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01:43:59 | 起点排行榜
1、新年穿上新衣,欢庆游喜神方。春节期间,四川人民穿上新衣,开始互相拜访,共度佳节。其中,最具特色的习俗是初一开始的“游喜神方”,这项传统活动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喜神被视为带来吉祥和喜悦的神明,与财神一同受到尊崇。
2、逛大庙会,体验民间艺术。庙会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既是宗教仪式,也是民间集会。在庙会上,游客可以欣赏到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活,以及皮影戏、泥塑、糖人等多种民间艺术表演。这些传统技艺吸引了无数观众,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
3、游杜甫草堂,感受人日文化。正月初七被称作人日,成都人民有独特的习俗,便是前往杜甫草堂,与诗圣一同庆祝。初八初九夜晚,各寺庙、会馆、街坊会点亮“天灯”,为节日增添神秘色彩。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祭拜神明,欢送新年。
4、元宵夜“偷青”,趣味盎然。元宵节晚上,四川人民会偷偷采摘一些青菜回家,这被称为“偷青”。然而,近年来这一习俗因其负面效应而逐渐不被提倡。
5、烧福纸,祭拜先人。在团年或除夕之夜,四川人民会进行烧福纸的仪式,以祭拜逝去的亲人。仪式结束后,家人围坐一堂,共享丰盛的年夜饭。祭拜时,桌上摆放鸡肉、鱼肉、猪肉等供品,以及香烛,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四川过年的习俗如下:
四川过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是做一大桌年夜饭,特别丰盛,但不吃饺子。他们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腊肉、香肠等种类繁多、数量也多的腌腊品,一般是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过完年。
四川过年要放鞭炮,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妇”(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晚上(城市中)狂灯会。白天场(庙会)、荼馆非常热闹,有许多川剧、平书等表演。
灯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每逢过年过节时很多地方都有挂灯笼、办灯会的传统。而对爱热闹、尚祥和的四川人来说,过年不可无“灯”,灯会也成了川人过年不可少的“年货”。
扩展资料
春节习俗大盘点,全国各地过年风俗大不相同。
1、祭灶: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老人们会 “请”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恭恭敬敬挂在厨房。厨房内方桌上,摆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须有。
2、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4、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5、倒贴“福”字:这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6、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7、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8、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9、拜年:新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起点排行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春节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
中新网-春节习俗大盘点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春节民间风俗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春节的习俗有: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等。
春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吃年夜饭: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拜年:拜年,即是新年期间走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的一种方式,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
2024-03-13 0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