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正文

什么是碳达峰

2024-04-10 01:50:15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什么是碳达峰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碳达峰

什么是碳达峰

什么是碳达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逐步回落。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这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其中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与其相关的术语还有碳中和,一起简称为“双碳”。其中碳中和属于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指的是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者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一般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者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拓展资料:

双碳的战略意义

“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的步伐,有利于人们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业与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目前我国也正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碳达峰

​“碳”索绿色,“智”造未来,上汽大众开启电动出行新时代

在科技的推动和全行业协同发展的情况下,汽车的品类和定义变得越来越丰富。如今汽车已不仅是代步作用,而是承载生活、娱乐或工作等多方面内容的出行伙伴。在如今“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大车企都在采取有力行动节能减排。上汽

大众

作为国内首批合资车企,多年来屹立不倒,与用户共同进步,在新能源浪潮来袭之际,迅速转型,新能源与燃油车赛道并进,希望以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理念,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产品布局上,上汽大众迅速发力新能源市场,同时全面革新燃油车发动机技术,优化油耗表现、提升排放环保性;生产环节中,上汽大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持续打造“环境零影响”工厂。

ID.系列开启上汽大众电动化转型新路径

作为上汽大众ID.家族的纯电力作,ID.系列自问世以来,就凭借扎实续航、靠谱品质、高安全性等标签,收获不少驾驶者的好评,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一次占据主动。

目前,上汽大众已经投产三款ID.车型,定位也各有侧重,

ID.4 X

瞄准年轻有娃的小家庭,

ID.6 X

满足更大空间的家用需求,ID.3定位更年轻的小夫妻二人用车。基于上汽大众对消费人群的精准洞察,ID.采用系列化策略,并且更加注重外观设计、优质硬件、智能软件等实力配置,精细地覆盖了不同用户的电动出行需求。

其中,ID.4 X作为大众品牌的首款MEB中型

纯电动

SUV

,在今年4月份迎来了全新的升级。这款代表着上汽大众进军

纯电动

车市场的崭新时代的产品,自诞生以来就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整车外观采用了全新的ID.系列设计语言,封闭式的中网。中间悬挂着一个可以发光的大众车标并且两侧还延伸了

LED灯

带,前脸整体营造出了非常强烈的科技感。车尾部分延续了ID.系列的贯穿式的尾灯,底部保险杠处用到了很锋利的设计风格。比起之前的传统家族设计风格,全新的设计风格多了很多细节,以此来凸显整车的科技感。整体车身尺寸4612×1852×1640mm,再加上轴距较长,车身姿态更显修长,同时搭配圆润的侧身使得整个车子比例非常协调。超长的轴距配合1280mm*815mm的超大透明玻璃天顶,让整车空间显得宽敞明亮,结合后备箱的大空间,充分满足家庭出行所需。

在硬件方面,ID.4X保持了一贯的严谨工艺态度,特别是在电池方面,ID.4X的电池经过了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338项安全测试项目,并为电池配备了360度电池包装甲及防磕碰全平式底盘,同时对汽车进行了满载状态下反复加速及制动的严苛测试,全方位保障用车过程中的安全。

在智能软件方面,ID.4X不仅配置了智慧车联系统,可以让驾驶者通过APP快速查找车辆位置,在复杂的停车场环境一键导航到车,还配备了诸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PA记忆泊车、AR-HUD智能导视等一系列智能出行科技功能,让驾驶者享受科技带来的全新驾驶体验。

相比侧重家庭需求的ID.4X产品,ID.3则更加突出个性与潮流的年轻人属性。外观上ID.3继承了ID. 家族的高颜值设计元素,采用了独特微笑萌动前脸设计,潮感律动的外观呈现立体光影轮廓,点阵式的IQ. Light

矩阵式

智能大灯、封闭式前格栅上以及会发光的日行灯带,通过光语律动的迎宾灯展现一台新能源车该有的仪式感。

在安全性上,ID.3同样有着ID.家族优良品控的传承。不仅配置了与ID.4X一样的338项品牌标准电池安全验证和360°电池包装甲,还经受了诸如80度高温的“桑拿房”除味考验,以及超过百万公里的道路耐久测试等极端条件下的考验。最大程度保障行车安全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智能软件方面,ID.3同样也在车内配有智慧车联系统以及泊车管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行驶过程中Stop & Go自动跟车功能将识别前方车辆并自动加减速行驶;全车还配备了Lane Assist车道保持等诸多驾驶辅助功能,搭配在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驾驶焦虑,凸显大众“智在通勤”的科技理念。

上汽大众用全新科技开启电动出行新时代

纵观上汽大众的电动化发展历程,在产品投放、更新方面,上汽大众均展现出了极高的速度和效率,亦凸显了其在电动化战略方面的强大“体系实力”。在短短七个月时间内,三款ID.重量级车型即先后密集入市,并由此完成了上汽大众“ID.元年”之产品布局,依靠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技术背书,还有上汽对市场需求的细致洞悉与理解。

外观、硬件、软件方面交出了出色答卷之外,上汽大众汽针对电动化过程中的一些核心安全问题,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安全理念和安全技术领时代之先。拿电池系统来说,为了避免电池出现问题,上汽大众从电芯级别入手,针对每个电池单体都配备了泄压阀与检测装置,从源头规避风险。电池下壳体内整合了独立的水冷散热管路和先进热管理系统,通过与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实时监控系统(RTM)配合,保持电池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电池包360°覆盖装甲,搭配全方位排布热成型钢梁与120道飞行激光焊加持的底部护板,可以减轻多方向下对电池撞击造成的损伤。同时电池包还进行了诸如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338项的电池安全测试,远超国标285项。

另外,在电动车过去的控制架构中,电动碰撞后切断高压开关的控制流程比较长,需要经历气囊ECU→VCU→BMS→继电器控制等步骤,按50ms的通讯周期来计划,大概需要100-300ms的时间。而上汽大众在高压安全方面,则率先实现了2毫秒级高压切断机关。即便是车辆因碰撞导致电池出现短路等情况,也可以第一时间切断正负极连接,从而保障成员安全,给大家更多逃生时间。

在专注技术革新的同时,上汽大众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公益事业,通过多种方式回馈社会,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这让上汽大众与安行中国在公益之路上相遇。作为国内大型“汽车技术+交通安全”公益科普平台,安行中国同样致力于推进道路安全科普、提升安全驾乘意识,是汽车安全智创领域的“先锋”。在智能化的浪潮下,安行中国始终坚持用高科技的互动设备和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让大众借助科技的力量了解更多出行安全的新技术与新知识。

上汽大众,正在用迅捷的行动和灵活的产品策略,展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品牌面貌,对于日益成熟与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上汽大众ID.纯电系列无疑会成为他们的理想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什么是碳达峰

“碳达峰、碳中和”对出口企业意味着什么?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中国正在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级别绿色革命,并且要在其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完成这一目标,亦是经济问题。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更关系到未来国际贸易的趋势。

0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和信心

中国对全世界承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承担社会责任和全球环境义务的体现,但客观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海亮分析,挑战来自4个层面。

第一,碳排放与发展权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中国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仍然比较低,这意味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势必要排放更多二氧化碳。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此阶段,在21世纪前后完成了碳高速排放期,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碳排放高峰“拐点”还未到来。

第二,中国碳排总量大,GDP增速高,对减排形成很大的挑战。从绝对规模看,2011年至今,中国都是各国家和地区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总最大的,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从增速看,2015—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2%,高于全球同期的平均增速0.8%,因此,要实现目标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第三,中国的碳排放来源很大程度上与能源结构有关。目前国内碳排放量的来源80%以上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在2020年的碳排放量占比分别达到71.11%、14.93%和5.83%。要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这需要用能侧的电气化改革,也需要新能源成本的持续降低与电网消纳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相关变革已经开始在中国实践,比如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第四,要摸排现在的碳排放,碳盘查、碳审计等工作涉及各个区域、行业、企业,既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比如,摸排哪个省、哪家企业碳排放量比较大,甚至每个地区、每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多少等。因为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确定减排方案,首先要知道排放边界、排放来源以及排放量等。从这个角度说,第三方机构可以帮助企业排查碳排放量、碳排放来源等,对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十分必要。

尽管困难重重,但许海亮对中国能完成承诺保持信心。在政策上,国家已经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光伏、风电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将保证绝对优势占比;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都对“碳达峰、碳中和”概念有了深刻的见解和共识,甚至很多企业制定了相关路线图。

02

对于企业国际贸易意义重大

对于全球贸易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国内企业进行跨国贸易意义深远。

“碳足迹”已成为出口强制性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国际贸易运行的重大趋势,企业能否达成 “碳达峰、碳中和”将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存在一些政策性壁垒,最早体现为产品的安全合规性,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国际大趋势,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环境保护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某类产品进入某些市场区域时,

“控碳”已经成为强制性要求。比如,对于动力电池产品,2021年欧盟新法规已经增加了“碳足迹”的要求。新法规要求,

电池的碳足迹必须经过第三方强制验证,自2024年7月1日起,只有已建立碳足迹声明的相关产品才能投放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碳足迹”不仅仅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更包括上游各材料生产制造、运输等各环节的碳排放汇总。这就要求生产企业不仅要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还要求使用的上游各种材料符合碳足迹要求,实现全产业链的碳足迹控制、细化、执行和记录。

未来,国内企业和产品必须做好“碳足迹”方面的功课,否则,无论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在海外建厂,都可能会面临困难。

助力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

全球要达成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企业势必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必然会把

“碳达峰、碳中和”与节能减排的要求延伸到自己的供应链上,因此,跟不上节奏的供应商很可能在供货中处于不利的位置。一方面“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排放、资源型)的企业会通过商业化的选择逐渐被挤压出市场,以支持

碳高峰“拐点”的到来;另一方面,针对“碳中和”,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供应链上考虑使用节能技术和降低能耗,是必然无法绕开的路。

诚然,企业

“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离不开大量的投资,但企业不要把其看成是某种负担,实际上它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因为先进技术必然带来对节能技术发展的天然需求,而节能技术发展了,才可以促进先进技术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普及。那些掌握了先进节能技术、原材料和产品的企业,可以打造绿色环保的新护城河,让升级后的产品在全球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一个企业对环境的贡献越大,未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品牌溢价的能力就越强。从更高层面看,

“碳达峰、碳中和”将反推国内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延缓制造业外流的趋势,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03

助力企业扫清“绿色障碍”

当前中国氢能蓄势待发,拥有氢能生产领域全球最大的规模。鉴于此,“TüV南德绿色氢能”认证标识应运而生,保障了氢气在生产、运输、加注及应用过程中的低碳排放,也提供了“氢经济”从源头开始的“去碳化”及可持续发展认证。

在外贸领域,针对外贸商品

推行“碳标签”制度正在成为风向。在后续的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中,对企业和产品进行“碳标签”认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视化的“碳标签”与企业的销售额、就业、税收等挂钩,构成了企业品牌的必要组成部分,TüV南德支持企业的“碳管理”成果以公正、专业和便利的方式展现在商业贸易间,进而帮助企业在融资时获得优势。起点排行榜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什么是碳达峰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什么是碳达峰”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