于水、乙醇、乙醚。

【危害与对策】柠檬酸浓溶液对粘液有刺激作用。稀浓液口服后会迅速分解,由于吸收缓慢,大量饮用可按原样排出,柠檬酸及其钠盐可形成牢固的钙络合物,在体内可降低血液中的钙离子,从而抑制血液的凝固。腹腔注射会引起痉挛,当剂量高至100-200mg/L时可致死。

10乙二胺四乙酸(EDTA)

【别名】乙底酸;EDTA

【分子式】C10H16O8N2

【相对分子量】292.25

【性状】白色、无味、无臭的结晶性粉末,其游离态酸及其金属化合物对热非常稳定(在240℃时溶化变质)几乎不溶于水、乙醇、乙醚及其他溶剂,能溶于5%以上的无机酸。如果用苛性碱中和,可生成一二三四碱金属盐。

【危害与对策】EDTA无毒,其盐可溶于水,能迅速排出体外。但经过动物实验,注射一定量,也能使人致死。

【使用方法】用螫合剂进行化学清洗时,可采用EDTA钠盐,也可采用EDTA胺盐,可在设备停用期间采用停用清洗法也可在设备运行期间采用不停用清洗法,当需要除铜时,还可以增加除铜程序,但此时只能采用EDTA胺盐。

当用循环法进行清洗时,可以足够量例如3-6%的缓蚀EDTA胺盐在系统内循环,清洗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循环清洗大约6h后,金属表面的氧化铁及腐蚀产物即被除去。

为减少临时配管的费用,也可采用直接加热法。

-----------------------------------------------------

11 聚合氯化铝

【别名】聚铝;聚合铝;碱式氯化铝;羟基氯化铝;硫酸羟基氯化铝

【性状】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水解产物,一般认为是一种络合物(配位化合物),铝是中心离子,氢氧根和氯化跟是配位体,是通过羟基起架桥作用交联形成的聚合物;分子中所带的羟基数量不等。

聚合氯化铝为无色或黄色的脂状固体,易潮解;溶液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液体,有时因有杂质而呈黑色粘稠液体;产品中氯化铝含量:液体产品>8%,固体产品20%~40%,碱化度70%~75%.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易溶于水,并发生水解生成[AL(OH)3(OH2)3]沉淀。水解过程中伴随有电化学、凝聚、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水溶液是介于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之间的水解产物,灰色略带浑浊,带胶体电荷,对水中悬浮物有极强的吸附性。

【危害与对策】 本品有腐蚀性,如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生产和使用本品的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穿长筒胶靴,生产设备要密封,车间通风应良好。

【使用方法】处理工业用水和废水时,可在较广的ph值范围内进行;当ph值较低时,不必投加如石灰等碱性物质进行调节,仍能有效地进行絮凝处理。

12磷酸三钠

【别名】磷酸钠

【分子式】Na3PO4(无水物);Na3po4•12H2O(十二水物)

【相对分子质量】无水物:163.94十二水物384.12

【性状】无水3磷酸三钠为白色,相对密度2.537,熔点1340℃

十二水磷酸三钠为无色,八面体立方晶系结晶,相对密度(20℃)1.62,熔点73.40℃.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溶于本身结晶水中。不溶于二硫化碳,乙醇中,水溶液呈强碱性,1%溶液的ph=12.5,加热至100℃时,失去11个结晶水变成一水物,212℃时变成无水物,工业上生产的十二水合磷酸三钠为Na3po4•12H2O与NaOH的复盐。工业级结晶有时保留过量的碱,以防止结块并提供碱性较强的溶液。

【危害与对策】磷酸三钠不燃、不爆,其粉末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并能引起皮炎和湿疹。若接触皮肤,用清水冲洗之。

使用和生产硫酸三钠的生产厂房应安装送风设备。设备应密封,操作人员应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遵守个人卫生规则,下班后必须淋洗全身。

【使用方法】磷酸三钠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碱洗液时,其含量在0.1%-1.0%之间。有时加入50-2500mg/L的磷酸氢二钠或氢氧化钠,有时还加入鳌合剂。

--------------------------------------------------------------

13无水肼(联氨)

【别名】联氨

【分子式】N2H4或H2NNH2

【相对分子质量】32.05

【性状】无水肼或联氨为无色油状液体或白色单斜晶系结晶,常温下为油状液体,有氨的强烈刺激味。不同温度范围的相对密度:d541.146;d041.0253;d241.024;d1541.011;d2541.0036;d3540.9955.熔点0.4℃沸点113.55℃,闪点和着火点52℃,吸湿性,在空气中发白烟。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能与水、甲醇、乙醇、丙醇、异丁醇等极性溶剂互溶。于水能形成恒沸混合物。

联氨是一种弱碱,其碱性比氨小与无机酸反应能生成许多很有用的盐。在碱性溶液中是非常强的还原剂。与卤素、硝酸、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物质发生激烈反应。在蒸馏过程中若有痕量空气存在,会发生爆炸。

联氨的腐蚀性极强,能腐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等。它在酸性溶液中N2H5形式存在,是氧化剂。能溶解NaCL、KCL、NHNO3等数十种无机盐类。

【危害与对策】肼有剧毒,强烈侵蚀皮肤及阻害体内的酶。蒸汽能侵蚀粘膜,而导致头昏;刺激眼睛,使眼红肿、化脓,损伤肝脏,使血糖降低,血液缺水,并引起贫血。有文献指出,肼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

急性中毒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多数情况下可致死。在体内主要影响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新陈代谢功能,具有溶血性质,在急性中毒1.5-2h即出现溶血现象。

空气中肼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肼易燃易爆,与氧化剂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遇氧化汞、金属钠、氧化锡、2.4-二硝基氯化苯时发生剧烈反应。

着火时用大量水扑灭,用水雾驱散蒸汽。将溢出液体冲稀成为不燃性混合物,也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等灭火。

肼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6-100%(体积)

接触或使用肼时应佩戴专门的防护用具。皮肤和眼睛接触肼之后,应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并请医生检查治疗。工作区域必须充分通风,并经营使用适当的仪器监测生产区域环境中的肼浓度。

--------------------------------------------------------------

14水合肼

【别名】水合联氨

【分子式】N2H4•H2O

【相对分子质量】50.06

【性状】水合肼为无色透明的发烟性液体,有独特的臭味,剧毒。相对密度1.032,熔点-51.7℃或在-65℃以下(两种共晶混合物)沸点119.4℃,闪点和着火点72.8℃,与水和醇互溶;不溶于氯仿和乙醚。腐蚀性极大,能腐蚀玻璃、橡胶、皮革、软木。与氧化剂接触,会引起自然自爆。具有强碱性、强还原性、和强渗透性。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

【使用方法】通常使用40%浓度的水合肼水溶液,加在锅炉给水泵的吸入口,或是除氧器的出口管处。加量的控制通常以省煤器入口给水中含N2H4

50vg/L左右为准。

15亚硫酸氢钠

【别名】重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氢钠;重硫氧

【分子式】NaHSO3

【相对分子质量】104.062

【性状】亚硫酸氢钠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单斜晶系结晶或粉末。有二氧化硫臭和难闻的气味。露置在空气中易失去部分二氧化硫并逐渐被氧化成硫酸盐。相对密度1.48.易溶于水,1份亚硫酸钠溶于3.5份冷水、2份热水中;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4.0-5.5.不溶于乙醇。有较强的还原性。熔融时分解。

【危害与对策】亚硫酸钠为低毒化合物。浓溶液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浓溶液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误食本品后,应立即用清水或纯碱水洗胃。

本品燃烧和爆炸的可能性极小。如发生火灾可用水浇灭。

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

有哪些溶剂可用在清洁剂中?最好是低毒、高效、环保的

常用有机溶剂分类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

苯(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

2-甲氧基乙醇(50ppm)、氯仿(6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环丁砜(160ppm)、嘧啶(200ppm)、甲酰胺(220ppm)、正己烷(290ppm)、氯苯(36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乙腈(410ppm)、二氯甲烷(60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甲苯(89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二甲苯(2170ppm)、甲醇(3000ppm)、环己烷(38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

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除上述这三类溶剂外,在药物、辅料和药品生产过程中还常用其他溶剂,如1,1-二乙氧基丙烷、1,1-二甲氧基甲烷、2,2-二甲氧基丙烷、异辛烷、异丙醚、甲基异丙酮、甲基四氢呋喃、石油醚、三氯乙酸、三氟乙酸。这些溶剂尚无基于每日允许剂量的毒理学资料,如需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溶剂,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资料来源

_770.htm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 沸点(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

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强烈毒性

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 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 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 98.4 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微毒,强于乙醚2~3倍

甲苯 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 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 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 115.9 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 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 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 118.1 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 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 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 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 131.69 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乙醚 135.6 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 138.35 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起点排行榜

二甲苯 138.5~141.5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 139.10 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DMF等 一级易燃液体

醋酸酐 140.0

邻二甲苯 144.41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 153.0 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环己酮 155.65 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 161 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 166.1 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糠醛 161.8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 180~185 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难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 187.3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 189.0 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 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 197.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 201.88 参照甲酚 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 202.7 参照甲酚 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 205.45 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210 微溶于水,能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低毒类,腐蚀性,与苯酚相似

甲酰胺 210.5 与水、醇、乙二醇、丙酮、乙酸、二氧六环、甘油、苯酚混溶,几乎不溶于脂肪烃、芳香烃、醚、卤代烃、氯苯、硝基苯等 皮肤、黏膜刺激性、惊皮肤吸收

硝基苯 210.9 几乎不溶于水,与醇、醚、苯等有机物混溶,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 剧毒,可经皮肤吸收

乙酰胺 221.15 溶于水、醇、吡啶、氯仿、甘油、热苯、丁酮、丁醇、苄醇,微溶于乙醚 毒性较低

六甲基磷酸三酰胺 233(HMTA) 与水混溶,与氯仿络合,溶于醇、醚、酯、苯、酮、烃、卤代烃等 较大毒性

喹啉 237.10 溶于热水、稀酸、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二硫化碳等 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和眼

乙二醇碳酸酯 238 与热水,醇,苯,醚,乙酸乙酯,乙酸混溶,干燥醚,四氯化碳,石油醚,CCl4中不溶 毒性低

二甘醇 244.8 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混溶,与乙醚、四氯化碳等不混溶 微毒,经皮吸收,刺激性小

丁二睛 267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二硫化碳、己烷 中等毒性

环丁砜 287.3 几乎能与所有有机溶剂混溶,除脂肪烃外能溶解大多数有机物

甘油 290.0 与水、乙醇混溶,不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食用对人体无毒

资料来源

;goto=lastpost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化学中红色固体有哪些化学中红色固体有什么”相关推荐
保山南红什么颜色最好	南红中哪种红最好
保山南红什么颜色最好 南红中哪种红最好

保山南红什么颜色最好 南红中哪种红最好南红是一种珍贵的玛瑙,其颜色丰富多样,包括红色、黄色、绿色、白色等等。在众多颜色中,最受人们欢迎和最具有收藏价值的是红色。以下是一些关于南红中哪种红最好的建议:锦红:锦红是南红中最为珍贵和昂贵的品种之一,颜色鲜艳、质地细腻、纹理清晰,是南红中的上品。锦红的红色最为纯粹,通常没有任何杂质,非常难得。柿子红:柿子红是南红中比较珍贵的品种之一,颜色深沉而

2024-03-23 14:12:21
进口固化剂有哪些品牌子 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品牌大盘点
进口固化剂有哪些品牌子 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品牌大盘点

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是进口的好还是国产的好?答: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在中国市场上,进口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做得好的有哪品牌,而国产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做的好的品牌有哪些。进口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安斯褔妙乐混凝土密封固化剂、美力实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力西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施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舒尔拉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和力石伯乐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国产品牌混

2024-03-13 09:18:58
橘色系口红有哪些?橘色系口红推荐
橘色系口红有哪些?橘色系口红推荐

阿玛尼橘色口红是几号阿玛尼红管唇釉401号是橘色系的,这个色号现在是比较火的,很受女性朋友的喜爱,因为它是很显白的,无论是皮肤本身较白,还是偏黄或者偏黑的女性使用之后都会显得皮肤比较白。这个的口红色是橘红色,它的质地是哑光的,但是涂上之后却感觉非常的丝滑,而且滋润度也是非常不错的,厚涂之后感觉气场强大,不论是少女唇,还是深色唇都能够轻松的驾驭,尤其是有些人唇比较多或者比较深,使用这种

2024-01-31 12:15:59
中山大学烟酰胺身体乳怎么样?
中山大学烟酰胺身体乳怎么样?

中山大学烟酰胺身体乳怎么样?中山大学烟酰胺身体乳还不错。身体乳味道闻起来还挺舒服的,淡淡的清香,并且实物很有份量感。该产品主打美白、保湿功效,适合干皮人士。最主要还是由于其添加了维生素E和烟酰胺成分,首先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其次当人体缺乏烟酰胺时会得糙皮病,因此烟酰胺可预防和缓解糙皮病,其在化妆品中可作为营养性添加剂,坚持使用也能达到滋养皮肤的效果。不过该产品有“蹭名气”

2024-04-08 00:46:27
红色车标有哪些?
红色车标有哪些?

红色车标有哪些?红色车标有:菲亚特、红标本田、荣威、哈弗、庞蒂克等。以2020款哈弗h9的2.0T汽油四驱精英型5座为例,这款车的生产厂商为长城汽车,级别为中大型车,能源类型为汽油,变速箱为8挡手自一体,车身类型为5门5座SUV,最小离地间隙为206mm。2020款哈弗h9的2.0T汽油四驱精英型5座长宽高分别为4856mm、1926mm、1900mm,轴距为2800mm,发动机型号为GW4

2024-02-19 17:03:48
什么牌子的地坪用固化剂好?
什么牌子的地坪用固化剂好?

什么牌子的地坪用固化剂好?1、菲凡士地金钢凝土密封固化剂;2安斯福妙乐混凝土密封固化剂;3美力实混凝土密封固化剂;4施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5力石伯乐混凝土密封固化剂;6舒尔拉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7固地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8巴斯夫混凝土密封固化剂;9西卡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我比较喜欢巴斯夫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品牌大盘点想知道用混

2024-03-06 23:51:34
沙棘固体饮料哪个品牌好?
沙棘固体饮料哪个品牌好?

苏打水品牌销量排行榜苏打水品牌销量排行榜1、屈臣氏(Watsons)苏打水推荐理由:大品牌质量好有保障。包装很好,正品包裹,很正规。打开都是每罐独立包装,开瓶扣很环保安全。口感好,好喝气足2、农夫山泉苏打水推荐理由:一次偶然的机会,喝了原味的,感觉挺不错的。农夫山泉(NONGFUSPRING),即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

2024-01-22 21:22:49
绥化有哪些特色美食
绥化有哪些特色美食

绥化有哪些特色美食绥化美食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熟悉,绥化被称为“塞北江南”,可见这里物产丰富,美食自然也不少,绥化特色美食有哪些你知道吗?绥化特色美食很有北方特色,好吃而且风味多样,绥化有哪些特色美食是一定要吃的呢?赶紧看看吧!绥化特色美食——明水开口笑这是一款面食小吃,名字非常的特别,没有吃过的人,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在绥化,这是很有名的一道小吃,很多人喜欢吃,主要由面粉、花生

2024-01-30 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