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春节早上吃什么?

2024-03-14 21:47:24 | 起点排行榜

春节早上吃什么?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春节早上吃什么?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春节早上吃什么?

春节早上吃什么?

1、饺子

尤其是北方人,春节餐桌上必吃饺子,在北方有一句俗语叫“初一饺子初二面”说的就是这个民俗,北方人喜面食,一次性会包很多饺子,春节早上下一锅饺子,全家人都可以吃,而且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春节吃饺子还有“招财进宝”的意思,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2、汤圆

汤圆的外形圆圆的,是一种外形讨喜的米制品,分为糯米外皮和馅料,寓意团圆,有些地区早上会煮一大锅汤圆,全家人一起食用,用荠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四种馅料做成的“四喜汤圆”是扬州人春节早上最喜爱的,取意“事事如意”、“合家团圆”。

3、年糕

年糕是用大米做成的,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含有较多的淀粉,食用后具有很强的饱腹感,适合在春节的早上食用,年糕,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4、长面

长面在有些地方也叫长寿面,是春节早上手工现做的面制品,春节早上吃长面寓意非常好,讨年有长头,人能长寿之彩,小孩吃了寓意来年聪慧,老人吃了身体健康,长面以手工做的为佳,下面再卧两个鸡蛋,也叫“鸡子索面”。

5、馄饨

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包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馄饨就酒,越吃越有”,寄托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春节早上吃什么?

过年吃的习俗有哪些?

东北春节习俗:

在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黏豆包、做豆腐。黏豆包多由大黄米做皮包上豆馅制成,几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春节习俗:

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春节习俗:

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春节习俗:

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春节习俗:

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春节习俗:

在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大年初一会由一家之主准备早茶,将鸡蛋,爆米花、红枣、白糖同煮。鸡蛋以圆为佳,象征全家团圆;爆米花象征鱼米丰收、五谷丰登;红枣、白糖象征生活甜蜜、幸福。

回族春节习俗:

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到初二才吃饺子。

壮族春节习俗:

春节吃白斩鸡和“大年粽”。年粽在除夕时摆在供台上祭祀,到正月初三才由家人聚食,以示团圆。

中国各地春节传统习俗

上海

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

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的衣帽鞋,并且买春联、年画和“门神”。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

台湾

称除夕为“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

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饭(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压岁钱”等。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

除夕,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的多数菜名都含有吉利的意思。

吃过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挥春)、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澳门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

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春节(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山东省

宁阳县春节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春节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初一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初一,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初一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春节早上吃什么?

新年第一天早餐吃什么

新年第一天早上适合吃以下几种美食:

第一种:饺子或汤圆

民间有句歇后语:“大年初一吃饺子,随大流”。在北方,饺子可以算是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不管是平时,还是逢年过节,饺子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因为大年初一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很多人都会在大年三十,提前将饺子包好。等到大年初一拜完年回家,直接下锅煮就好。大年初一吃饺子,寓意:“吉祥如意,财运亨通”。

第二种:年糕

年糕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传统美食。大年初一,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因为年糕谐音“年高”,在新年的第一天吃年糕,寓意:“节节高升,财源广进,一年比一年更好”!

第三种: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年初一,很多地区都有吃鸡蛋的习俗。特别是荷包蛋,圆圆的外形,金黄的蛋黄,寓意:“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第四种:五福粥

大年初一,很多地区都有喝五福粥的习俗。五福粥是由五种食材组成,因为地域不同,具体食材也不同。大年初一,喝一碗五红粥,寓意:“五福临门”。

第五种:面条

大年初一吃面条,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之一。细长的面条,口感爽滑,有“长长久久,顺顺当当”的寓意。特别是家里如果有老人,一定要记得做给老人吃,寓意:“寿长百年”。

第六种:鸡汤

在大年初一,有一些地方还有喝鸡汤的习俗。因为鸡谐音“吉”,大年初一喝鸡汤,寓意:“清泰平安,大吉大利”。另外,家里面主要挣钱的人,还要吃鸡爪,寓意:“新年抓财”。

起点排行榜

以上就是春节早上吃什么?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起点排行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春节早上吃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