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2:42:21 | 起点排行榜
吃面;俗话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赚)。面条的样子为一条一条的,吃馄饨吃发糕。
回娘家,出嫁的女儿一般会选择在大年初二回娘家。回娘家的女儿需要带礼物。礼物要成双成对,有好的寓意。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_迷信。
面。
俗话说“初一饺子,初二面”。为什么要吃面呢?有句谚语说的好:“迎长送短”,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父母要给出嫁的女儿做一碗面,寓意生活顺遂顺遂,也预祝女儿女婿长寿,表达了人们对久聚短聚的期盼。
大年初二,有一种习俗“拜祖开年”,先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发糕。而发糕因其名字中有一个“发”字,同样被人赋予“发财”的寓意。
过年吃面条的寓意是顺顺利利,长长久久。
大年初二吃面条,其寓意为条条顺,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正月里吃面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事事顺利。隔年面流行于陕西、山西等地,在除夕擀好面条,放在初二或初三吃,意为连年丰收、吉庆有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饮食因为其发音或者形状会有着特别的含义。过年时的吃的食物大都有美好的寓意,面条因为形状细长,所以寓意着长长久久,源远流长。另外,因为面条很像绳子,所以北方有些地区在过年期间会在特定的日子吃面条。
大年初二的饮食习俗。
1、开年饭。大年初二又称为开年,这一天要吃一顿丰盛的开年饭,寓意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广东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
2、发糕。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种独特有趣的习俗“开年”,就是用一种叫作“发糕”的年糕,连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发糕,还边吃边大喊: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3、馄饨。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象元宝。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2024-01-19 16:17:45
2024-02-19 14:46:57
2024-02-14 11:29:08
2024-02-11 14:05:14
2024-02-04 01:25:03
2024-01-26 09:13:09